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方丈记》和《徒然草》的作者在无常观作为认识社会的出发点和抒发个人情怀的精神依托,而他们对无常的不同理解又赋予作品不同的思想内涵。《方丈记》和《徒然草》中体现的无常观,形成了日本中世文学在思想内容上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2.
日本中世时期的军记物语《太平记》以较长的篇幅叙述了元日战争,并以神国思想解释了"小"日本战胜"大"元的原因。本文在梳理神国思想在日本变迁的基础上,指出神国思想是在神佛融合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融入儒家的华夷思想之后,体现了"神佛儒"三者的融合,具有强烈的与我国对抗的意图。古代日本对神国思想既抱有强烈的优越感,又怀有极度的自卑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对日本的对外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元日战争之后,日本神国思想优越意识不断高涨,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日本特有的民族优越论是其侵略中朝思想的观念格局中潜在的持久性精神要素。以神国观、"华夷之辨"世界观和社会进化论等为依据而虚构、鼓噪的日本民族优越论实用于日本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方面,促成日本侵略中朝思想的滋生和延展。以近代化成功为依托而昂扬的日本民族优越论终使其将本民族优越意识置换为"挽救"东亚的救世意识和鼓吹日本充当东亚霸主的舆论工具,发展为民族沙文主义,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理论最直接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经过早期传播、中期发展、后期日本儒学形成这三个阶段,使封建时代的日本儒学达到鼎盛时期,成为日本统治阶级治国的基本思想并逐渐被日本社会各阶层人们所接受,成为日本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儒学还对日本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思想文化、社会风俗及日本国民的道德观念、民族性格形成方面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儒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日本历史上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巩固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成为尊王攘夷论的先声和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印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本国教育行政当局根据政府旨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符合社会公共价值标准的精神动员和情感组织行为,包括塑造"印度民族"精神,培育印度国家认同,推行印度式核心价值观,提倡宗教共存,以及开展现代性教育等内容。印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印度国民进行民族、国家、价值观、信仰与现代性等维度的认同教育,对于印度社会的道德塑造、思想整合与价值观统一,以及印度统一民族精神的形塑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由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创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理论的长期诱导和"印度教至上主义"("印度教特性")在印度政党政治乃至社会生活中话语霸权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印度政府解构和重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政治工具,非但不能解决印度错综复杂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反而成为其社会矛盾的催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桃A 《新青年》2013,(10):14-15
她是备受瞩目的网络私绘本漫画家、"画"博客第一人;她的漫画连载于日本杂志《tokyo graffiti》,被中日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她曾担任NHK电视台"音乐物语IN JAPAN"的节目主持人、供职于日本最大的在线游戏公司;她是《城市画报》2010年年终特刊封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世界主义思想是一种具有很强人文主义倾向的思想体系,其价值理念包括了伊斯兰文明中的人类兄弟平等关系、和平观念、普适的正义观念、个人尊严观念、宗教自由和宽容观念等。古代伊斯兰文明的世界主义思想从古兰经教义出发对伊斯兰文明的理想社会模式进行了探索。近现代的伊斯兰世界主义思想重申了个体价值中的公正和正义原则,并提倡个人道德和友爱精神,以维护和平、实现人类大同,建立铲除人间不平等、公正与幸福的"世界新秩序"和"正义王国"。  相似文献   

8.
《小说神髓》的发表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它不仅对日本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学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长久以来《小说神髓》的上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下篇尤其是关于文体论部分的内容却一直很少被人关注。因此本文在细读文本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神髓》中文体论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把该理论的局限性及与言文一致运动的关联一并纳入到考察视野。  相似文献   

