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汇率形成更加趋向于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重要。但是,人民币在部分年份却出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奇异现象,这种"外升内贬"的变化趋势引起了广大市场参与者和学者的关注。文章以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与国内商品价格走势为分析的出发点,通过分阶段对比研究,对人民币对外价值和对内价值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从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热钱流动、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对内和对外均出现失衡并导致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和机理。  相似文献   

2.
王颖 《前沿》2004,(10):61-62
90年代以来 ,随着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增加 ,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越来越大 ,虽然在经济日趋自由化的大趋势下 ,“热钱”的涌入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是大量游资的出现必然对我国尚未成熟和完善的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本文从游资流入我国市场的途径入手 ,分析了游资的危害性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意在解决“热钱”问题的同时 ,有待用长远的眼光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使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集中度这一指标,利用详实的数据分东中西部区域分别测算我国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面板数据分析显示衡量集中程度的市场集中度对房价的影响较显著,且是正向的关系,即集中度越高,房价越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房地产行业的区域市场集中程度较高是我国房价不断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郝利花  简杰 《人民论坛》2011,(8):160-161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对普通商品属性和投资品属性的住宅房地产价格状态进行研究后发现,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能够适应市场供需,但其价格却是不合理的;作为投资品,住宅房地产市场价格受到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利率和上一期房价的影响,投资属性突出,但并不是非理性波动,而后者是使房价不断高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林辉 《人民政坛》2010,(7):40-40
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对房地产采取了步步为营、多招密集连发的策略,说明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极为坚决。本期代表话题,听听代表们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亚洲经济强劲复苏,房地产价格也不断上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发表的。亚洲最火热房地产市场”排名,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位居榜单前列。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对房地产采取了步步为营、多招密集连发的策略,说明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极为坚决。本期代表话题,听听代表们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措施,对房地产采取了步步为营、多招密集连发的策略,说明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极为坚决。本期代表话题,听听代表们对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田劲松  刘丁豪 《求索》2013,(8):238-240
近年国际海运市场出现低迷,海运价格对我国航运行业产生严重影响。文章根据波罗的海干散货价格指数分析了海运价格的变化和海运价格变化的原因.研究了国际海运价格变化对我国海运行业的影响,在国际海运价格变化的趋势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运行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资产市场在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资产价格波动可以对实体经济产生直接影响,也可以对金融稳定产生显著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实体经济。由于银行信贷是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因此从银行信贷视角分析资产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将对降低我国金融机构信贷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热钱"作为逐利性极强的资本,起到了诱发并加剧金融危机的作用,从而威胁到一国的金融安全和政局稳定。我国具有币值升值预期等"热钱"流入的基本条件,"热钱"的大量流入,在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安全风险。解除"热钱"的负面影响,必须对"热钱"形成的原因和流入的渠道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必须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和资金价格跟踪国际资本平均价格,减缓"热钱"流入动力;必须从管理体制和力度上入手,构筑"热钱"流入的"防火墙";必须从科学使用"热钱"着手,实现"热钱""冷用","短钱"长用,化弊为利;必须构建危机管理机制,提高"热钱"对金融安全威胁的应对能力;必须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抗金融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经济变量和金融货币指标的数量和逻辑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或许可以阐释我国近些年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问题。我国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失衡,而货币超发与经济发展结构失衡之间存在着互相强化的关系,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汇率制度安排也造成了我国货币的内生性超发。我国房价上涨的根源在于供需失衡,货币超量供给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06年房地产发展现状和未来房地产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力时代,投资投机者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者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影响了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市民购房的热情,这就促使国家势必出台进一步的规范和指导我国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房地产宏观调控落到实处的同时追求实效和讲究实际,真正将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协调发展的轨道中去。  相似文献   

14.
刘大鹏 《前沿》2011,(20):119-121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自2009年以来进入一轮疯狂涨价的周期,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强烈要求调控的大背景下,各地政府开始实施不同方式来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甚至实施了房地产限购令这一严厉手段。本文将从行为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居民投资需求本质,并阐述了国家和各地政府希望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共同作用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马国强  王姗 《新东方》2010,(5):47-52
一、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从1998年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起,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是,在我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加快、销售增加、价格快速上涨和资金来源充裕等新情况出现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孙巍  徐笠崴 《求索》2011,(3):12-14
资产升值预期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是房地产市场投机性存在的根本动因。本文利用2000—2008年全国24个省份住宅价格和相关经济数据,通过面板数据计量模型,构建基于可支配收入、预期资产收益变动的住宅价格模型,旨在探索房地产升值预期、收入水平提高引起的投机性和刚性需求对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探索房地产投机性和刚性需求的地区性差异,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7.
庞大的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占款改变了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导致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成倍增长,对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了影响,其中对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尤为明显。外汇储备对房地产价格具有正向的冲击效应,且这一冲击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从供给需求影响的比较来看,外汇储备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程度也明显大于供给与需求对房价的影响,成为了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控的法律存在一些漏洞,影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应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相关法律,让法律回归本位,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自由竞争,提高房地产行业的创造力,更要创新调控机制,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房价上涨过快,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埋下巨大隐患。为此,中央果断实行宏观调控。但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增加财政收入,搞政绩工程,不积极落实中央政策,甚至继续为房价上涨推波助澜。针对这一严峻形势,4月3日,新华社评论员文章说,“对住房价格上涨过快、控制措施不力、造成当地房地产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影响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地区,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这篇文章给出的明确信号是,对不采取措施控制房地产市场的地方,中央将要向有关负责人严厉问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应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及国际热钱涌入等方面的影响,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加强了对市场社会资金的管理。前期的货币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资金需求增加,商业银行为解决存款准备金率高启,表内信贷规模受到控制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量大的矛盾,通过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保合作、金融理财、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同业往来、或办理虚假的买入返售、卖出回购、类信贷影子银行业务,类流动资金贷款、类固定资产贷款及“抽屉协议”等方式,进行表外资金腾挪,将表外资金表内化。通过杠杆提高资产负债扩张能力,金融杠杆高启使信贷风险激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