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汇对等与否是译者进行翻译时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从词汇的特征、意义、对等物、及其翻译策略出发,提出译者应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考虑源语与目的语中词汇法律用途的语境层面与语用层面,以实现最优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宇 《法制与社会》2010,(9):241-241
商务英语属于应用语言的分支,其有着独特的词汇特征。正确地翻译这些词汇特征有助于译文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信息内容和文本功能。本文试着论述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希望对商务英语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姜瑜 《法制与社会》2010,(23):216-216,218
作为一种专业用途翻译,法律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目前,在对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律翻译中的译者应该处于"隐身"的地位,原文本应当更受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法律翻译词汇分析,揭示译者主体性问题在词汇中的反映,认为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对法律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汉双语词典在处理词汇时,翻译的比重应大于释义。本文旨在指出一般英汉词典中某些词汇在翻译上的不足或疏漏,目的是希望日后的英汉词典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5.
认清转喻与翻译的关系,有利于我们以转喻式翻译理论为框架,深入剖析该理论对法律翻译的指导作用。鉴于法律文本的文体特征,法律翻译中的转喻词汇一般采取"译入语对应喻体翻译"的翻译策略。在法律翻译过程中,应当在初稿与终稿中的句型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喻转换,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一致性、规范性与简洁性。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实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律国俗语义差异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国俗语义是法律词汇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法律文化特色。通过对英汉法律国俗语义差异的几种主要形式的研究,说明法律国俗语义研究与英汉法律翻译有着重要关系,希望引起广大法律翻译工作者对法律国俗语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法律语言体系中,法律术语作为复杂的法律概念综合体,具有法学专门涵义,蕴含着法律思想的精华,是最具代表性的法律语言核心词汇。法律术语风格明朗、特点鲜明,具有文化独特性、单名单义性、庄严性和凝练性。在法律术语翻译中应遵循其应有的风格特点,恰当运用形式翻译和功能对等翻译两大策略,从而实现翻译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翻译研究中的目的论学说所提出的观点,与中国资深外宣翻译工作者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不谋而合的,对于中国外宣翻译工作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以目的论问理论为依据并结合平行文本对国内法院网英文版中存在的若干翻译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中国网络司法外宣翻译工作中,应根据翻译目的和预期读者的需求选择翻译材料,对原文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必要翻译前处理,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依据读者所在文化中的规范对译文进行调整,确保译文的可读性,从而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学视角分析了法律翻译过程中从源法系到译入法系时存在的"专门术语不一致"问题,并提出了从词汇扩展、改变译者的传统地位与运用回译手段等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和翻译跨学科研究的产物,本文主要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发展,现状,这一理论所体现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及其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创造性叛逆。  相似文献   

11.
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语言翻译研究是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对翻译学体系的重要补充。法律翻译在遵守翻译普遍原则的同时,也有属于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原则。法律翻译的特殊原则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严谨性、准确性和等效性四个方面。法律翻译特殊原则的提出,有利于提高法律翻译质量,亦有助于促进立法机关对法律翻译立法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3.
对“对等”这一长期被作为一条理所当然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批评标准的范畴,德国译论家卡塔雷拉.莱斯首创的目的论对此进行了独特的界定。这一界定为翻译原则的建立和翻译批评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艺术特征的总体关照下,法学翻译本身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与其他翻译在翻译艺术性上是同质的。中国当今的法学译者大部分对翻译本身,包括翻译理论与翻译技能,了解不够;在进行翻译前,很多人似乎没有进行过专门的翻译技能训练,也缺乏翻译理论的阅读;而与翻译直接关涉的语言文化涵养与对原著的研究,很多译者似乎还难以达到法学翻译的要求。鉴于中国当下的学术环境,应使法学学术出版非商业化,提升法学论著翻译的地位,真正落实翻译校读,建立法学翻译论著出版的专家匿名审查制与法学翻译批评机制等等制度,法学译者也应自觉地进行翻译上的学习与训练,获取基本的翻译技能与翻译素养,才有可能翻译出优秀的法学译著。  相似文献   

15.
法律术语的翻译在法律文本的翻译中至关重要,也是法律翻译中的难点。法律术语的翻译除了要求语词之间在语义上要基本对应外,还要力求做到译出的法律术语与原文本的法律术语在法律功能上基本对等。根据英汉法律术语的自身特点,针对翻译中遇到的具体情形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翻译单位与译者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翻译过程是一个涉及多种选择的复杂过程,贯穿于翻译全过程的选择集中体现在翻译单位的确立上。本文评介了翻译学界对“翻译单位”命题的研究,肯定了Rado提出的“逻辑素”观点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翻译单位的研究和确立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这对于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都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芭斯奈特和勒费弗尔为代表的丈化学派将翻译的重心从语言层面转到了文化层面,并逐渐形成了强调翻译本质即是文化翻译和翻译文化转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归化和异化.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翻译本质的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郑亚楠 《法制与社会》2011,(9):241+251-241,251
法律翻译的基本要求是精确,即译入语能够精确表达出源语的真正内涵。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术语翻译的精确性直接体现司法的公正性。然而译者在实践又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实现语言功能和法律效力对等的法律翻译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目的语中不存在确切对等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汉英法律术语翻译中的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与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翻译研究应在文化考察的大语境下进行。翻译过程是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一种“存异求同”的“跨文化转换”过程 ,译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才能真正做好“文化交流”的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待异与同是文化视域中的翻译无法回避的难题。对于翻译实践来说,译者要有这样的文化态度,即认识到由于文化的互动发展,文化比较应该是一个客观动态的过程,从而采取适时的翻译策略。对于翻译研究来讲,论者应正确对待传统翻译理论跟西方翻译理论,着眼于理论的互动发展,避免民族性的过分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