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道德需要和道德教育是紧密相联系在一起的。道德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并进一步将这种认识内化为学生内在道德需要,外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是核心。因此,研究道德需要问题,弄清道德需要的含义、功能及其层次性,对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谓道德需要,就是人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2.
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形成是接收多种道德观资源并在自身中调适的过程。通常每个人都会接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道德教育,并且在自身中对这些道德观念进行比较、反思,这就形成了道德观建构的四个不同场域。不同的道德教育场域在一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同。只有深刻把握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把握不同场域的教育在道德观建构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按照德性发育发展的规律"顺势而为",道德教育才能成为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任重 《学理论》2012,(19):171-17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则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二者的衔接将由生态文化来完成,文化是通往文明的唯一桥梁。  相似文献   

4.
做正直的人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6,(9):47-47
做一个领导,有许多素质方面的要求。再早突出革命化、政治化,后来则强调年轻化和专业化,但无论怎么选拔干部,尤其是一个领导干部,有一个最不成文的标准,就是人要正直和正派。这是基础的基础。不管这个人其他方面的条件多好,能力多优秀,如果品质有问题,那也不是最合格的人选。关于选人,在管理学中是个核心问题。不管管理学大师们怎么强调对公司和企业的管理,也不论他们标榜什么样的理念和文化,在提高人的素质、教做人道理和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这点上,追求则是一致的。怎么选人,尤其是选一个品质正派的带头人,对一个组织和一个团队来说,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明建设有两个基本途径 :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能够直接地促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的积累 ;建设各项民主制度直接促进政治制度文明的积累。参与型政治文化是先进的政治文化 ,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最稀缺的资源 ,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治文明建设必须抓住这个主要矛盾 ,通过有效的政治社会化 ,传播和普及参与型政治文化 ,促进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文明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诸多政治文明现象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人类创造的三大文明之一,它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类政治文明产生以来,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经历了奴隶制政治文明、封建制政治文明和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三个阶段,但其基础都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多数人的政治统治,确立了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政治文明的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廖文 《瞭望》2003,(51)
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在房山的周口店渐渐挺直了腰板,举起粗粝的石块叩响了文明社会的大门。3000多年前,西周燕人在房山的琉璃河垒筑成地球上现有的最古老的都城之一。追溯我们这个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文明,房山无疑是一个重要源头。在充分认识房山区得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房山区文化委员会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区”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社会犯罪对于当前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危害作用。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有关部门也作了大量的研究。在进一步深入开展这项工作中,我们认为如何对青少年犯罪的各种原因进行系统地、规律性地概括是提高这项研究工作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犯罪作为一种违反国家法律的非规范化行为是与人的社会行为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这也就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理论问题。全面地分析并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就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性组织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主体,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优势作用日益显现,并不断拓展着生态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非营利性组织以其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专业和资源优势以及社会沟通和道德示范等方面的功能优势,成为生态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实践中,非营利性组织通过参与生态道德教育的途径不断丰富.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建设生态道德教育基地、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高层论坛和研讨会等方式方法不断推动着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和生态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和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可称之为“假患”。“假患”发生和由此引发的“打假’”,是我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初期必然要面对的一个特殊矛盾。我们需要从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上,充分认识假患的危害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基础,从而对打假的必要性和意义、完成打假所必需的条件和过程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走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的新路子。假患的危害在经济领域里,假患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顽固现象:它不仅表现为一些人大量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从事商业欺诈以谋利的不法行为,更严重的还在于,它已不…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人类的环境道德观念及生态文明理念发挥着重要的能动作用。当代大学生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所凸显出的问题,我们应借助新兴的互联网思维,挖掘网络环境道德教育资源,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道德话语体系,激发大学生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改进加强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青笠 《各界》2011,(12):63-64
范成大学问够大,著作也够多,但显然即便在同时代人中间,他这些方面也不是最出名的。范成大身上最显眼的,是他的精明强干、办事利落,这在历代文人中极其少见。这个人的一辈子,想做的事情几乎都完成了。光凭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的造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政治主体的行为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作为现代政治文明产物的政治主体政府承载了政治文明的全部内涵,因此,政府行为文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政府文明的一切建构最终都要通过政府行为体现出来,而政府行为在实质上就是政府权力的运作过程,政府行为文明就是政府权力运行规则化、制度化,具体而言,就是对权力的取得、权力的边界、权力的内容和权力的监控都要实行规范化、法治化。同时,规范有序的政府行为文明需要体现现代政治文明的法治观念的强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把精力和智慧集中在莱一项或几项事业上,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能够这样做,人们常常会称赞这个人有志气,而要是放纵自己的欲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难免要被看作庸人。在中国古代,判断一个人有无大志往往看他对金钱美女的态度,对金钱美女的欲望被认为是最需要节制的。比如,范增对攻破咸阳后的刘邦这样评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有些功高盖主的权臣,为了向皇帝显示自己胸无大志,常常故意买地置  相似文献   

15.
罗浩波 《理论导刊》2007,30(3):35-38
人是创造和推动文明发展的主体,文明反过来也造就和促进着人的发展。共时态上人的个体、群体和类的三重存在在历时态上所凸现的不同侧重点恰恰说明了人的本质的生成与发展。而文明的创造过程既是人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也是人的本质历史生成与发展的过程。所以,文明的演进与人的发展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16.
杨琪 《理论导刊》2008,(2):113-115
"能近取譬"的方法是孔子首先提出并应用于道德教育领域的.这一方法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同类相推、综合比较和异类比德,主要功能是对事件做定性分析,给出基本性质上的判断和比较,为人们的行为决策提供参考."能近取譬"既有利于开展启发式的道德教育,也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群体,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并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和国家前进方向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现在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 ,是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和实现国家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总的目标是到下个世纪中叶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长过程中 ,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18.
李屏南 《理论探讨》2008,4(3):24-27
生态文明已作为我党的奋斗目标,这就说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表现为目标奋斗上的一致性,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关系处理上的一致性,发展观上的一致性.我国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实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的重新振兴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创造过古代人类最辉煌的文明,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智慧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过不朽的贡献。然而到了近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落后了。 19世纪成为中华民族衰落的世纪,在这个世纪末,中华民族的衰落达到了极点,由一个过去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完全变成了一个任人宰割、掠夺的极度虚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0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重新站立起来,开始走向振兴的世纪。这个世纪的…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完成道德教育的任务而制定的基本目标和行动准则,它规定了道德教育活动的发展方向、基本策略和措施。尽管各国道德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不同,但却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对我国道德教育政策的制定、道德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以一定社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作为确定道德教育目标的前提德育目标是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它制约着整个道德教育活动,一切道德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为实现既定的道德教育目标而服务的,因而要制定道德教育政策,必须首先确定道德教育目标。是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为基础,还是以个人发展和完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