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道德法律化:当前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和“滑坡”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道德规范的软约束机制造成的。因此,章从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规律出发,结合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指出道德法律化是当前强化道德软约束,加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杜宇 《桂海论丛》2002,18(5):85-88
我国现阶段的道德“滑坡”现象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们展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目标 ,对于解决道德“滑坡”问题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滑坡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滑坡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道德现象,严重影响 社会和谐发展。造成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转型、法 治不健全、腐败及道德权威的缺失。  相似文献   

4.
记者:当前道德以及道德建设面临诸多困惑和困难,背后原因有哪些? 邢贲思:我认为从主客观方面来讲有这样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困境。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道德建设出现了一些困难。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能够约束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中,则不会造成很大的消极后果,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监管、约束、监督,就会出现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信用欠缺问题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之中,不仅使市场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滑坡"。在法治社会背景之下,"信用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了伦理道德的范畴,它更多反映的是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对市场主体行为约束的无力。因此,重建市场信用的关键在于市场规则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包括完善信息传播机制、信用法律体系以及产权制度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一些人群中存在局部的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为社会公德缺失、家庭伦理道德失范和职业道德滑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历史原因的积淀、社会转型的影响、法制不健全、道德教育虚化以及道德权威的缺失.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搭建多种平台载体以及建设共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改革的纵深发展,在经济迅猛增长的同时,人们把眼光更好地投向了社会公众的道德状况上来。关于“道德滑坡”、“道德爬坡”或是“道德代价”等问题在理论界还有诸多争议,但现实已是有目共睹,社会公众的道德素质已严重滑坡了。尽管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历史的、现实的都会交织在一起。在此仅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探究一下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其根治方法,或许会有一定现实意义。在商品经济社会里,每个人、每个单位(即经济学所讲的居民户和厂商)是以“经济人”的身份出现的,经济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一…  相似文献   

8.
褚金芬 《前沿》2004,(6):172-174
本文通过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加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并指出当前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并不是市场经济本身造成的 ,而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健全和工作中“一手硬 ,一手软”造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文化建设的加强 ,我国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将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一些领域社会成员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和谐,破坏经济秩序,毒化人们思想,损害社会公正,增加社会运行成本。造成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德育虚化,利益驱动,官员腐败,社会转型,法制不全,监管不力等。要采取加强道德教育、健全法律制度、加强道德监管、加强官德修养、发挥媒体功能、把握政策导向等措施,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吴琨 《传承》2008,(6):118-119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状,使道德法律化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依靠法律加强道德的强制作用成为提高目前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分析、可行性、现实价值及对道德建设的启示四个方面探讨了道德法律化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道德领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滑坡""失范"等问题,需要借助法治手段,通过加快社会立法工作,激发社会自我管理和自我净化能力;需要增强法律惩处力度,建设具有普遍伦理意义的"底线道德"原则;需要将突出问题纳入到法律调节范围中,强化法治监督力度,从而顺应法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水平整体滑坡的现状,使道德法律化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依靠法律加强道德的强制作用成为提高目前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道德法律化的历史分析、可行性、现实价值及对道德建设的启示四个方面探讨了道德法律化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发展中出现的道德问题给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网络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文明网络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由于长期受历史和传统的影响,我国反腐败斗争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应引起我们广泛的注意。 第一,关于法律制度的设计问题。出现腐败,原因很多。干部道德品质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干部道德不好必然会造成腐败,但这不是引发腐败的唯一根源。体制不健全也是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不健全的体制不仅影响人们的道德取向,也使腐败产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权力不受制约或少受制约的情况下,腐败的产生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为此笔者从道德文化建设、监管机制、法律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滑坡,原因何在近些年来,关于“道德滑坡”的问题不断引起热烈的讨论和争论。有人认为,近些年来道德的滑坡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其中一些人将这种道德滑坡现象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市场经济造成了道德的倒退。另外一些人则坚决否认所谓“道德滑坡”现象的...  相似文献   

17.
游伟 《民主与法制》2013,(33):66-66
近些年来,公共道德问题令人堪忧,不断引发社会关注。人们不问断地提出“道德滑坡”的种种警示,并将“道德重建”作为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当一些公民出现危难状态,而在场人员又不予施救的事件被媒体频频报道后,更是频遭谴责。而每当这时,就总会有要求法律介入或者予以司法严惩的呼声。  相似文献   

18.
王新维 《传承》2014,(9):96-97
随着"毒奶粉""毒胶囊""地沟油"等食品问题的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民生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道德低下,没有认真履行其职责;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监管不力,现行法律还存在漏洞。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原因等,可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前一时期,“大学生道德滑坡问题”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一大“热点”。尽管“滑坡”这一提法有待斟酌,但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有悖道德文明的现象,并且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有效的解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高校德育这方面来看,忽视对大学生的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十分严重,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连温总理都感叹:"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笔者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卢梭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要守住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