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月19日是农历腊月小年。当日,在湖南省株洲市荷塘区明照乡桐梓坪村,该村村主任袁瑞德拿出20万元,摆了160桌流水席,请全村1500多名村民一起吃饭过小年,他还给每位村民发了100元的红包。  相似文献   

2.
北安村1992年荣获了“全省第一个产值亿元村”的称号,1995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30,708万元,上交税金ZOO万元,人均收入3,200元,村委会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优秀村民委员会”。1984年7月24日,牡丹江市龙江开发总公司成立了,北安村形成了一个经济实体,事业蒸蒸日上。担任北安村党总支书记,又兼总经理的吴彦成更加繁忙了。1993年1月19日因心脏病发作,他犹如翱翔蓝天的一只头雁碎然地离开了他朝夕相伴的雁群,离开了他无限卷恋的北安村,离开了深深热爱他的父老乡亲。他是在即将赴俄罗斯考察时突然倒下的。他悄然离去,没有留下…  相似文献   

3.
资兴市汤边村有1400多口人,1992年前,村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人均纯收入只有400元,村集体负债2万多元,村干部的误工报酬无法兑现,村里无人管事,象盘散沙。1993年,党员金力临危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发狗脑贡茶和温泉两大特色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摘掉了汤边村的贫困帽。如今,该村已拥有村级积累25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966.7元,是汤市乡的首富村。  相似文献   

4.
长城脚下,榆溪河畔,一颗闪 耀夺目的“明星”冉冉升起, 他就是全国先进文明村镇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郭家伙场村。2000年这个 1120口人家的村子,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860万元,村财政达到34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080元,人均占有粮稳定在1000公斤。100%的村民丢了多少年的土木结构的茅草屋,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板房。100%的家庭添置了电视机,安装了闭路电视、电冰箱、洗衣机。50%的家庭有了自己的程控电话,50部手机步入农家。机动三轮车代替了多少年来人拉肩挑的运输状况。5辆大型汽车、90多…  相似文献   

5.
王兰忠1989年进入村"两委"班子,先后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村主任,自2000开始,任蟠桃村记。几年来,他团结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闯市场、谋发展、介文明、建新村,艰苦创业,把蟠桃村由一个村民生活水平低下,集体经济薄弱的贫穷村、落后村,变成了村民生活殷实富裕,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裕村、先进村。全村人均收入达5000元。几年来,投资346万元,新建了村小学,安装了有线电视,硬化、绿化、美化了村内街道,建成了占地200平  相似文献   

6.
他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至今已有22个年头了。在村民心中,他“战功赫赫”:上任仅3年便还清村集体60多万元外债,还盈余60多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700元跃至今天的2万多元;促使邻里之间爱“攀比”,比的是谁家建的大棚多、收入多。而在他心中,初心不变,目标更没变——  相似文献   

7.
1月25日,阆中市金城乡麒麟村五组党员侯模德预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叫子女们请来了村支书侯成先及村主任、村文书、村民组长等,并叫子女们取出他的全部积蓄3万元交到侯成先的手上。  相似文献   

8.
资兴市汤边村有1400多口人。1992年前,村民还生活在贫困之中,人均纯收入只有400元,村集体负债2万多元,村干部的误工报酬无法兑现,村里无人管事,象盘散沙。1993年,党员金力临危受命,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发狗脑贡茶和温泉两大特色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摘掉了汤边村的贫困帽。如今,该村已拥有村级积累25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966.7元,是汤市乡的首富村。村党支部搞茶叶开发时,村民们的自留山上大多还有一些低产油茶树,对村里发动他们砍掉油茶树种茶叶树一时难以…  相似文献   

9.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3):F0002-F0002
太平村位于嘉定区江桥镇西端,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347户人家,1213名村民;居住、工作在本村的来沪人员2890多人;村党总支下属6个党支部,有94名党员;各类企业38家,200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2亿元,利税9600万元,村可支配财为600万元。  相似文献   

10.
今非昔比多变化,村民生活日日新。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建昌营村的巨大变化是不过分的。1978年,这个有5000多人口的建昌营村农业总产值只有155万元,村民们人均年收入仅91元。而今,村民们人均收入达到4300元、村民们的子女读高中可以不出村、还有近700名男60岁、女55岁的老人每月可享受60元钱的退休待遇,更主要的是这里城乡差别在消失,步入了城乡一体型发展之路。目前,建昌营村不仅有装机容量为1.2万千瓦的热电厂,还有55%股份的元宝山区人民政府的宝山宾馆。在近几年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最近建昌营村又昂首进入了全…  相似文献   

