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电视三题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窍道。同样看电视,一般观众注意的是报道了什么,而内行除了关注报道了什么,还十分注意记者是怎么进行采访的、编辑是如何安排节目的。正是这样,才引出了本文的三个题目。 记者的提问 记者采访,要了解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掌握情况,除了听取当事人介绍外,少不了要“问”。提问是记者采访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记者采访中的一种学问。恰当的提问,不仅可以使记者的采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常常能抓住事件最本质的东西,采访到实情实事。而不恰当的提问,常常使被采访者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2.
受编辑部之托,要写一篇反映人大女代表生活的报道,挑来选去,我决定去采访来自葛洲坝集团公司的老水利专家陈笑霖代表。对于陈笑霖,我是早闻其人未谋其面,只知道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水电专家,为我国的水电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电话打进了湖北大厦陈笑霖代表的客房,接电话的正是陈笑霖代表。"我没有什么好报道的,请找别的代表谈谈,她们比我更值得宣传。"未等记者把话讲完,电话那头已经传来了陈笑霖谢绝采访的声音。当然,陈笑霖最终架不住记者的嘴皮功,她友好地让步了。记者如约而至。开门的是一位60多岁、衣着朴素、留着一头传统短发的老人。说她像水电专家,不如说她更像农村妇女。如果不是有约在先,很难让记者相信  相似文献   

3.
栗史 《政协天地》2011,(7):11-12
粉碎“四人帮”不久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北京西颐宾馆参加新闻采访活动。忽然,《人民日报》一位编辑来找我说:“我们副总编要找你。”那时,我既是新华社记者,也是《人民日报》记者。于是,我马上答应说:“好,我明天一早就去。”  相似文献   

4.
路在何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世界交往的重要城市,对交通存在的问题,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呢?解决堵车的出路又在何方?要有足够的轨道交通 记者采访过的几位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这就是减少市中心区建筑容积量,特别是北京老城区,密度己是相当大了。过高的建筑容量,不仅给交通而且给环境,防灾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有的可能是灾难性的。把人口引导到郊区,建设足够的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话 为什么想到拍摄《半个世纪的爱》?初衷是什么? 林添福:在一次采访台湾原住民部落的时候——因为以前国民政府和日据时代都把高山族的部落往山下迁徙,在平地建社区,建住宅给他们住——我们去采访新的部落的时候,问到老部落还有没有人,他们说还有一对老夫妻(八十多岁),他们死活都不愿意下山来,他们只在山上.我们觉得这有故事,我就去老部落采访他们.那个晚上,老部落只有老夫妇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我是摄影,文字在采访时,我就听着.  相似文献   

6.
吴亚明 《两岸关系》2004,(10):36-37
听闻记者要去“台湾省政府”采访,几乎所有的媒体朋友都说:哪里还有“台湾省政府”,不是早被李登辉废掉了吗?当记者从高雄坐车到  相似文献   

7.
“温州经济与治安”报道之一温州人的生意本刊记者岑生挺,朱思恩什么生意都敢做说起“温州”这个地方.就算是从未去过温州的人多半也不会陌生。温州人太会做生意了!我去温州专程采访前,有很多人都这么说。眼下有个谚语似乎挺能说明问题: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感触     
我先后几次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采访,像其他参加采访的记者一样,在采访的过程中有许多因这一行动而受益的事例感动着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工作人员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教育着我们,这些都在激励着我们把这项活动的报道做得更好。 这一行动彻底改变了千千万万个人、他们的家庭生活,温暖了贫困地区的山山寨寨。今年4月初,去海南采访“视觉第一 中国行动”。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当我们在琼中县残联理事长王秀的陪同下,坐着残联那辆四面透风、早已该淘汰的北京吉普车,来到海南省五指山区琼中县中平镇黎明村白族坡小组70岁老人吴玉英家时,一家人,包括90多岁的婆婆全赶过来了。吴玉英是家中顶梁柱,她的眼睛1998年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而康复,“瞎了十几年的老婆子又能把家中的全部家务活揽下来了”,家里人高兴,寨子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惊奇。而在去年,她去海口做手术前,临走时,村子里没有人相信她真的能复明。当吴玉英回来时,全村人都围了上来,“很多人都哭了”。我们到的那一天,她的儿子,没有什么言语,蹭蹭的爬上树,给大家摘下了椰子。村里很多人都过来了。 同时,这个村一位20岁的黎族姑娘,1998年6月复明以后生活已经完全能够自理,并且已结婚生子。去村子前,我们想一定要拍到她的照片,但那天她上山砍芦苇去了。漫山遍野,家里人也不知她到底去了哪儿!  相似文献   

