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2,(18):21-21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朗经济必须摆脱依赖石油出口的“陷阱”。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经济困难境地。此外,伊朗方面还表示,将就欧美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提起法律诉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试图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徐占伟 《党课》2008,(1):76-79
最近一个时斯,美国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战略博弈攻防不断、好戏连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三方角力之下,美俄关系、美伊关系寒流阵阵,而俄伊关系不断升温。2007年10月16日,在伊朗面临美国新一轮制裁、国际处境十分孤立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毅然出访伊朗,出席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1943年以来首位造访伊朗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元首。普京明确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警告美国不要贸然对伊朗动武。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问题历经近三年的跌荡起伏,近来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伊朗与美欧的立场明显对立,美欧的底线是禁止伊朗掌握浓缩铀技术,为此,美国要求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甚至扬言不排除对伊朗动武的可能;而伊朗则坚守和平利用核能的“底线”不妥协,声称一定要掌握自主加工浓缩铀的技术。面对美欧的巨大压力和威胁,伊朗缘何非要“核”?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的核计划由来已久,最初的核开发恰恰是在美欧国家的帮助下进行的。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的巴列维政权在美、欧的支持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核研究和核开发。到1…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20):22-22
美国“圣杯”姊妹月球探测器9月10日上午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它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月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5.
图说天下     
正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  相似文献   

6.
近来,核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棘手问题。朝鲜核问题尚悬而未决,伊朗核问题又趋白热化。2004年9月1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会议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要求伊朗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尽快澄清与其核计划相关的问题,决定把2004年11月25日确定为对伊朗核问题进行全面审议的最后期限。而伊朗拒不接受任何限制,认为这一决议的内容是非法的。此前,200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曾向伊朗发出强烈警告:美国及其盟国不会允许伊朗发展核武器,如果斡旋不能奏效,将采取一功可行手段制止伊朗核武器项目。不久,美国关于轰炸伊朗核工厂的计划又被泄露,伊朗作为美国的另一个夙敌再次浮上水面伊朗迅速  相似文献   

7.
杨文彬 《党课》2013,(21):78-81
2013年6月,哈桑·鲁哈尼击败多名保守派候选人,当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七任总统。8月4日,鲁哈尼正式宣誓就职。鲁哈尼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能在激烈的选战中胜出?其当选伊朗总统后,能否为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带来新契机?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这位伊朗新总统,看看在他的引领下,伊朗到底会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8.
天下事     
<正>伊核谈判可能延期11月24日是伊核问题谈判的最后期限。据伊朗媒体23日报道,一名伊朗核问题谈判代表23日表示,伊朗核问题谈判要在原定截止日期前达成全面协议已"不可能",谈判可能延期。奥巴马宣布调整移民政策当地时间1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通过行使总统行政权调整部分移民政策。行政令一经签署,近500万非法移民将暂免驱逐,也被认为是奥巴马在没有得到共和党支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16日抵达伊朗,参加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首位访问伊朗的最高领导人。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的最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3日上午,伊朗当选总统马哈茂德·艾哈麦迪·内贾德在就职典礼仪式上,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手中接过委任函,正式就任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第六任总统。伊朗新保守派(西方亦称极端保守派)代表人物内贾德是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61.7%的高得票率战胜曾经连任两届总统的政坛“老骥”、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拉夫桑贾尼的。现年49岁、鲜为人知的内贾德的当选,大大出乎事先普遍看好拉夫桑贾尼的国际舆论的意料。在惊诧之余,人们普遍关注:以强硬著称的新保守派上台,是否意味着伊朗对外政策会发生根本变化?伊核问题是否更难解决?笔…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8):59-59
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在国防部会议上表示,该国已放弃制造核武器。他指出,放弃制造核弹的决定基于“道德原则”。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曾发出宗教指令,禁止在国内生产核武器。不过,虽遭到伊朗方面的多次否认,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坚持认为,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以对抗西方。  相似文献   

12.
2004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峰会通过了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大中东计划".根据该计划,未来几十年,美国将从政治、经济、社会、文教等各个方面,对中东地区22个阿拉伯国家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家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造".美国的计划雄心勃勃,但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大中东计划"将仅仅是"计划".  相似文献   

13.
进入7月份以来,伊朗又一次成为美国各界的众矢之的。上至总统下到美国各种媒体掀起了对伊朗“文攻”的狂潮。美国著名新闻媒体《时代》和《新闻周刊》以及许多“知情人”先后撰文,“披露”伊朗和基地之间的所谓勾结证据。美国总统小布什于7月19日向媒体暗示,尽管美代理中央情报局长公开声明,没有证据证明伊朗官方与“9·11”事件有直接联系。但他坚信“伊朗与基地组织可能有关系”,并指责伊朗是极权国家。且不论美国将以何种手段对付伊朗,仅从美国各界的言论、举动中可以明确感受到的是美国对伊浓浓的敌意,大有“欲除之而后快”之意。本文通…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1,(12):18-19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前宣布,至2025年,美国将减少石油进口1/3,并发誓将为此冲破多年来的政治阻力。尽管日本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使人们对核安全问题倍加关注,但奥巴马坚持认为核能是美国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下令以日本核泄漏事故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图片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我国已成涛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科学家获得月球上存在水的证据。美国科学家3月5日宣布,1月发射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传回地面的初步数据表明,月球南北两极存在着大量冰冻的水。9月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称,“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再次表明,月球两极存在着冰冻的水,数量可能达到100亿吨。 二、“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正式开始实施。11月20日,俄罗斯大功率火箭“质子——K”号将“阿尔法”空间站的主舱——功能货舱送入太空,标志着这一“世纪工程”正式开始实施。 三、美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美国IBM公司10月份宣称研制出一台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电脑,它每秒能进行3.9万亿次运算,可用于模拟核爆炸试验。 四、克隆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7月5日,两头克隆牛在日本诞生,这是自克隆羊多利诞生后第一批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动物。7月2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由日本、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用成年鼠的体细胞培育出三代共50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隆动物。  相似文献   

17.
何航天 《党的建设》2007,(12):34-35
从1959年开始,前苏联和美国就发射了一系列月球探测器,美国人早在1969年就将航天员送到了月球上。人们不禁要问,时隔40多年后,我国为什么还要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呢?  相似文献   

18.
《福建理论学习》2014,(1):48-48
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14日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我国成为继前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深夜,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时事测试     
1.8月16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计划在今后( )年内,从欧洲和亚洲撤走驻军6万至7万人以及约10万军人家属和军队文职人员。  相似文献   

20.
据2月6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近日透露,中国计划2010年左右发射探测器登月。中国探月工程所有零部件全靠自主研发。他说:之所以探月,是因为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且是我们国家实现载人航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