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曦 《民主与法制》2011,(35):31-33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5亿,而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相比较被称为“微博元年”的2010年,人们更加熟悉的应用微博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休闲娱乐,政府部门也更趋向于通过微博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微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玥  米一 《浙江人大》2011,(5):25-27
简短文本(140个字)、即时发布(与手机联网)、裂变式传播(点—面—面)、自媒体(大众传播)、去中心化(草根与精英均可表达)等特征,让微博成为网络新贵。而政府部门和官员的加入,更是刷新了官民间的沟通方式。2010年被许多人称为"中国微博元年"。而2011年伊始,微博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之势,上亿用户涌现各大网站。这其中,被称为"官博"的政府微博无疑是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2013,(1):74
2012年12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网在沪联合发布《2012年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报告对2012年微博的总体发展情况、微博与公共舆论、微博与网络问政、微博与企业营销、微博与传统媒体、微博与意见领袖、微博与社会动员、微博与社会生活方式等进行了分析,并对2013年的微博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从2010年2月广东肇庆公安局率先开通微博,经过整整一年,公安微博已经发展到500家,占全国政府微博的70%,关注的民众已经超过千万。  相似文献   

5.
一、微博时代的特点据《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微博用户已经达到4.15亿人次。微博用户"井喷"式的急剧膨胀正改变着互联网的舆论格局,对我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自媒体的微博,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人际交往和信息传播更加直接、迅捷。现代社会早已从"不知秦汉,无论魏蜀"发展到了"天涯若比邻"的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公众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空间进一步拓展,互动性更强,影响力更大。应该说,微博时代为公众监督权力运行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  相似文献   

6.
《你好,公安微博!》专题报道之一 公安微博这一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10年2月广东肇庆公安局率先开通微博,经过整整一年,公安微博已经发展到500家,占全国政府微博的70%,关注的民众已经超过千万。当前广大公安民警收入并不高,却从事着繁重、艰苦甚至危险的工作。虽然公安民警仍是人民群众值得信任的群体,但有时受到的误解也很多。民众往往容易在面对具体案件时,将一些司法不公的深层制度问题迁怒于公安民警,一些负面事件很容易被舆论放大。公安开微博,是直接面对、有效解决问题,从而有效为民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利用微博揭开神秘面纱,广泛倾听民众呼声,及时沟通互动,不仅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还有利于与民众沟通情感,增加民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人民公安》2013,(1):64-64
两年多来,公安微博已经发展成加强警民沟通、回应社会关切、高效服务群众的新载体。2012年12月26日,人民微博联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同发布《2012年人民微博政务影响力报告》。报告公布了十大政务机构微博、十大公务人员微博、十大政府宣传部门微博、十大公安部门微博、十大政务微平台5大榜单。  相似文献   

8.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微博,这个互联网“新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呈现爆炸式发展势头。它在各个领域成为时尚的沟通方式,并推动了焦点事件的传播力度和范围。由于微博的信息密度、传播频率,以及所导致的网民联结度前所未见,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于今年第5期刊发了《你好,公安微博!》的系列报道,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作为新兴传播方式,微博汇集个体微薄之力,聚变出改变社会的惊人力量。公安开通官方微博,引发警界的一场革命,显示出公安机关的创新精神,也凸显出了公安的智慧和  相似文献   

10.
邓海林 《群众》2014,(8):25-25
<正>目前,我国网民有6.18亿,手机网民达5亿,微博用户近3亿,网站近360万家。江苏网民有4095万,手机网民3349万,微博用户3681万,备案网站34.5万家。网络虚拟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地影响现实社会治理,并更经常、更集中地反映现实社会治理问题。统筹好现实社会治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2013,(8):77
2013年7月30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联合新浪微博共同发布《2013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已超7.9万,发博总数超过6000万条,被网友转评总数约3.6亿次。相比2012年年底,发博数和被网友转评数增长率分别高达73%、177%,显示出今年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活跃度、传播力、影响力仍继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13.
沈浩 《传承》2011,(3):71-71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度传播,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一、老龄化社会为媒体带来的发展空间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中国在2005年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率已经达到了7.6%,进入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在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的介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13.7%。预计到  相似文献   

15.
“微警务”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冯晓龙 《人民公安》2014,(13):50-51
<正>尽管目前尚未对"微警务"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公安机关已经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实践探索。这主要集中在以新兴网络工具为主导的"微博警务"、"微信警务"和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的"微民生警务"、"微社区警务"领域。从微博警务到微信警务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推出以来,这种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以及获取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各地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自发注册建立的"警务微博",构成了"微警务"的起源和初始形态。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26日,除港澳台地区外,全国政法机关和政法部门公职人员共开通官方微博37500个,当年发布博文1.02亿条,拥有粉丝4.49亿个。  相似文献   

16.
邢晓飞 《今日浙江》2011,(13):59-59
自2006年美国推出Twitter以来,微博开始风靡世界。在我国,2009年8月新浪网率先推出新浪微博至今,新浪及腾迅微博用户数双双过亿,"织围脖"成为时尚,名人、草根、机构、官员纷纷用微博来发布信息、互相交流,一个全民微博的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7.
"官博"要想受到欢迎,关键要放下身段,不回避问题、不回避矛盾,坚持把群众所思所想所惑所感,变成自身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感,主动融入社会,回应网友关切政务微博在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沟通效果。近两三年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网络舆情,不断利用网络与民众沟通交流,听取民意。特别是2011年,中国政务微博发展已趋向成熟,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每每突发事件发生后,越来越多的机构通过官方微博及时跟进,并与网友互动、释疑,起  相似文献   

18.
苏江丽 《传承》2012,(22):82-83,85
政务微博对于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和行政运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在运营和管理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利用政务微博更好地贴近民生、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机构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世界,以互联网和手机为标志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32亿,人们使用手机、电脑、博客、微博、电子邮箱、网络论坛、手机报等新媒体形态已经相当普遍。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强化应对新媒体能力,是当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必然选择。然而,至今许多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  相似文献   

20.
两三年间,微博这种“自媒体”从无到有,风生水起。2011年3月,国内最大的两家微博运营商宣布:其用户总数分别突破一个亿。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公众如何把握手中权利,为社会传递积极力量,已成为微博发展中亟须面对的议题。近年来,与微博相关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令人感动的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