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6,(14):20-23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发[2006]1号)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现就推进我省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云办发〔2007〕2号各州、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各大专院校:《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实施“四进村”实现“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实施“四进村”实现“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为发展我省现代农业,加快建立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的带动作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  相似文献   

3.
云政发〔2006〕147号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级各金融机构: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环境,支持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改善我省农村信用社经营环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我省地方金融发展和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关系到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我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农村信用社新的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201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部署,全省各地以发展现代农业、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毁修复工程建设、河道生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设施农业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活动,在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提高防洪抗旱标准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省农业稳定发  相似文献   

5.
吉政办发〔2006〕4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省旅游局、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省旅游局省农委省财政厅(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分布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为促进全省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为旅游支柱产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现提出…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深入了解新时期我省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我省民族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2006年2至5月,在省政协邹哲开副主席亲自带领和指导下,省政协民宗委组成调研组赴福州、宁德、泉州等地,就我省少数民族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这次调研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立意新。在全省上下积极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省政协民宗委紧紧围绕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这一独特的群体,就少数民族乡村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农业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第10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委员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履行自身职能,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为辽宁步入全国农业大省行列、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辽宁省农委着力推动的以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为标志的辽宁农业信息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农业信息化建设已被列入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辽宁省农委坚持“一主三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不断壮大县域经济,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8.
李源潮 《群众》2006,(9):4-13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领会中央精神,深入把握江苏实际,进一步明确加快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思路和重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我省“三农”发展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五”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业结构、落实“一免三补”政策、实施500万农民转移工程、兴办五件实事等,增加了农民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变了农村面貌,维护了农村…  相似文献   

9.
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最近,省委省政府推出的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收2000例计划,无疑对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示范促进作用。本刊将在“乡镇传真”栏目里陆续推出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收的典型事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强我省村级集体财务管理,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有效控制农村新增不良债务,维护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32号)、《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纪发〔2006〕24号)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07〕1号文件精神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鲁发〔2007…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8]16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近年来,全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新进展。但由于基础薄弱,欠账较多等问题,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仍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加强。为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3日)鄂办发[2008]15号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中办发[2007]24号)及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湖北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今年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 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做好深化“三改一化”的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4.
《吉林政报》2012,(10):30-46
吉政办发[2012]13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二○一二年一月二十九日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8]3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安全、经济、便捷出行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的建立和完善,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发展我省农村客运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客运的重要意义发展农村客运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08]6号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马铃薯是我省传统优势作物,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我省马铃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6,(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最近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十五”时期我省的“三农”工作,全面筹划“十一五”时期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研究部署了新一年我省的“三农”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努力使我省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我省的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快速推进“,三…  相似文献   

18.
总结经验,深化认识,不断创新“三农”工作的思路和机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难点和关键都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针对浙江人多地少这个最基本省情,对如何抓好“三农”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不少思路,积累了不少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三农”工作新路子,有助于我们理清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大解放了我省的农村生产力,当时的省委、省政府根据农村新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皖发[2007]7号(2007年2月16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 1号),促进我省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0.
云发〔2006〕5号(2006年3月23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现结合云南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一)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经济社会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