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除因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而产生变化外,予以保留。由于香港现行的审判体制不同于内地的审判体制,所以,本文结合香港现行的审判体制以及基本法的规定,就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体制作一简单介绍。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院 根据基本法第十九条、第八十条、第八十一条和第八十三条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除继续保持香港原有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审判权所作的限制外,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案件均有审判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审判权。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香港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分则第一章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罪 ,其设置的目的即在于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同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也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这一基本责任。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1 8条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1 8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2 3条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 2 3条以同样的内容规定 ,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附件三详列了在香港特区适用的全国性法律,并规定附件三所列法律可以按照程序进行增减。实践中,附件三所列法律也曾有过变化1。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国家安全法》中明文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有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统一的义务。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性质和现状,《国家安全法》作为一部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法律,应该在香港特区适用,具有必要性与合法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基本法》的精神。全国人大可按照《基本法》所规定的程序,将《国家安全法》(部分)列入附件三,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实施。  相似文献   

4.
一、内地和香港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8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第17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该法律的生效。”该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规定,下列全国性法律,自1997年7月1日起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3.《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命令》(附:国徽图案、说明、使用办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领海的声明》;5.《中单人民共和国国籍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各项制度和立法的法律依据。如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制的统一,维护基本法的指导地位,基本法已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要具体执行尚需有进一步的界定,因为这一问题既关系到“一国两制”的政治问题,也涉及到社会主义法系与普通法系的法律技术问题,其中关键是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如何进行违反或符合基本法的审查,以及由哪一机关进行审查,然后再作出对香港特区法律有效或无效的决定。一香港原有法律保留的审查权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审查从时间上可分为对香…  相似文献   

6.
《基本法》是香港回归祖国后将要全面实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根本大法;《英皇制诰》、《皇室训令》则是英国对香港实行殖民统治时期的所谓“宪制性”法律。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实质差异,无疑有助于深入理解《基本法》,领会香港回归的内涵。 法律性质大相径庭 《基本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落实“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基本特征是将“一国”与“两制”紧密结合,既坚持国家统一和主权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又致力于保障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毫不含糊地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有关规定,香港作为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予以保留.由于我国的香港与内地各属不同的法域,因而在民商事领域中的区际法律冲突不可避免,而两地之间的司法协助就更成为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正式实施,对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能否真正享有高度自治权,是广大香港同胞十分关注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中央授予的,但中央不会随意收回或限制,相反,中央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实现提供了多层次的保障。另一方面,高度自治并非完全自治,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行使负有一定的监督责任。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保障表现在:一、法律上的保障1.宪法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作了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保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  相似文献   

9.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允许香港保持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这是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的构想对香港采取的不同于中国大陆的特殊方针政策。《声明》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与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习惯法)除与《基本法》相抵触或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修改者外,予以保留。”“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之规定,国家设立澳门和香港两个特别行政区,并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制定了澳门和香港两个《基本法》。由于这两个《基本法》都是以“一国两制”作为指导思想的,再加上澳门《基本法》在制定过程中又吸取了香港《基本法》的成功经验。因此,它们所框定的政治体制在许多方面相同的。  相似文献   

11.
何志平 《理论前沿》2006,488(23):24-25
香港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是“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五谈、五更谈”是构建和谐香港的价值认同,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香港的“金钥匙”,民政事务是构建和谐香港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2.
香港回归是香港公民教育的分水岭,从此香港公民教育逐步摆脱了殖民统治的阴影和各种公民教育的限制性因素,走上了一条划时代的发展道路。但很显然,培养香港公民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公民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是香港公民教育面临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该文就中国内地与香港合同法中关于合同法律的渊源、合同的形式以及合同成立的有效条件等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指出两地合同法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并对相关问题予以了更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日子,从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夜空中高高升起的那一刻,香港历史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十年后的今天,“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和基本法在香港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一个繁荣稳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祖国,实现了从英国殖民地到中国特别行政区的巨大跨越,在维持社会稳定、实现政治民主、保持香港自由和增强国家认同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扩大香港民主、保持爱国爱港力量的主导地位、理顺行政与立法关系以及防止国外敌对势力把香港变成颠覆中国政府的基地等方面,香港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回归后的香港区议会延续了港英政府时期的功能,但也有一定的发展:特区政府取消市政局、区域市政局,提升了区议会的职能;提高民选议员与委任议员的比例,强化了区议会的代表性;理顺区议会与区管会的关系,扩大了区议会在区域行政计划和地区管理方面的职权。为了推进高度自治新局面,本文主张区议会在发挥咨询和区域事务管理功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反映民意、参与特区管治的功能,为特区政制发展提供合适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7.
女性在文学艺术与影像声色中的被呈现方式,蕴含了丰富深刻的性别认同与文化意义.由霍建起执导的电影《萧红》,以温暖炽烈、情怀丰沛的女性表达,再现了女作家萧红追求独立的传奇人生.影片的女性表达从女性自我实现的追守、女性生存困境的呈现、女性情感状态的观照三个方面加以体现.  相似文献   

18.
香港警察制度考察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警察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警察组织具有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执法执纪监督制度,警务人员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19.
试论香港宪法的渊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法律因历史原因具有混合性的特点,而香港宪法的源流和形式亦有其多样性,这两点均反映在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香港宪政状况之中。九七之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宪法的发展和表现形式受到中国1982年宪法、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和1990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决定性影响。中国政府务实地履行法律上的义务和承诺的举动,保障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及政局稳定和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