9.
即使在"日本奇迹"风光不再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日本的经验和教训这个问题对中国今后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仍然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具有很多发达社会的特征和东方现代化的独有特点,其中优良的社会治理和社会中相对较高的平等程度是最具特色和最有启发意义的。中日两国有着相近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中国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日本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经验比西方经验更值得借鉴。同时,日本在高速经济增长之后长期的经济低迷也足以使中国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周永生 《东北亚论坛》2013,(3):25-33,127
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社会思潮逐渐右转,右倾化思潮泛滥,在日本政坛、舆论、社会思想意识中,右派势力普遍得势。公开或者暗中否定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情况具有相当广泛性,牵制右倾化的社会力量日趋减少。民主党执政后,严重的右倾化政策成为日本社会近两年来右倾化的集中反映。安倍晋三率领的自民党再次夺取政权,日本社会政治右倾色彩进一步增强。日本二元社会与政治结构是推动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要因。日本经济长期衰退、舆论片面宣传以及日本政府、政党和政治家的狭隘战略等也是促进日本政治、社会右倾化的多重因素。日本政治右倾化具有危险的前景,但在中短时期内,日本还不至于走上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和平发展仍然是目前日本社会发展的主流,但不排除在右倾化社会潮流的推动下,日本将可能滑向同中国全面对抗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对日谈判目标不能简单地要求"承认争议"、"取消购岛合同"乃至"恢复原状",而是直接要求日本放弃殖民主义侵略思维,遵守《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精神,归还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尽管这种目标在目前还无法达到,但中国必须明确提出这个总目标,然后再提出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1.
小乘佛教传入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佛教文化是泰国的主流文化。泰国谚语作为泰国主流文化世俗化的体现,承载了厚重的佛教文化思想精髓。泰国诸多蕴含了佛教因果业报思想的谚语,通过一代又一代泰国民众的传承,对泰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追求、行为方式和人格塑造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历史小说是美国少年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反映少年生活的历史小说在美国不断问世,并于60、70年代进入繁荣阶段。本文旨在通过梳理美国少年历史小说的发展脉络,探讨其潮流及特点,如发展阶段、文化内涵、审美价值观等,说明其文学成就与影响,同时加深我国对美国少年历史小说的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凌 《东南亚纵横》2012,(11):71-7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爆发后中日之间由于国力的差距,中国抗战面临着严重困难,而当时的欧美列强又为了自身利益大多袖手旁观,使得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而东南亚华侨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支援祖国抗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运动,华侨在经济方面捐款捐物、认购公债,抵制日货,为祖国抗战提供了巨大帮助。而更为人称颂的是不少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14.
大冈升平的《莱特战记》在详细记录太平洋战争末期日美两国军队在菲律宾莱特岛的攻防战的同时,也表达了作家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他一方面描写了战争的残酷,触及了日军的加害事实,批判了军队机构的冷酷,表明了反对战争的态度。另一方面,他又混淆战争性质,片面强调美国的战争责任,为日军的侵略罪行辩解,从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赞颂日军在战争中的抵抗。他虽然剖析了日军失败的原因,指出了日本军部在战争进程中的失误,但是并没有追究他们发动侵略战争责任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遥远的时代》是越南当代著名军旅作家黎榴的代表作。小说主要讲述主人公江明柴在抗美救国战争时期及全国统一后,在部队、家庭、爱情、婚姻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坎坷和不公平。小说通过描写江明柴,反映了越南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观念在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两个不同时代的变迁。小说所体现的不仅是江明柴这个农民出身的军人个人的爱情悲剧,而且是一个农村青年走进新生活的时代所面临的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宿世之恋》是收录于小泉八云晚年的文学作品集《灵之日本》(1899)中的一部作品。经考证,该作品直接取材于《夜窗鬼谈》中的《牡丹灯》和明治时期落语家三游亭元朝的《怪谈牡丹灯笼》。而《牡丹灯》和《怪谈牡丹灯笼》直接依据的是中国明代《剪灯新话》中《牡丹灯记》的日本翻案作品——浅井了意《伽婢子》中的《牡丹灯笼》。本文将以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方法探究《宿世之恋》的变奏轨迹,从而考察中国小说在其日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明确小泉八云再现文学的创作方法、主题以及其对纯粹、凄美、超越死亡的爱情的追寻。  相似文献   

17.
大江健三郎在文学创作活动中 ,是把小说和随笔视为“文学生活中的车之两轮” ,他通过文学中“两轮”的“随笔”之轮对侵略战争进行总清算。即日本对中国和亚洲各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灭亡中国、征服亚洲 ,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战争 ,战争的责任由日本承担。日本必须向中国及亚洲各被害国赎罪、道歉、赔偿 ,才能得到中国及亚洲各国人民的谅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18.
Carl Schmitt famously alleged that a commitment to just war fosters the criminalisation and demonisation of the enemy.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trace, analyse and evaluate five arguments that can be found in Schmitt's opus elucidating and supporting the above claim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even though Schmitt's critique of just war is typically extreme, it can nevertheless enrich the current debate on just war in so far as it challenges the common claim that the just war tradition occupies the middle ground between bellicism (that always justifies war) and pacifism (that never justifies war). Arguing against this widely held view, Schmitt claims that in the 20th century a belief in just war, far from representing a moderate position between extremes, is instead at the fore of an ideology that aims at dehumanising anyone who does not share its core values.  相似文献   

19.
On the occasion of the 60~thanniversary of the vic-tory of the world anti-fascism war as w ell as theChinese anti-Japanese w ar, when people every-where are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nightm are ofthe w ar and keeping the history in m ind for thesake of m aintaining the w orld peace,Japan is stillhaunted by its idea of m ilitarism and the Japaneseleaders are also claim ing to continue their visits tothe Y asukuni Shrine w here a large num ber of warcrim inals are honored. This has triggered of…  相似文献   

20.
The civil war in Northern Uganda in the period 1986–2006 fundamentally altered former ways of life and created diverse and complex needs. Protracted conflict and displacement create, reveal, and enforce vulnerability, which can undermine resilience. Based on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internally displaced persons and returnees,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ir return to Amuru District and Gulu Distri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ar and displacement constitute more than a temporary disruption.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wounds of war are engraved and embedded in people’s lives. Therefore, recovery interventions must take these effects into account to forge a new post-w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