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犊牛腹泻是一种临床综合症,严重影响着犊牛的成活率及生长发育,给养牛业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1990~1992年,我们应用亚硒酸钠VE对我场犊牛腹泻进行了治疗和预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亚硒酸钠VE注射液,每支10ml,含亚硒酸钠10mg,VE500IU,上海市兽药厂出品。 2.试验牛及分组:治疗组:将本场犊牛经临床诊断为犊牛腹泻的98头分为3组:1组30头,2组39头,3组29头。预防组:98头妊娠母牛及其所产犊牛54头。对照组:选择未经注射妊娠母牛所产的犊牛95头,不内服和注射药物,饲料管理与预防、治疗组相同。  相似文献   

2.
1989年4~8月,在内蒙古哲里木盟高林屯种畜场七分场的犊牛群中,发生了以血尿为特征的传染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犊牛钩端螺旋体病。(一)发病情况 该分场共有2~10月龄犊牛283头,其中蒙贝利亚犊牛62头、西门塔尔犊牛81头、科尔沁型犊牛140头。发现血尿犊牛18头,9头治愈,9头死亡(其中蒙贝利亚犊牛4头,西门塔尔犊牛2头、科尔沁型犊牛3头)。发病率为6.36%,致死率为50%。  相似文献   

3.
采用皮下注射氢氢化铝亚硒酸钡,研究了牦犊牛缺硒病的防治。结果表明,给牦犊牛皮下注射5~10mgSe/ml/只氢氧化铝亚硒酸钡48小时,血硒(Se)开始升高,体血Se维持50天以上;皮下注射15~20mgSe/ml/只,10小时血Se开始升高,血Se在体内维持140天以上。同时证明了氢氧化铝亚硒酸钡能有效地防治牦犊牛缺硒病,预防率92.9%~96.3%,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4.
1988年元月以来,我场六队放牧的怀孕母牛和初生犊中发生李氏杆菌病流行,造成了较大损失。有关本病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一)流行情况 六队位于二场场部东南3km处。该队养有3个繁殖牛群共426头(基础母牛360头),以放牧为主。品种有黄牛、犏牛、荷兰牛及杂种牛。1988年元月至6月22日共有26头怀孕母牛先后发生流产,流产率7.2%。168头犊牛中只有38头于产后1周内发生下痢,发病率22.6%。经治疗有27头治愈,治愈率为71%,11头死于全身性衰竭及败血症,致死率28.9%。  相似文献   

5.
犊新蛔虫病是无饰科(Anisakidae)的犊新蛔虫(Neoascaris vitulorum Goeze,1782)寄生于初生犊牛的小肠,引起肠炎,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本病侵袭各种牛类,包括黄牛、水牛、牦牛均能得病,其中以水牛犊死亡率较高。此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亚非各国感染率高危害性严重。我国广大农业地区流行极为广泛,河北省灵寿县犊牛感染率70%,湖南省芷江县调查各乡小牛感染率在37.5%~60%,四川省沫川县兽医站调查犊牛感染率为90%,湖北省钟祥县感染率为80%,福建省各  相似文献   

6.
犊牛先天性瞎眼病在我县由来已久。据调查,解放前就有发生,六十年代初最为严重。据1963年底统计,全县全年共产犊牛3294头,其中瞎眼病犊315头,占总犊数的近1%。该病当时已波及到29个公社的113个大队218个生产队。作者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本病是妊娠母牛的棉子毒中毒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牦牛初生犊腹泻病在青藏高原流行甚广,危害亦大。近年来有牦牛大肠杆菌病的报道,但未进行过病原菌的致病性血清型的分离与研究。我们于1980年4~10月在青藏高原中部海拔4200米的四川省石渠县对牦牛犊腹泻病原进行了调查,在1080头初生犊中发病75头,死亡17头,选择部分病例作了病毒因子的初步分离,未获阳性结果。作细菌分离获得大肠杆菌165株,通过生化反应、毒素试验及血清型鉴定,共检出7种致病性血清型。  相似文献   

8.
新生仔畜溶血病,在临床上常见于马骡及驴骡,犊牛发病极少.笔者在某牛场参与胚胎移植工作时,怀疑4头新生胚胎移植犊牛患溶血病.经实验室检测,确诊其为新生犊牛溶血病.2头病犊因诊断较迟而延误了治疗时机;另2头病犊确诊后得到了及时治疗,健康成活.  相似文献   

9.
夏河县是甘肃牦牛的主要产区之一,牦牛年饲养量达23.5万头,年存栏量20.8万头。境内由于高寒、低温等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诸因素的影响,牛皮蝇成虫活动呈季节性猖獗,皮蝇幼虫病危害严重。 (一)流行病学 据资料记载,早在1953年全县寄生虫区系调查中发现,牦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率为85%。到了70年代末,牦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率在50%以上,个别畜群的感染率高达100%。1984年调查牦牛皮蝇幼虫病的感染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永川和宜宾地区60日龄内的哺乳小水牛,散发一种以拉白粪或灰白色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当地群众称为“犊白痢”。用粪便镜检证实为犊牛新蛔虫病,1980年以来我们用病牛粪镜检101例,现报告如下。 (一)流行资料 发生地区处于四川中南部丘陵地带,雨量充沛,水牛以青草或干稻草为主要饲料,多以圈养为主。圈舍内常有粪尿蓄积。本病无季节性,不分公母均可罹病,发病犊牛最小者16日龄,最大者56日龄。其中20日龄内发病7头,占发病犊牛的6.93%;20~30日龄发病40头,占39.6%;30~40日龄发病35头,占34.6%;40~50日龄发病16头,占15.8%;50~56日龄发病3头,占3%。在发病犊牛中20~40日  相似文献   

