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两者是互相作用,又相互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实践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全面、深入的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间的互动关系,并简单阐述了目前两者的发展现状,最后就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良性互动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源  张远平 《法制与社会》2011,(36):228-229
广州大学作为广州地区唯一一所整体搬入大学城并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地方高校,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对于大学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大学城环境下广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走教,过分商业化,校园概念弱化,缺乏文化积淀等。要摆脱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必须有的放矢地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针对校园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高校面临的现实和紧迫的问题,而且也是关系国家长期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校,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与校园文化已成为工作的重点,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是大学教育环境优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张振智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倡导和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将校园文化写入党的决议加以倡导和弘扬,足以说明校园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宝库中一部分的校园文化,她的健...  相似文献   

6.
浅谈领导干部和教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与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廉政文化和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是社会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积极引领和有效推动社会各行业的廉政文化建设。本文通过对高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定位,进一步阐述各自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春梅 《政法学刊》2004,21(1):101-103
要在多校区大学中建设政治方向明确,学术氛围健康,道德风气高尚的统一新型的校园文化,必须建设和培养一支文化建设的骨干队伍,坚持校园文化创新的观点,建立起校园网络文化以及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体系,加强互动与整合,加强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投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吕锐 《法制与社会》2013,(5):227-228
本文以校园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探讨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与策略,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导向性、体现专业性、体现主体性、体现凝聚性和体现服务性。  相似文献   

9.
“检调对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昌夫 《河北法学》2011,29(8):198-200
"检调对接"是检察机关在立足检察职能、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新名词。"检调对接"是"枫桥经验"在检察执法环节的创新和发展,两者在理论和实践意义上都有相互紧密的传承关系。"检调对接"在职能范围和模式选择上有其独自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检调对接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工作机制试点项目之一,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检调对接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导地方积极开展检调对接试点工作。实践证明,检调对接机制[1]在化解社会矛盾,补偿受害人损失,修复社会关系,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均发挥了应有的功效,有必要对这一检察改革探索情况进行经验上的总结、理论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实施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2011年8月,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法院与榆次区司法局率先开通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直通车,实现了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工作的无缝对接。由女子法庭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第一调解室合作,通过五种对接模式进行互动交叉调解,将人民调解的灵活性和法庭调解的合法性、人民调解的亲和力、法庭调解的权威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2.
检调对接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的工作机制试点项目之一.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检调对接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导地方积极开展检调对接试点工作。实践证明.检调对接机制…在化解社会矛盾.补偿受害人损失.修复社会关系,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均发挥了应有的功效.有必要对这一检察改革探索情况进行经验上的总结、理论上的升华。  相似文献   

13.
肖建平 《法制与社会》2013,(21):232+236
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是地方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方工科类学校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地方工科类院校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的构建可以遵循一定的路径,并且要处理好与学校特色、学生特点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清代河南地方法制承袭明代,司法领域以国家律例为主。在具体事务运作过程中,地方性法规纳入国家法律体系有了长足发展,出现河南省内的条例、成案等。国家律例与地方性法规良性互动,使河南地方法制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也保障了清代时期河南社会的稳定。清朝河南地方司法对中央法制的影响清代河南地区司法实践是中央法制在地域上的具体形态,两者存在互动关系,清代河南地方司法对中央法制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高校校园精神 ,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它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早已被世人所普遍关注和接受。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校园文化目标的实现。就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 ,我们对湖南 6所不同性质高校的 175 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调查与分析(一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意义1.校园文化活动的必要性在大学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否有必要的问题上 ,有81.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5 .1%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 ,3.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 ,还有 3.1%…  相似文献   

16.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积极推进高校和谐校国丈化建设,应夯实高校和谐校园丈化建设的组织基础;大力发展大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校风建设,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丈化活动;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战活动;加强制度丈化建设,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独特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校园文化的独特性,高等职业院校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使高职院校成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熔炉。然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内涵上的差异,已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障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以文化渗透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通过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及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等的分析,探索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的路径和模式,从而提高人们对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重要性的认识,更主动、更科学地进行校企文化渗透的实践,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菲 《法制与社会》2011,(34):106-107
互联网一进入高校校园,就以其传播快速、信息量大等优势迅速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但由此引发的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新时期社会的安定和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进程。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犯罪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法律文化建设的构建与实施。  相似文献   

19.
刘振国 《法制与社会》2013,(10):219-220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应互为补充,互为融合。本文从学校的教学方面、校园文化方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较为详细的提出了整合的对策,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水平,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方法中两种基本方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应互为补充,互为融合。本文从学校的教学方面、校园文化方面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较为详细的提出了整合的对策,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水平,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