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风险与挑战。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民营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自主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根据现有的理论和相关文献及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梳理广东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历程,分析广东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广东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在政府层面,政府应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创新,贯彻落实好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在民营企业层面,民营企业自身应根据实际情况,转变传统观念,加强创新意识,加大企业创新的投入,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探索合作创新等。  相似文献   

2.
只有创新才能够使民营企业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还面临较多的困难,如动力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创新人才缺乏、融资困难等。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必须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继续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制定适合民营企业特点的自主创新战略,培育企业自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褚荣花 《工会论坛》2010,16(4):93-94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当前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环境、整体素质及核心竞争力方面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优化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缩小地区民营经济差距等措施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走访调研并对相关民营企业进行营商环境问卷调查,梳理分析珠海市民营经济在扶持政策、创新要素、政务服务、经营成本、人才招用等方面短板,在健全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构建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财政及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民营企业引才聚才育才、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促进珠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文化是以明礼守信、义利兼顾为特点的新的社会阶层信义文化,是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和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就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调研.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状况良莠不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形式主义仍普遍存在;老板文化亟待提升到企业家文化;企业管理层文化与员工文化脱节.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有: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与贯彻科学发展观、践行“同心思想”有机结合;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成为新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载体;鼓励倡导新时期“创业创新创先创优”的企业精神成为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把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广东对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广东民营经济发展迅猛,经历了从“草根”到“巨镕”的历史巨变。但是,广东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明显地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民蓄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暴露无遗,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广东民营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为促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针对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广东各级政府部门须在区域协调、自主创新、市场准入、法律保障、融资等方面子以政策支持,民营企业自身项重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发展是民族自治地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政府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民营经济发展,需要转变有关部门对民营企业认识上的落后观念;完善对民族自治地方民营企业法规政策贯彻落实的变通机制;制定有利于实际发展的政策法规,使民族自治地方的民营企业发展得到扶持和帮助;应优先解决“三乱”和与国有企业相同待遇问题,消除所有制歧视。  相似文献   

8.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许多障碍,其中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严重影响了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提出突破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建议: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贷款风险缓冲机制;大力发展和完善债券市场;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充分利用外部资金;金融租赁为民营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创建中小企业板,开辟融资新渠道。  相似文献   

9.
论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推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是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要通过制度创新,增强民营企业的创新意识,改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法治环境,提升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找出制约辽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政府效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把握市场规律,提升辽宁民营企业的实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助力辽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多层次创新活动,厚植企业发展动能等建议,以期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体制障碍性问题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税收服务、市场准入、行业监管、创新服务和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影响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体制性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现有金融体制垄断资本的分配权、市场机制失灵、控制投机经济不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滞后和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存在着严重错位等。破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体制性障碍必须做到:进一步深化金融制度改革,着力破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资金瓶颈;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破除体制性障碍的原动力;进一步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平台建设,增强民企冲破除体制性障碍的爆发力;进一步改革和减少行政审批制度,为民营企业拓宽发展空间减少阻力;进一步发挥工商联的功能和作用,增强破解体制性障碍的系统集成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南华县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提出了“非公富县”战略,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上重要位置,推动民营企业进一步进发生机与活力,全县民营经济实现了长足发展,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的后起之秀,近几年势头强劲,发展蓬勃。在盐城市亭湖区,自2005年全区企业改制后,民营企业占据了经济的大半壁江山。主要包括由集体企业改制而来的“龙头”民营企业、区外投资兴建的“新兴”民营企业与土生土长的“草本”中小型企业三大块。经过几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刘艳红 《理论前沿》2005,(13):37-37
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能不能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是能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的关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实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对于民营企业来说,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分析和把握自身优势与劣势。经验表明,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源于企业成本优势和体制优势。但是,必须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粗放式增长方式逐步走向终结,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会逐渐消失;随着体制改…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在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民营经济仍面临着发展增速趋缓、投资意愿走低,企业家信心不足、创业创新动力不强,以及民间投资“造血还债”能力下降等现实困境。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需全面依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民营企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构建“亲企清政”的新型政商关系;做好思想引导,促使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企业家精神和顽强生命力,全面推进民营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促进非公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宪法修正案规定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党的十七大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衡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省十次党代会提出:“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做大做强我省经济的突破口……”。由此可见,非公有制经济又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民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也日渐完善,外部环境对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正在减弱,民营企业自身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手段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将民营经济法制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创建时期、蛰伏时期和复兴时期三个不同时段,并宏观描述三个历史阶段民营经济法制的各自特征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制的演变轨迹。文章认为,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制的发展,在调整手段上呈现由“政策法律并举、政策优先”到“法律主导、政策补充”的演变过程,在具体内容上反映出了由“体现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到“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过渡。在立法目的上显现由“利用、限制、改造”逐步演变为“确认、保护、促进”的特征,在保护对象上呈现从保护“资本家的经济利益”逐步调整为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成权利”的态势,在规制的对象上体现了由“资本家个人”到“民营企业本身”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世情国情和民营经济自身的变化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和系统谋划,体现了重大理论创新和政策发展。其中"内在要素"和"自己人"是总灵魂总开关,从本质上讲就是党和政府从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和视阈看待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这种共同体的外延还可以延伸和扩展到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民营企业与社会之间、民营企业内部、新老企业家之间,等等。学习领会这一重大理论政策,有利于更加深刻地把握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主题,进一步引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与时俱进地探索共同体视阈下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发展的目标、思维、路径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实现沈阳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沈阳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对全市经济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缓解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先天不足”导致“后劲乏力”,很难进一步做大做强.为此,民营企业必须解放思想,通过不断创新,调整发展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投资领域,大力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实现民营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穴市共有民营经济组织8889家。近年来,我们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党组织组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实施“三大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在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101个,促进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