9.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最近对采访他的一位记者说,他最快乐的事就是到“人民中间去”。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不禁使我想起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我们党和国家的三代领导人,他们不也是经常到人民中间去吗?是啊,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经常到  相似文献   

10.
3月28日下午,我们团小组有机会去采访徐良。他英俊的脸庞泛着亲切的微笑,明亮的双眸又略带一丝倦意。听旁边的阿姨说,徐良上午刚做完报告,回到家只喝了口水就赶紧来与我们座谈,而下午西安日报和上海电视台的记者又要采访他。我们不禁歉疚地望着他。而他却随和地说:“咱们今天在一起随便说说,聊聊天儿,我不是什么英雄,你们也别说我是英雄,我就是你们  相似文献   

11.
于浩 《中国人大》2010,(13):16-16
"6月2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时还会进行专题询问,一定要早点去占座。"在6月23日采访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时,记者无意间听到有同行们的议论,但觉得这虽然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进行专题询问,但采访常委会会议的记者不多,会议厅较大,应该不会没有座位。  相似文献   

12.
安景然 《现代领导》2005,(12):27-27
如果要给中国的长寿之乡做个排行榜,那么江苏如皋名列前茅是自然的了。记者每次去这一长寿之乡采访,总有一股亲切的探秘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某电台播了一个小品,叫《采访长寿村》。内容是这样的:记者走进长寿村,看到一老人正在吃饭,迎面上去问“大爷您几岁?”大爷说:“100岁。”请问:“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大爷说:“每天按时吃饭,不过我年青,说不全,你去问我的哥哥吧。他今年112岁,正在前面做农活。”记者:“哦。”记者走到田边看到老者问道:“大爷您这么大年纪还做农活,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大爷回答到:“我长寿的秘诀是热爱生活,天天坚持做农活。不过我说的并不全,你还是去问我叔叔吧。”前面木凳上静坐一个老者,记者前去问到:“大爷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者睁开眼笑笑说…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一个国家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必然需要若干个综合经济实力强的地区或城市群作为代表;上海要更好地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关键是找准各地需要什么和上海能提供什么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要增强上海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长三角地区的联动发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1,(4):29-29
初识魏丽惠,就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上午小组讨论结束后,几个记者围上来要采访她。她说:“今天就到这里吧,中午的时间特别紧张,我一会儿还要赶回医院去查房,下午再回来开会。”有记者问:“‘两会’期间还要亲自去查房吗?”“有些特殊情况,医院就在附近,为什么不去看一下呢?”魏代表笑容亲切地反问到。  相似文献   

16.
<正> 市长离我们有多远?普通老百姓想和市长直接沟通可能吗?杭州市政府门户网站上的市长信箱就为我们实现了这一可能。为了亲身体验市长信箱的实效性,之前记者先发去一封 E—MAIL,希望茅临生市长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第二天,就收到了市信访局的邮件,表示来信已收到。第四天,收到市长秘书的邮件,告知已安排好的采访时间。一星期后,茅市长就如约接受了记者面对面的采访。近一小时聊天般的对话,气氛轻松而自然,茅市长总是微笑着回答记者的提问,使人完全没有拘束感。  相似文献   

17.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心和大局的内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统一战线如何把握好中心大局的时代内涵,充分发挥法宝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就此问题,本刊记者专题采访了辽宁省委统战部长孙远良同志。记者:孙部长,您拥有长期担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丰富经历,您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统一战线服务中心和大局首先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人民政坛》2010,(7):43-43
<正>《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市人大代表,每年人代会期间,有不少媒体记者采访我,但采访的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每当看到其他代表面对记者谈笑自如,且常有一些新颖的观点、精彩的语句,我在羡慕之余,也在想,是不是应对媒体采访有什么策略和技巧呢?  相似文献   

19.
"今天就不念材料,你们提什么问题,我就回答什么。"科技部部长万钢一边走进会议室,一边带着笑容向记者们打招呼。随后,就社会公众关心的科技方面的热点话题,万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十分随和的他对于记者的提问,均是来者不拒,爽朗且认真作答":治理雾霾,这个问题是有解的。例如,可不可以给抽油烟  相似文献   

20.
《政工师指南》2010,(5):41-41
世博会看什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韩冰采访的专家向参观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