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具有显性的民主监督和具有隐性的政治磨合在我国的政党关系中是一对辩证统一的事物,它们既具有独立性,又相互统一,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放手开展民主监督,才能够实现参政党与执政党的政治磨合,只有积极开展政治磨合,才能够实现参政党对执政党的充分的民主监督,也只有坚持民主监督与政治磨合的辩证统一,才能够将参政党与执政党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监督——磨合——监督"的良性循环中引入佳境。  相似文献   

2.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在性质上是政治监督,从而具有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监督的特点。参政党民主监督的主要对象是执政党,这是由政治监督的性质和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对执政党实行民主监督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参政党存在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根据。民主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实行民主监督的基本意义都是监督的有效性。参政党的民主监督要有效,必须从制度上明确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合法性、监督的内容、监督的目标、监督的形式、监督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回顾参政党民主监督实践的历史发展脉络,可以总结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完善程度决定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力度、执政党的重视程度决定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实效、民主监督意识和能力的强弱决定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水平等基本经验,进而提炼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核心是对执政党的权力进行监督、参政党民主监督是建立在民主制度之上以保护人民基本权利的监督、参政党民主监督是与执政党有共同政治基础的体制内合作式监督、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的提升必须注重制度化建设等规律,对完善参政党民主监督和我国整个监督体系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政党格局中,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作用,必须辩证地把握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监督的矛盾关系。执政党应形成一个良好的民主监督接受机制,扩大接受监督的范围,畅通接受监督的渠道,落实接受监督的整改,保障参政党的监督权利。参政党既要勇于监督,又要善于监督,不断创新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5.
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对参政党民主监督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机遇。参政党民主监督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参政党在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两方面可以有较大作为。然而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发挥不尽如人意,面临着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在执政党全面从严治党中,要充分发挥参政党的民主监督作用,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基本前提是加强参政党自身整体能力建设,根本保障是执政党为参政党搭建宽广的、制度化的民主监督平台,关键在于建立健全顺畅的运行机制,形成执政党和参政党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6.
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参政党民主监督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参政党民主监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人民民主政治的监督,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参政党充分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我国的政党制度才会显示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蕴藏着政党"互相监督"的政治资源,并且重点是参政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参政党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能够更好地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因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然而在现实层面,参政党民主监督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与人们的期望值尚存差距,民主监督的内容和效果尚未达到多党合作制度的审视标准。因此,参政党要明确监督内容,突出监督重点,健全运行机制,努力实现"两个转向",即由局部的事务监督转向全面的党务监督、政务监督;由实体的正确性监督转向程序的正当性监督。  相似文献   

8.
参政党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赋予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参政党民主监督是一种党际监督,是友好的合作式监督,是非权力的政治监督。在新形势下把握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定位,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参政党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关键的是要从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在特征和结构形态来进行分析,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认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各民主党派应更加积极履行监督职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升执政党的治国理政水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是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拒腐防变、保持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参政党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源,参政党的民主监督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只有进一步提高参政党的地位,加强参政党的作用、完善民主监督机制,与时俱进地推进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才能使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参政党民主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平台必须体现"中国特色";必须坚持"三个必须";其关键在于既要赋予参政党民主监督"权利",更要建立"权利"的保障机制;并以制度形式确认参政党民主监督的主体、客体、范围、内容、形式、程序,提高执政党与参政党的监督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从而实现参政党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创新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已经不适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推动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正向着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现代化的一些主要成果,如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公民素质提高、社会动员等,往往加重了政治体系的负荷,从而促进政治发展.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然而,随着政治发展研究的深入,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在当代政治学中有了区分,正如亨廷顿指出的那样,两者在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诉求是不同的.政治发展注重于"政治组织和程序的制度化",而政治现代化则注重于"政治参与的扩大即民主化".当然,政治发展最终是以民主为目标,但在改革的实际过程中更多地是注重制度建构的强化.我国学者王沪宁认为"政治发展意味着建立适应一个特殊社会的历史-社会-文化要求变化的稳定的政治体系."(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37页.)保持政治稳定,不仅是政治体系自身存在和运作的需要,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小平同志曾提出稳定压倒一切,但同时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应辩证地理解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不仅有经济需要和文化需要,而且有政治需要;人民群众的政治需要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高质量的满足。本文认为应走出讳言人民群众政治需要的误区,认真关注和研究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需要。因为政治文明源于政治需要,谈论政治文明而对政治需要绝口不提,无异于缘木求鱼。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种多样的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14.
政治和谐是指政治关系的和谐,是政治权力主体和政治权力客体的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或秩序。从政党制度的角度来看,要使一个国家达至政治和谐的状态,必须要有和谐的政党关系、和谐的政治参与、和谐的政治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是现代化过程中积极的政治变迁,即国家公共权力配置社会利益的理念、制度、规则、程序等的积极变化。政治发展没有绝对权威的模式可遵循,也不应该把本国的政治发展局限于某个政治发展的模式之中。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中政治系统的有序性。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统一于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中国政治建设必须特别注意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议美国政治霸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结束后,美国为了确保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构建一个以美国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全球政治霸权体系,在世界范围里加紧推行政治霸权主义,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加成了美国政治霸权主义颠覆的主要对象。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全面把握美国政治霸权主义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同美国政治霸权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政治录用是政治系统为了填充体系中的政治角色对社会成员或组织进行的选择与诱导。它主要包括两种政治角色的录用,一种是公民角色的录用;一种是精英角色的录用。政治录用的标准在形式上分为政治标准与专业标准两个类型,二者相互矛盾又缺一不可。对于国家政权来说,政治录用具有保持政治体系的稳定性、提升公民政治素质、社会价值导向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政策执行的有效性的功能,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延续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扩大政治参与与政治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和谐是政治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在一般情况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有助于政治和谐,但是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必须正确地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形成扣谐的政治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9.
许耀桐 《理论前沿》2003,23(2):29-31
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分析了二者的内在关系、主要目标和若干难点。  相似文献   

20.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从严治党的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有利于执政党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利于执政党始终保持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执政党始终保持自身的公信力和话语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要将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要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作为根本目标,要将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体系落到实处。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真正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