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以来,笔者自拟方剂试治鸡传染性鼻炎,共治患鸡(无并发感染)582只,一般用药1~3天,治愈率为100%。 方剂组成 二花10g,板蓝根6g,白芷25g,防风15g,苍耳子15g,苍术15g,甘草8g,黄芩6g。将各药烘于碾细,成鸡每次1~1.5g,每天2次,拌料喂服。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拟“油归苏枳汤”治疗马重症便秘和怀孕便秘35例,同时对牛瘤胄积食、瓣胃阻塞均获得良好效果。 方剂及用法 全当归200~300g,苏子100~150g,枳壳60g,枳实60g,青皮45g,陈皮45g,玉片15g,  相似文献   

3.
方剂组成及用法 紫花地丁100g,黄花地丁100g,夏枯草100g,鱼腥草150g,大蓟根150g,芙蓉花及根100g,水煎候温灌服,每日1剂,严重的可1日服2剂,连服1~3天可愈。 外敷方法 鲜大蓟250g,鲜黄花地丁150g,捣烂敷患处。如红肿严重加鲜紫花地丁100g,溃脓者加芙蓉花或叶100g,捣烂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敷1~3日可愈。冬天没有鲜品可用干品细末,用2~3倍的凡士林调成膏状外敷效果一样。如红肿不严重者只用大蓟根和黄花地丁揭烂外敷1  相似文献   

4.
作者自1963年以来,用自拟的山楂承气汤治疗马属动物大结肠阻塞770例,治愈747例,治愈率为97%。 方剂组成和用法 山楂90g,生大黄(后下)90~150g,芒硝(另包)200~300g,大白30~60g,当归100g,二丑60g,五灵脂45g,香附45g,陈皮45g,青皮45g,枳实45g,枳壳45g,厚朴45g,液体石蜡500~  相似文献   

5.
方剂组成全虫300g,地龙300g,杭芍150g,乌梅150g,川芎100g,茯苓150g,当归250g,山楂100g。经加工,制成澄明的棕色灭菌液体,安瓿分装,酒精灯火焰封口,高压消毒,检验合格后备用。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七厘散加减治疗牛四肢闪伤110例,疗效满意。 方剂 血竭30g,乳蚕30g,没药30g,伸筋草60g,延胡索30g,煅自然铜60g,当归尾30g,红花15g,桂枝15g,牛滕30g。煎汤带水加白酒100ml。  相似文献   

7.
笔者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猪便秘多例,方法简便,安全可靠,疗效好。 方剂组成 大黄30g,枳实20g,厚朴20g,芒硝100g(单包)。 具体用法 处方内前3味药加水煎2次取汁合在一起约2000ml,放入芒硝溶化。待药液降温与猪体温接近可用。病猪站立或卧地保定均可,将投药胶管慢慢插入肛门,深度视猪体大小可为30~50cm。操作时要轻缓,灌院后抽出胶管,用拳头轻轻触动几下肛门促使肛门括约肌收缩,以防药液外流。  相似文献   

8.
经土壤普查表明,定西县土壤中和作物秸秆中严重少磷缺氮,用作物秸秆喂牛可引起骨骼脱钙,造成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变形,发生腿跛。笔者自拟方剂治疗21例病情较重的牛,治愈率达98%。 病牛主要表现消化紊乱,异嗜癖,四肢僵硬,运步不灵,有的关节变大。用氯化钠3~5g,磷酸二氢钾3~5g,畜禽生长素20~50g,水1000~  相似文献   

9.
方剂组成 雄黄、黄柏、连翘各30g,二花60g,甘草15g。水牛用量酌增,并加朴硝500g,大黄400g,栀子、黄芩、龙胆草各30~60g,枳实、厚朴、车前、茯苓、木通各60g,滑石90g。 使用方法 上药共研细末,开水冲服;或将雄黄、朴硝另包,余药煎水后,加入调服。每日1  相似文献   

10.
1980年1期《兽医科技杂志》刊登的一篇题为“中西兽医结合诊疗牛瘤胃驰缓和瘤胃积食的研究”和1982年《中兽医医药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党参藜芦散,党参马前子散试治牛羊胃驰缓的疗效总结”两文中,均有党参配藜芦治疗牛前胃驰缓的报道。方剂组成主要中药为党参30~60g,藜芦15~30g,另外根据病情可酌加柴胡、白术、云苓、苦参、莱服子、香附、干姜、陈皮之类,此方剂我们在临床应用中,曾出现过一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用自拟钩藤天麻汤,配合静松灵肌注治疗犊牛惊风12例,治愈10例,好转2例。临床症状 患犊表现意识模糊,精神恐惧,全身发抖。继而晕眩倒地,四肢抽搐,肌肉痉挛,头向后仰,口吐白沫,脉搏、呼吸加快,体温一般无大变化。方剂组成及用法 钩藤10g,天麻、全蝎各7g,防风、远志、茯神各10~15g,两煎1次内服。一般连服2剂,隔日再服1~2剂即愈。在服药同时肌注2%的静松灵0.7~1ml。  相似文献   

