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出医务青年的“品牌”形象■上海中山医院团委中山医院是一所有60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性医院。1997年,医院团委坚持“示范群体建设”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医院各级团组织作用,将广大团员青年凝聚在团组织周围,努力塑造一批跨世纪的优秀青年医务群体。发挥共青团组织...  相似文献   

2.
一切从牧区青年的实际出发乌兰团组织领办科技推广项目是团中央深化“服务万村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各级团组织以各种方式领办能够辐射一定区域的科技推广项目,带动先进适用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农村牧区青年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团组织在农村牧区青年的吸引力、凝...  相似文献   

3.
资讯     
动态▲三个关键点激活基层团组织当前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归结起来就是:Who——谁来创新、谁来作为;Where——在何处寻找创新点;What——创新干什么。安徽团组织正是抓住这关键的3个“W”,着眼于服务解决“三农”问题、服务农村工作大局、服务农村青年增收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农村团组织的组织设置和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团员青年的发展的需求,严重阻碍着农村团组织的发展,很难对农村团员青年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影响着农村团员青年的发展。为此,共青团从化市委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我市农村团组织建设的新模式,以农村大型企业、基地团组织为依托,联合其附近的农村基层团组织,开创“公司 基地 农户”产业化团建新模式,利用产业化企业先进的科技武装农村团员青年,实现对新经济组织及农村的团员青年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做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简称“推优”)的工作中,我们针对一部分农民党员,主要是党支部一些成员中存在的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从排除思想障碍入手,敞开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大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破除可有可无思想,变“轻视”为“重视” 1986年,我们对全县农村党、团支部开展“推优”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党支部不重视“推优”工作。一方面是有的党支部认为,发展党员与团组织无关,不需要团组织去推荐,在发展团员入党时,不征求团组织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有的党支部把“推优”工作看作是团组织的事,长期不过问、不指导,对团组织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不注重培养和发展,一些优秀青年被拒于党的大门之外,致使部分青年丧失  相似文献   

6.
驻马店地区是个农业大区,人口790万,28岁以下的有160万人,其中有共青团员37万人。近年来,我们坚持从巩固新时期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把基层团的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有利于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的原则,突出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和战斗力这个重点,狠抓“四带”,即带思想、带组织、带机制、带功能;实现“四强”,即强化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7.
起点是领办,关键也是领办刘鹏落实“以服务促建设,以服务求活跃”的工作指导思想,首要和关键的环节就是要落实服务,切实提高各级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基层的能力。实践表明,必须依托服务项目,团组织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在的贡献;必须依...  相似文献   

8.
资讯参考版     
动态▲“服务新农村团建基础工程”实施团中央在全团启动实施“服务新农村团建基础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团员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以择优选“拔三支一扶”大学生和“西部计划”大学生志愿者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为重点,配齐配强农村基层团干部。团中央还将采取措施,为农村团组织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继续深化农村基层团建联系点工作,适当增加团的领导机关直接联系的农村基层团组织数量。团中央将开“展‘百乡千村’团建创新优秀项目资助行动”,重点资助100个乡镇团委优秀团建创新项目、1000个村级团组织优秀团建创新项目,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团建…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领域发挥特色作用是共青团的职责和优势所在.凝聚引领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共青团需要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进一步健全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达日瓦  王义和 《前沿》2010,(15):25-28
近年来,我区农村牧区广大基层团组织在工作条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恪尽职守、努力拼搏,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首先应该肯定的。但与此同时,我区农村牧区基层团组织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团组织职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发挥。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内蒙古农牧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繁。  相似文献   

11.
推进“服务万村”的突破口李克强三年前,共青团中央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决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提出在全团实施“服务万村行动”。三年来,各级团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全团采取各种方式联系的村己超过一万个。如果通过我...  相似文献   

12.
我的观察与印象李春玲团中央的“领办科技推广项目”是在最近两年开始实施的,目前已取得了广泛的效应,+分令人鼓舞。几年前,我曾深入一些农村地区做调查研究,给人的印象是,除了春节前后,很少见到年青人,乡村成了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天下。由于缺乏青年人,团组织往...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团组织“集约型”发展模式初探■房光辉纵观共青团几十年的历程,分析目前企业共青团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矛盾和各种问题,我深深感到,定位先要定“模式”。企业团组织的发展模式有如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一样,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企业团...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会34门外语,恐怕不仅仅会让人敬佩,还会让人大吃一惊。李盛春就是这么个让人吃惊的人。1961年,16岁的李盛春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就参加了工作,业余时间就用在学外语上。学外语,首先要过单词关。李盛春“野心”大,每天平均挤出6个小时记300个单词,每个单词连读带背300遍。哪些词没记住,第二天还当生词再读写300遍。就是用这近乎“蛮干”的办法,李盛春硬是把英语“啃”了下来,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上瘾。当每天再也难以找够300个英语生词塞满地的学习时间时,他便开始学起了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学起了俄文、波兰文、斯…  相似文献   

15.
陈菁 《当代广西》2009,(11):6-7
对成绩优秀而家境贫困的10名学生进行资助,向10个农村团支书赠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书籍和慰问金,举行返乡青年农民工养兔技术培训班……2009年4月17日,团区委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梧州市蒙山县进行帮困救助活动。这是各级团组织贯彻落实全区“党组织服务年”活动要求,深入实施“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6.
“会织网”的警官平公李梦科打小在水边玩耍,耳濡目染,对织网捕鱼的技术很是精通,后来上学读书,读到“纲举目张”这个成语,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觉得精辟,再后来当了局长,自觉不自觉地就把这织网捕鱼的技术用到了管理上。平舆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治安的稳定与...  相似文献   

17.
“用知识敲开农村的大门/用科技开创和谐的乐章/放飞一片片贫瘠/驱赶一片片荒凉/在那贫瘠的土地上/有我们大学生奋斗的方向……”这首《大学生当村官之歌》,唱出了当代大学生立志用知识和科技,用热情与付出改变农村的心声与梦想。  相似文献   

18.
一、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开始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样一来,原计划准备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果不到5年就基本完成,紧接着又于1958年向人民公社体制全面过渡。随着“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特征的“左”倾错误在农村泛滥开来。60年代虽有所纠正,但在文革期间越演越烈,终于造成党和国家的大动乱,使我国农村经济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害。粉碎“四人帮”后,“左”的错误并未完全克服,从而使中国经济在徘徊中前进。邓小平以无…  相似文献   

19.
曾宪刚  张新 《辽宁人大》2006,(10):34-35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两人烧火,全村做饭”这是人们对“四位一体”“一池三改””秸秆气化”北方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模式的一个生动写照。有人把推广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模式比喻为农村生活的一次革命,是农村妇女的“第二次解放”。此话并不夸张,因为这种模式的推广普及将使农村妇女彻底告别抱柴禾蹲灶坑,烟熏火燎的日子。8月10日至12日,笔者随同参加在沈阳市召开的辽宁省省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座谈会的人大代表一起对沈阳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情况进行了参观考察,采访记录了凝聚着党和政府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深深厚爱之情。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6月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座谈时指出,“各级团组织一定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传统,要把广大青年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要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必须加强团组织建设。我部党委以争当“四个新一代”为主题,把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作为承载各项工作的切入点,积极探索,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