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电视民生新闻热"。这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播报内容、形式相比其他电视节目更易体现出民本倾向并为广大受众认可接受。更为重要的是,节目主持人在民生新闻栏目中发出的新闻评论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成功的电视栏目为电视民生新闻中的新闻评论探索出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金珊 《前沿》2007,(12):217-218
短短几年的时间,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令人惊叹。可是,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电视民生新闻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一些误区:报道对象的限定;报道题材的狭窄和内容的琐碎;电视画面的污浊;舆论监督的偏颇。走出误区,走向正轨,电视民生新闻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以《南京零距离》开创了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后,至今民生电视节目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民生新闻经过几年的过度开崛后,现在已呈现碎花化趋势。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环境的不断变化,电视民生新闻也需要总结经验,走上开拓创新和深度转型之路。一、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一)栏目发展走向同质化,栏目风格趋于僵化。自从南京  相似文献   

4.
南玉帛 《人大建设》2012,(12):42-43
电视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内容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反映社会生活、道德伦理、世态人情、趣闻轶事,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从形式上来看,电视民生新闻通过生动的画面、鲜活的语言等“软性”表达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黄也平  侯盼 《求索》2012,(2):176-178
在最近的10余年间,民生新闻已经成为了"火"遍天下的传播现象。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情况皆然。然而当下的新闻批评,对鸡毛蒜皮、小是小非的民生新闻现象似乎很不以为然。且,执有批评看法的人颇多。事实上,民生新闻所以会"审俗",主要是由于在普通民众中存在着本能的"审俗需要"。正是平民百姓的"审俗需要",才最终形成了民生新闻的"审俗现实"。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正视民生新闻的审俗现实,也需要尊重民众所拥有的审俗权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生新闻异军突起,成为多媒体时代我国传媒界大力推进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其在全国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民生新闻具有丰富的内涵,我们要从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众话语、民本意识等多维角度去理解.民生新闻具有巨大的存在价值,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还是一种适应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但是,我国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倾向,今后民生新闻必须在坚持自己特色和原则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形式、内容和视角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占据电视新闻节目的一席之地,对社会舆论有很强的引导力.各地民生新闻近几年风起云涌,一些地区的民生新闻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庸俗、低俗、浅薄和定位缺失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发展,对于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改善民众道德风尚和建设和谐文化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民生新闻提升舆论引导力,增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的涵义是指从平民视角出发,关注平民百姓日常生活及其生存状态的新闻。民生新闻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中国电视节目"本土化"的实践。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帮女郎帮你忙》这两档节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走向基层贴近百姓,关注民生,加强与百姓互动,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大力弘扬地域先进文化,折射出民众评判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标准,是最具安徽本土化特色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9.
张成山 《人民论坛》2010,(9):216-217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公民新闻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一支。在华南虎事件中,公民积极的参与意识使事件不断发展并最终水落石出。公民新闻体现了公民社会责任感和求真意识,促使传统主流媒体对公众议程设置重新思考,并且监督了政府,使其工作更加民主和透明。  相似文献   

10.
贾惠淇 《传承》2012,(10):92-93
新闻发言人,这个过去多在外交、国际事务等场合或电视里出现、代表国家和政府说话的人,现在离普通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近。在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较晚,许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因此,我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整个信息公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不断规范、完善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是当今媒体报道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新闻价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时新性、接近性、显赫性等方面。对其新闻价值的分析和实践运作的研究,有助于对民生新闻概念的理解。本文试通过对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的分析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5G+VR"技术引领用户进入场景体验时代,驱动新闻舆论引导深刻革新。"5G+VR"新闻具有全知叙事、在场体验的传播效能,"5G+VR"为新闻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保障,在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增加情感共鸣、消解偏见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能够为新闻舆论引导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13.
民生、发展是今年大会的一组高频词。大家欣喜地看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已成为政府与百姓的共同愿望。在今年"两会"期间连续4晚4场的新闻分布会上,通过记者与嘉宾的"近距离接触",传递给大家的是扑面而来的彩笔共描新气象、华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大》2012,(11):3
前一阵,央视《新闻联播》一组有关"幸福"的调查备受关注。电视画面中,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见人便问:"你幸福吗?"面对记者的突然提问,有人不知所云、有人面露难色,还有人答非所问:"我不姓福,我姓曾"。"你幸福吗?"——也由此成为当下网络热词。《新闻联播》一改以往的报道方式,把镜头聚焦普通百姓,倾听"沉没声音",关注个人命运,既体现了国家大台更加注重民生的新闻理念的转变,也展现了一个文明社会对于个体尊严和个体权利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5.
张晓静  侯树河 《人民论坛》2011,(11):232-233
近年来舆论监督引发的新闻官司严重挫伤了新闻记者主动参与舆论监督的积极性。这充分说明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存在着重大的法律责任风险。在新闻舆论监督实践中要培养法律责任意识,在具体操作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四位一体"新模式,以规避法律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相关新闻宣传报道的特点是严谨、准确,注重程序。随着百姓对电视新闻质量需求的提高,如何让人大电视新闻摆脱过去单一从时政新闻角度播报的"联播体",转变为真正贴民生、接地气,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不断探索,创新人大电视新闻报道的手段和方法。一、贴近群众生活人大新闻中涉及的内容都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大新闻最直接的受众也是人民群众,能吸引多少受众的眼球,是检验一条新闻传播效果的最直接体现。创新人大电视新闻,首先要从选题入手,选好切入点。从小的切入点,选择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着眼小问题,反映大事件,不仅能赢得受众的广泛关注,还可以促使问题的解决。人大电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电视新闻评论这种体裁自问世以来深受观众欢迎.但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晚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许多地方电视台制作的此类节目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加以改变?本文作者认为: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新闻事实的事和新闻评论的理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把握材料内容和表达角度的结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电视评论抽象和表达工具的具象关系,运用好声画语言.  相似文献   

18.
蔡文煜 《群众》2010,(12):64-65
<正>如何正确看待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发展的新变化,正确引导突发事件新闻舆论,为推动科学发展更好服务,营造一个有利于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与政治  相似文献   

19.
新闻学在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伴随其成长,出现了多次论争,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次关于"新闻商品性"的论争。新闻业在新世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朝着更加职业化、专业化演进,同时,对于新闻商品性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全面,为今后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照和启迪。  相似文献   

20.
杭春燕 《群众》2012,(6):24-25
正在新闻战线火热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仅构成了当下重要的新闻实践,而且逐步深化着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规律的认识,对于精品意识的强化,对于优良作风的坚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