11.
(一)流行情况 1986年6月某自然保护区的1只病危大熊猫送到成都动物园抢救,主要症状是拉血,治疗无效死亡。自此以后,每年春末夏初和初秋都流行拉血病,每批发病率占全园大熊猫总头数的30%~90%,至1986年5月已发病29头次,死亡8头。症状轻的一般能治愈,拉血严重的治愈率很低,幼龄熊猫死亡率100%。整个病程为3~4天至1周多不等。春季发过病的熊猫,秋季仍可发病。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治疗猪喘气病的过程中,组织本县26名兽医,对单用土霉素或卡那霉素的治疗方法作了改进,提出了两个处方,并进行试治。第一个处方是:百尔定10~30毫升、硫酸卡那霉素50~200万单位,混合肌肉注射,每天二次。用此方共试治691头,治愈665头,死亡26头,治愈率为96.2%。第二个处方是:百尔定10~30毫升、盐酸土霉素50~200万单位,混合溶解后深部肌肉注射,每天二次。用此方共试治398头,治愈342头,死亡56头,治愈率为86%  相似文献   

13.
用东方止痢神防治犊牛腹泻作者用广西桂林动物药品厂生产的东方止痢神(每支5mL)和洛阳市兽药厂生产的氯霉素(每支5mL含50万IU),防治犊牛腹泻,其治愈率达983%,总有效率为100%。供试犊牛预防试验用本场黑白花犊牛90头,治疗试验用确诊患犊牛腹...  相似文献   

14.
诃防汤治疗犊牛腹泻作者自1990~1996年用中药诃防汤灌肠治疗犊牛腹泻百余例,其疗效更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临床资料共收治腹泻犊牛病例140头,分别用诃防汤灌肠和西药治疗。其中诃防汤灌肠治疗90例,该组病犊10~40日龄,平均病程26d。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5.
将 2 34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 13组 ,分别以纳米硒和亚硒酸钠 2种硒源 ,0 .1、0 .2、0 .3、0 .4、0 .5、1.0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 ,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仔猪生长、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 :亚硒酸钠硒水平 0 .1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趋于平台 ,0 .3~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 0 .2~ 0 .4mg/kg组仔猪。纳米硒水平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3mg/kg时 ,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4~ 1.0mg/kg时 ,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2mg/kg时 ,两种硒源对脱碘酶Ⅰ活性、血清T3、T4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3~ 1.0mg/kg时 ,纳米硒组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 ,血清T4 水平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 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6.
牦牛脑包虫病,是由多头绦虫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牦牛脑内所致。在我县昌台牧区,本病对幼龄牦牛的危害严重而突出。我们在本病诊疗方面作了探讨性改进,效果较好。共手术治疗牦牛脑包虫91头,治愈87头,治愈率达95.6%,现报告如下: (一)诊断 1.发病托牛年龄:4月龄1头(占病牛总数的1.1%),6~8月龄5头(占5.5%),8~12月龄37头(占40.6%),1~1.5岁35头(占38.5%),1.5~2岁10头(占10.9%),2~4岁3头(占3.3%)。可见,1岁左右牦牛易感,发病率达79.1%。 2.发病症状:  相似文献   

17.
幼驴驹腹泻病在我县主要发生于3~40日龄的幼驴驹,危害严重,发病率95%以上,致死率达100%。长期找不到有效疗法。根据我县是人克山病高发地区,近年来克山病已确认系缺乏微量元素硒所致,我们分析幼驴驹腹泻病也可能是缺硒的结果,故决定根据病因应用亚硒酸钠进行治疗。结果:对初、中期腹泻的病  相似文献   

18.
犊牛下痢是常见的犊牛疾病 ,以往多用呋喃唑酮 (痢特灵 )、磺胺咪、氯霉素等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因反复多次使用 ,疗效不理想。笔者试用庆大 小诺霉素 (江苏动物药品厂生产 )按体重 3mg/kg肌肉注射 ,治疗犊牛下痢 3 2头 ,全部 治愈。病例 ①犊牛出生后第 3d ,开始拉稀 ,食欲停止 ,体温40 .2℃ ,心跳 10 2次 /min ,呼吸增快 ,鼻镜干燥 ,被毛松乱。病初粪便呈黄色 ,后呈黑色水样 ,并夹有黏液。口服痢特灵及肌肉注射氯霉素 2d无效 ,改用肌肉注射庆大 小诺霉素 ,每日 2次 ,连用 3d痊愈。②母犊生后第 4d出现拉稀 ,粪便呈褐色水样 ,…  相似文献   

19.
银翘散治疗牛肺疫笔者于1993~1995年用银翘散治疗牛肺疫病牛460头,治愈432头,治愈率达94%。本病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主要侵害3~30月龄的犊牛,成年牛不易感染。饲养管理不善,牛栏潮湿、闷热、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及饲料霉烂变质均可促使本...  相似文献   

20.
亚硒酸钠目前已作为防治各种畜禽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药物而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但亚硒酸钠作为针剂使用,一般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为了延长亚硒酸钠的药效,明确消涨趋势,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