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策》2010,(3):F0003-F0003
宜昌是举世闻名的“水电之都”,作为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在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和非同寻常的困难形势,该市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初步实现了走在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9,(12):22-24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决策以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改委)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编制总体规划,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3.
抢抓中央和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荆州长江经济带科学开发、和谐开发,努力实现荆州新一轮大发展,是荆州市政府正视现实、抢抓机遇、科学规划、再创辉煌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对荆州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运用SWOT矩阵分析法对荆州在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中的总体思路及发展定位进行战略规划,为政府献计献策,力求促进荆州市政府创新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和城市营销理念,发展临港经济,将荆州建设成为华中地区的独具特色的重要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4.
中共湖北省委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湖北综合发展优势,提出了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宜昌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中居于增长极地位,建设宜昌区域物流中心可以极大地推动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飞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政策》2009,(5):11-13
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强调指出,要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这是继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构想。湖北长江经济带西起恩施州巴东县,东至黄冈市黄梅县,涵盖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黄冈、鄂州、咸宁、恩施等8个市州的25个县市,地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2008年创造的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占全省67.5%和60.7%,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了“一主两副”(武汉市为主中心城市,宜昌、襄阳市为副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宜昌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更好地服务湖北的发展大局,决定在“十二五”时期着力将宜昌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7.
应代明 《政策》2010,(9):30-32
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为推进荆州新一轮大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荆州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我们按照"优先发展大交通,积极培育大产业,着力构建大城市,全面推进大开放”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9,(12):25-26
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交通运输系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加速沿江综合交通运输大发展为重点,着力构建“集成高效、通江达海、联通两圈、辐射中部、面向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为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永刚  江煌  郭贤乐 《政策》2010,(1):F0003-F0003
加快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统一战线》2012,(11):10-10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撰文指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省第十次党代会赋予宜昌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宏伟目标,必须凝聚广泛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树立一流标准,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10,(3):40-41
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给荆州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扎实做好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着力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9,(9):27-29
2009年7月14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印发全省各地。《决定》共五个部分、二十四条,阐述了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明确了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指明了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推进路径和政策措施,并对加强组织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3.
李军 《长江论坛》2005,(2):28-30
宜昌市是长江中上游区域经济格局中的一座特殊城市.三峡工程巨大的品牌效应和推进功能奠定了其在所属区域的中心地位,但三峡资源分属两省的特殊属性和统筹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建设模式决定了宜昌的城市定位必须跳出行政体制,着眼长江中上游地区,确立"两个副中心,一个区域性中心"的区域经济战略定位.即围绕三峡品牌,树立统筹理念,强化极化效应,努力把宜昌建成湖北省省域副中心、三峡库区经济副中心和长江中上游的区域性中心,进而形成辐射荆州、荆门、万州、恩施、神农架等周边地区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郭有明 《政策》2009,(6):35-37
宜昌作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和全省重点支持发展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近几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26.56亿元。全地域财政收入197.5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3亿元。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综合经济实力进入长江沿岸地级市前五位。  相似文献   

15.
《政策》2010,(7):F0003-F0003
荆州,长江中游重要港口,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水资源和长江岸线资源居全省市州之首。荆州正积极抢抓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机遇,以开放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大交通,培植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推进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打造长江沿岸经济重镇和长江湖北段"钢腰",成为湖北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力建设交通发达、产业繁荣、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严羡兰 《世纪行》2011,(2):26-26
前不久,湖北省发布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提出把大力发展沿江现代物流业确定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我认为应以现代物流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湖北沿江物流产业的升级转型,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启动,我国已形成以沿海地区、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为核心的 H 型经济发展格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提供了又一重大历史机遇。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7省2市,是联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通  相似文献   

18.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9.
[香港《镜报》1994第二期文章.原题:外国政要称赞的宜昌加快发展.作者赵倩文,朱可芹摘]大陆开放开发的大潮有力地推动了宜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的大跨度飞跃,从中也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热潮正在兴起.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开放由沿海向沿边沿江纵深推进.第二轮开放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以上海浦东开发区和三峡建设为契机,加速推进长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促进内地与沿海协同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沿工开放、内陆奋起”的新趋势,笔者走访了地处长江流域中上游结合部的八大港口城市之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宜昌.  相似文献   

20.
王家富 《世纪行》2010,(5):37-38
<正>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决策,是继构建"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大战略之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的一项战略举措。中共荆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讨论了市委《关于加快荆州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的决定》(讨论稿),提出了抢抓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