11.
永吉县搜登站镇虽名不见经传,前年却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树绿了·眼红了”节目报道的事件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6搜登站镇名噪一时的是镇村于部素质差,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时有激化。全镇9年超生631人,平均每年超生70人;村民的统筹合同款、农业税有7个村欠交,有11个村收不上来,由村借贷代交,全镇各村欠外债共计948.7万元。刘屯村4年半吃喝费花了23万元,几年欠外债98万元。永安村总债务96万元,虽然近年村民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并不贫困,却在全县以15年拒交农业税、统筹合同款而出名,多…  相似文献   

12.
侯春山,今年46岁,东辽县金州乡新乐村党支部书记。别看他年龄不算大,可他在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10年整。在当地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竖起大拇指,老百姓无不信任他、拥护他,因为他这些年坚持做好了“三篇文章”—— 勤政篇 侯春山上任伊始,面临着重重困难:村里欠外债33万元,集体年收入不足2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200元,村里的吃喝招待费年年超标,村民负担过重 侯春山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要想当好村党支部书记,让百姓信服,必须打铁先要自身硬,才能管住别人。他痛下决心,压缩招待费支出,经班子研…  相似文献   

13.
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党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中,认真查找问题,注重边学边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真正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镇党委在初步征求意见中,了解到西三家子、外三道沟、窦集屯三个村的村民使用小压井,水质差,影响村民健康。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及时协调区水务局,共争取资金24万元,同时,镇党委又号召村民自筹资金6万元,于近期为这三个村重新打了三眼深水井,使1800多村民喝上水量足、水质好的深井水,农民们拍手称快。今年,二道泉村北原始松林开辟为森林公园并实行封园后,  相似文献   

14.
在章丘市埠村街道杨家巷村,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小康路,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村实现产值1.3亿元;他以身示范维护回汉两族团结,13年未发生一起纠纷、上访事件,获评"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他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倡树文明新风尚,  相似文献   

15.
2007年,西华县田口乡滩上村又是一个丰收年。村党支部书记王学贞带领村民栽培的1200万袋黑木耳收入达1300万元,人均7700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全村家家户户年收入都是数万元。  相似文献   

16.
赤峰市元宝山区建昌营村的党委书记是土生土长的张耀堂。建昌营村在赤峰地区名气很大,自然条件好,集体经济发达。2000年时,建昌营村实现工农业总收入6.2亿元,集体经济收入1100万元,向国家缴税1248万元,人均纯收入4300元,集体积累净资产15318.9万元,名列自治区村级综合实力前三强。这一切,都与建昌营村的党委书记张耀堂有直接关系。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1984年,建昌营村的村办集体企业年收入达到了160万元。许多村民看着日益好起来的日子高兴地说,耀堂啊,差不多了。只要能这么维持下去,大伙儿就满足了。然而,张耀堂眼里…  相似文献   

17.
王雪山 《党史文汇》2006,(9):F0004-F0004
荆圪道村位于山西省长治县东南山区,地域面积1.09平方公里,全村276户、928口人,人均耕地0.7亩。2003年1月荆圪道村在第六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中,选举出了村民自己的带头人赵国样同志,他上任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先后对村干部制定出了各种相关制度,规范提高为村民服务的意识,使干群关系得到了缓解。同年,赵国样通过法律途径自己垫资300万元,依法将煤矿收产,解决村民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期间的三年多来,他先后为村民办了几件实事好事,可谓民心工程。一、投资80…  相似文献   

18.
第一年,他帮村民挖了穷根、实现整村脱贫;第二年,他操劳过度,一头黑发两鬓染霜;到了第三年,他体重减轻了10公斤,却让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1万元……他就是兵团劳动模范买买提?艾力.如今,他还在为实现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努力着.  相似文献   

19.
章立  王君宏 《共产党人》2004,(12):30-32
“过去,我们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现在,我们村几乎家家用上了摩托车,户户装上了电话,人均收入高出全县1300多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家乡的巨变,多亏了村支书马清选。”这是在马支书的帮助下已与另4户村民共同投资30万元建起了仔猪繁育场的村民马清雄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5):46-46
河北省永清县大焦垡村党支部书记张艳柱曾是县里一家私企的“白领”,收入颇丰。在村民期盼的目光中,他毅然放弃了理想的工作,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为了发展市场,他举家搬到市场边上的两间小厢房居住。在他的努力下,村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3亿元,村里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