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革命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兴良 《求实》2004,1(5):24-2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首先是“哲学观”上的革命 ,而不首先是“本体论”上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也不是“主客统一的生存论哲学” ,而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是“改变世界”的革命哲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和革命哲学 ,必须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为坐标 ,把它看成是马克思“改变世界”的一种方式 ,任何把马克思哲学纳入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路或概念系统的尝试 ,都可能离开了马克思 ,而不是“回到”或“走近”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社会批判,它与建构论、新古典自由主义对现实只是从肯定的方面理解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肯定性理解中包含着否定性的理解、批判性的理解,因而这种批判使现实社会指向无限可能的未来。另一方面,它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仅仅具有否定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纯粹、彻底地社会批判理论,是在肯定基础上的否定。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以"边缘"颠覆"中心"的外在批判、使边缘中心化不同,它消弥的正是"边缘"与"中心"的分别,形成社会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批判根本变革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邢媛  郭光宇 《理论学刊》2020,(3):125-132
马克思哲学以资本主义为彻底变革对象。它站在人民史观的立场,不仅发现并培育了变革世界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描绘并论证了人类共同体未来的理想状态,使无产阶级自觉的历史变革活动有了清晰可依的目标指引,而且指出物质生产实践和文化实践都是变革资本主义到达共产主义美好目标的基本手段。马克思哲学呈现了一种彻底的理论到人民的行动再到变革世界的科学力量。  相似文献   

5.
张智 《理论学刊》2015,(12):13-20
马克思的哲学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真正具有当代性的内核,它为我们认识价值和社会主义价值提供了崭新的立足基点、观察视角和思维模式。实践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关系性思维、主体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这五大马克思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的革命性成果,是我们当前正确理解和深入把握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涵及其实践要求的科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中的自由主题是其展开对现实的批判和构建理想维度的重要理论基石,因此对自由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就成为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不自由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不自由、社会领域的不自由和精神领域的不自由.相应的自由的实现途径包括对人化自然的完善、自由时间的获得和运用、超越维度的确立,而对于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则构成自由实现的终极途径.马克思的自由实现理论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新哲学是以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为出发点,因此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也要在这种新哲学的运思中解读。在马克思看来,“自由”的内涵并不只是不牵累于他物,它也在于实践着的人的功过自承。人类正是在对自由的人文价值意义的探求中用自己的独特性存在方式——实践的对象性活动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新的理解探索 ,主张称马克思的存在论哲学乃至全部哲学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本文认为 :在马克思看来 ,对人来说 ,实践即是存在 ,实践之外别无存在 ;“存在即是本质”,实践既是人的存在 ,也是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与英美哲学自由观是欧洲自由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明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和英美哲学自由观的基本内涵,指出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和英美哲学自由观的哲学语境不同,明确前者是积极自由范畴,后者是消极自由范畴,并且两者对待感性因素的态度截然不同。德国古典哲学自由观是马克思自由观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厘清二者的根本区别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马克思自由观。  相似文献   

10.
自由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既具有终极目标性质,又是贯穿始终的价值追求。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精神的自由,集中体现于马克思的"自由人"思想,每个人个性的张扬和能力获得充分发展是其基本特征。主要由于落后的经济社会条件及其理解和认识中的误差,导致20世纪社会主义陷于自由"困境"。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实践在重视自由的同时必须注意遵循自由发展规律,努力从最基本的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姚颖 《求实》2008,(4):33-35
马克思哲学以历史且辩证的方式实践地诉求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其致思路径在于从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内在契合的角度谋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其设定的实践主体现实地超越了以往个人"孤立"、"偶然"的状况.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生活的批判分析,马克思找到工人阶级赢得自由时间以全面发展个性的现实途径,致力于砸碎旧世界锁链的"现实的运动"是人类的历史生成之源.辩证地审视人与社会的关联,实践地谋求人的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融通,在当今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清涛 《探索》2012,(5):169-173
马克思在本体论意义上实现了哲学革命,主体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主体本体论的构筑经历了原子主体本体论———类主体本体论——实践主体本体论——关系主体本体论四个阶段。主体本体论确立了本体由主体所建构的原则,也最终确立了主体在本体论中的地位。主体本体论使本体总在不断生成中,使世界成为活的世界。主体本体论面向生活世界,使马克思学说对人的现存的生存状态的扬弃和对人的解放的追求成为必然结论。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存在论的马克思哲学是社会存在论。介入社会,关注生活,解答当代重大发展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本真存在方式。问题哲学、发展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4.
理解马克思哲学首先要克服诠释过程中的困境,正视认识上的误区,同时又要善于从"实践诠释学"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哲学把实践作为对事物、现实、历史诠释的起点,其解释理论实质就是"实践诠释学"。通过"实践诠释学"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哲学,有助于达到对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刘军 《理论学刊》2003,50(3):25-29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起点不是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而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中文版将马克思的手稿分为三个笔记本,并将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部分放入"笔记本Ⅲ"的做法并不科学.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应单独成为<手稿>的"第四笔记"或"第四手稿".<手稿>的主题思想应是实践观思想.<手稿>的实践观思想表现为有机统一的四个方面实践的自然前提、实践的本质内容、实践的歪曲形式及实践的未来表现.这四个方面组成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理论构件,即自然前提论、对象性活动论、异化劳动论,复归环节是人化自然论.  相似文献   

16.
聂海杰 《求实》2016,(5):31-3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对西方哲学的前提批判和根本超越。囿于自身理论建制束缚,受其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深层制约,西方哲学耽于对世界的先验解释,将世界的实在性及必然性湮没在了纯粹理论体系之中。通过彻底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实现了对解释世界的旧哲学的扬弃。哲学的形态不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而是成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理;哲学的目的不再是纯粹为了解释世界,而是要实践地改变世界;哲学的使命不再是对现存现实进行抽象的理论批判,而是成了无产阶级打破资本统治、超越资本时代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3,(8)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思想精髓,关键不在于它是否以"实践"为其核心要素,而在于它是以"经济"和"阶级"这两个根本的实践要素为其核心概念,为人类自由本质真理的客观实践寻求和分析具体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或物质基础与主体力量,创立了不同于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的经济—阶级辩证法哲学思维范式,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曾凡跃 《探索》2011,(2):183-186
实践本体论问题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元话语。试图简单回避马克思实践本体论问题自然无益于实践哲学的深入研究,但是,偏执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或以它种形式的本体论置换实践本体论都背离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本真和旨趣。只有基于改变世界的立场和宗旨才提供了更高的审视、超越实践本体论问题的维度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对现时代的复杂境况依然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它不是停留于道德的吁求或者实证的批判,而是从分工、大工业、私有制的角度令人叹服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趋势,洞察了现代社会的深层根源,指出变革现实世界的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根本出路.马克思哲学为中国的现代化追求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马克思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哲学思维的这种实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的思维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这一思维的最终理论成果,是这一思维的理论化、系统化,是这一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的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马克思哲学思维的实践性,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没有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