12.
沙棘油可抗辐射、抗疲劳、增强机体活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沙棘油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新的突破,但尚未见到有关应用于兽医临床的报道。笔者从众多的方剂中,筛选拟定出治疗家畜外科病的沙棘油合剂,经我县兽医院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简要报告如下。(一)药物及方剂组成1.药物:由县兽医院提供。2.沙棘油:秦永沙棘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该油符合DB/6100B3306—88标准要求。3.方剂:方剂①硫黄120g,苦参80g,雄黄  相似文献   

13.
1984年以来,笔者用甘草芫花汤治疗奶牛前胃弛缓158例,均获满意效果。 药物配制和用法 甘草40g,芫花20g,加水3000~4000ml煎剂,待温后,加陈皮酊100ml,姜酊100ml,大黄酊100ml,小苏打粉50g,1次内服,每日1次,连用2~3次即愈。重症牛,同时  相似文献   

14.
(一)方剂 浮萍发汗散的组方为:浮萍50g、羌活50g、麻黄30g、桂枝30g、荆芥30g、防风30g、当归50g、川芎50g、蝉蜕50g、升麻30g、白芷30g、细辛t511、乌蛇50g,均为粉末,第1剂加黄酒500ml,第2、3剂加蜂蜜250g,加水,胃管投服。 (二)疗效 1980年在本所兽医院对7例破伤风的自然病例,用本方剂治疗,全部治愈。1981年共治疗18例(其中马1例、骡13例、驴4例),治愈12例,死亡6例。死亡病畜有2例住院后投药1剂,当日死亡;1例因畜主在畜舍烧火炉取暖不慎,因煤气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5.
阉割母猪因感染引起子宫角炎症和子宫内膜发炎。笔者用四花汤加减共治35例,效果良好。 方剂组成 金银花10g,野菊花15g,木槿花15g,紫花地丁20g,鱼腥草30g,益母草30g,煎汁后让母猪自饮或拌食喂服,每天1剂。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6.
铁作为医药物质,很早就被人们认识。法国医师Blaud于1831年用二价铁治疗单纯性贫血。1886年Zinffsky证明纯的马血红蛋白中含铁0.325%。我国明代著名的药物学家、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述了铁的性质、医疗作用等。 (一)动物体内铁的分布 畜禽体内的铁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据资料记载,畜、禽全血中铁的平均含量为34.1~44.9mg/100g。畜、禽和鱼的肉中,铁的含量为1~2.5mg/100g。肝脏中铁的含量较肉中的多,为25.0mg/100g,但仍比血的含铁量低得多。Mahonay报道冻干牛肉粉的含铁量为112mg/100g,其中血红素铁占总铁量的58.0%;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自拟的荜拨茴香汤治疗马骡痉挛疝17例,治愈16例,大多数1剂即愈,个别服2剂痊愈。方剂组成 荜拨70g,小茴香(微炒)70g,全当六35g,番泻叶35g,枳实50g,厚朴50g,牛夕30g,甘草50g,红糖50g(分2包不煎),生姜10片,大枣10枚,水煎候温灌服。  相似文献   

18.
本人借鉴人医用铁苋菜治疗痢疾病的经验,对仔猪副伤寒进行防治,获得满意效果。 防治方法及效果 铁苋菜,又称海蚌含珠,含有铁苋菜硷,具有解毒、止血、杀虫的功效。使用时进行临床辨证,药味加减。仔猪拉红色恶臭稀粪,四肢无力,伏卧不愿行动,即用白杆或青杆铁苋菜鲜草200~300g水煎两次将药汁相混,加入白糖100g灌服。仔猪拉其它恶臭粪便时,则用红杆铁苋菜200~300g,方法同前,加红糖100g灌服,日服2次,一般2~3次可以痊愈。用铁苋菜治疗仔猪副伤寒500头,治愈  相似文献   

19.
母牛不孕症是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 ,严重影响着乳牛产乳、产犊 ,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由于造成不孕的病因复杂 ,给诊断、治疗造成一定难度。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兽医学的辨证施治原则 ,在改善饲养管理的同时 ,应用中草药治疗 ,先后治疗 2 0 0多头母牛 ,受胎率达 85 %以上。1 中药基础方剂益母草 6 0 g ,淫羊藿 4 0 g ,党参、山药、菟丝子、元胡、当归各 30 g ,升麻 2 5 g ,熟地 2 0g ,甘草 15 g ,水煎取汁灌服 ,2~ 6剂为一疗程 ,一般 1个疗程即可治愈 ,个别严重病例需 2个疗程。2 临症加减2 .1 卵巢静止 直肠检查感觉卵巢大小…  相似文献   

20.
耕牛痈是发生在皮肉之间的局部化脓性疾患,局部肿胀、热痛,发病迅速,一般发生在夏秋季节,常位于肩、颈及颌下等处。几年来,笔者采用《医宗金鉴》中的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耕牛痈12例,疗效显著。(一)临床资料 在12例病牛中,肩痈7例,颈痈1例,颌下痈4例,大小约10cm×15cm,其中2例化脓。触诊患处有热感,拒绝按压,在被毛少处的肩痈可见暗红色。食欲、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正常。尿少而呈黄色。(二)方剂组成 为《医宗金鉴》原方。250~300kg体重的耕牛可用如下剂量:金银花90g,天花粉60g,归尾60g,浙贝母60g,甘草30g,乳香30g,没药30g,白芷30g,防风20g,炒山甲2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