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儒家文化的诚信经历了发生、发展、拔高、衰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的信用不是道德规范,同诚信有本质的不同,西方市场经济彰显的诚信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陷入逻辑困局,只有以社会主义原则驾驭市场机制,诚信才能重现革命进步的灵光。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制度建设的不健全,我国的信用现状令人堪忧。诚信危机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诚信原则的回归,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关键在于重构诚信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3.
王庆东 《前沿》2005,(4):50-51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诚信。然而,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探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诚信缺失的危害,进而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诚信人的培育,加快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的建设,以建立一个以诚信人为基础的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一、诚信经济建设的基石就是诚信人的培育我们常说,市场经济社会就是信用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5.
1.加强诚信建设的意义重大。加强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社会各界广泛倡导“诚信”,呼唤诚信、倡导诚信已成为一种潮流。诚信作为现代文明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6.
论诚信制度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传统文化中的诚信、礼仪等道德规范被一部分中国人所抛弃。诚信危机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更是信用经济 ,重视诚信教育 ,建立诚信制度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救治诚信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入手,提出健全诚信的四方面措施:一、依据经济规律的本质要求构筑市场经济诚信理念;二、发挥政府在构筑诚信中的关键作用;三、健全商事法律体系,保障诚信建立;四、建立和健全信用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诚信友爱——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红霞 《前沿》2006,23(6):159-161
“诚信友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诚信友爱从道德层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社会基础和重要条件,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为指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诉求、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生活中诚信危机问题的解答等方面,阐明“诚信友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诚信:建构现代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诚信研究已成为当代中国伦理研究的热点。加强诚信研究 ,对我国建构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诚信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黄金规则 ,而现实当中就有那么一些人“失信”、“违规”,造成整个社会的“诚实危机” ,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诚信道德品格及理想人格的培养和教育 ,建构与WTO规则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诚信规则。这是坚守诚实信用规则的刚性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诚信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诚信美德的发扬光大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诚信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确立的道德原则和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1.
诚信的核心是信用。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市场的基本细胞是企业,企业的信用如何,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当前,要构建这一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就必须加强诚信建设,尤其是深化企业以诚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2.
诚信建设制度化有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益处。新时期,我国应着力推进诚信建设,通过营造诚信文化氛围、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诚信法治环境等措施,实现诚信建设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诚信社会,发展诚信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诚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立足现代市场经济结构,构建诚信基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它的正常运作需要得到精神文化的支持,需要通过诚信道德来维系。培育以诚信为主的道德体系既是广东省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思想基础。在诚信培育中,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和政府的诚信培育是首要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5.
秦琳 《前沿》2013,(8):111-112
本文提出:诚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互为联系,密不可分。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基础性作用,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构建的时代要求,同时和谐社会构建需要诚信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刘浩  罗雄 《前沿》2006,(4):191-193
诚信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行为。文章在理性分析诚信缺失危害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诚信机制建設的设想:即增强法律意识、完善竞争机制、加强防范管理、建立信用体系等措施,以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立身之本、经商之道、为政之策,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然而,近年来,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学术不端现象频现,社会诚信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且缺乏法律体系的保障和支撑,社会诚信服务市场及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等。有效、可靠的社会诚信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文必红 《理论月刊》2012,(4):160-162
诚信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严重,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对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危害很大,原因也比较复杂。但是,只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完成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诚信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寅 《前沿》2005,(12):39-43
当前我国出现大量的诚信缺失现象,主要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与诚信行为的关系认识不足,造成诚信建设的措施不当,使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面临着重大的风险,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诱发了各类非诚信行为,使经济活动的成本加大,致使整个经济社会潜伏着巨大的不安定因素。本文辩证的阐述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探讨诚信的获益机制与制度安排,并提出了诚信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一)充分认识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重要意义。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诚信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