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要论     
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对我们党是严峻考验近期要论当今的世界,当今的中国,都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无论是世界的历史性大变动,还是中国的伟大变革,都将是复杂深刻的长期过程,尤其是国际形势会出现许多我们现在难以完全预料的问题。中国能否在世界范围的历史性大变动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取得比较主动的地位,能否在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使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实现现代化,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归根到底要看我们党能否率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把中国的本情办好。这对我们党是严峻的…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大变动时期,呈现出多极竞争共处的局面,各国以经济和科技之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尤其是领导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较量。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抓住难得的机遇,经受严峻的考验,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工作,是按照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总目标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大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领导人才呢?十四届四中全会在提出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全党同志都要从这样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培养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重大意义,紧迫地而不是松懈地、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按照中央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江泽民 中央日前作出部署,进一步加 紧做好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 部工作,造就一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的宏观思考魏宏世纪之交蕴含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机遇,世界各国都把希望的眼光投向21世纪,都在思考如何以崭新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早就把跨世纪的问题提上了日程,我们的党要坚定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业推向21...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性时期。是前进,还是后退?是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在已经不多的时间内顺利实现现代化第二步进而第三步战略目标,还是错失良机、在困难面前犹豫访俊甚至束手无策,从而延迟或不能确保现代化第二步进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一切,关键在党。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是我们一切事业取得胜利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但当前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一、加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巧周年的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就是由具有社会主义政治家素质的领导骨干带领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德才兼备,是对领导人才各方面要求的简洁概括。所谓的德,就是体现着特定政治内容的一系列素质,包括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其中,政治立场、政治观念居于核心的位置。本文根据跨世纪领导人才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和中央领导人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对跨世纪领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作一些理论上的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目前和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根本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是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大信息、大智能的时代。要担当跨世纪重任,跨世纪领导人才应当是一批政治强、作风硬、勇开拓、精审时、长自主,善协调、能应变的具有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复合型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其应当具有如下特点:1.很高的政治能级。这是跨世纪领导人才的本质属性和灵魂所在。巨大的社会变革。各种政治思潮的相互撞击。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政治意识的模糊性,对跨世纪颔导人才提出了很高的政治要求首先,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忠诚于马…  相似文献   

8.
对跨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认识○曾小波王学义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两大历史性课题。怎样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这是中国近20年来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或要经历的自然过程。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整个利益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和变动。但是,应该看到,当中国处在这一重大转型期的时候,世界(国际社会)也正处于一个更大的转型期──由工业化社会(时代)向信息社会(时代)的转型。也就是说,中国将实现空前的大变革,世界将经历一场历史性大变动,中国的转型期恰好与世界的转型期相交叉。同时,中国人在经过两次思想大解放、大转换之后,在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大力开发领导人才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这充分说明,面向新的世纪,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大力开发领导人才资源,是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积极改进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加快领导人才资源开发步伐,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使我们的党和国家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领导人才资源的开发是…  相似文献   

11.
关于跨世纪大学生人才素质培养的思考朱珊李凤兰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人才,从现在到下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处在中华民族大变革时期的大学生,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如何培养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道德品质,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跨世纪人...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曾经殷切地告诫我们:“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很显然,担任各级党政领导工作的中青年干部将成为跨世纪的领导干部,担负起领导下世纪初这一“很要紧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跨世纪的时代需要跨世纪的干部,跨世纪的领导干部更应确立与世纪发展相吻合的领导意识,具有跨世纪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领导能力,才能在跨世纪的领导和管理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跨世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领导意识可以列举很多,如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全…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前夕,国务院领导同志在~次听取会议文件起草组的汇报后强调指出世纪之交,我们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有所作为。发达国家在争抢人才,它们的人才教育制高点至少比我们早建了10年。现在是我们把构建教育新体系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的时候了。当今世界,不少国家纷纷强调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成趋势,其中包括:把教育投资作为重要的生产性投资,重新审视教育的作用,进行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抓紧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构建我国面向周世纪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近期要论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我们现在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施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紧紧扭住经济建设毫不放松.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实现十五大确定的任务,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有一支能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素养是跨世纪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我们党在思想理论上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五大又一次郑重地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走过了75年的光辉历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创造了功载千秋的伟业。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面对世纪之交,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亿万中华儿女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全会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个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能否达到,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途;而跨世纪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我们…  相似文献   

17.
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大党,这样十多亿人口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大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支柱.现在我们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样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党要担负起领导这场伟大变革的历史责任,必须有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摆 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 要而艰巨的历史重任。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行,解决得不好也不行,这是一个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我们党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否造就一大批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党的事业要繁荣,离不开大批有用之才特别是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支撑。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那样:“人才问题是关系党…  相似文献   

19.
<正>“两个确立”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相似文献   

20.
周为民 《理论视野》2010,(11):13-14
<正>当代中国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因而处在转型期的复杂矛盾之中。能否成功地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取决于能否按现代文明生长发展的逻辑来应对这些矛盾。这是我们讨论社会和谐问题的总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