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遥遥渡海而来。受“辛酉邪狱”牵连,三兄弟一个见上帝两个流放,大写的“衰”字。流放就流放罢。嗯,新鲜的章鱼、鲍鱼加香菇炖煮熬汤,滋味足以还魂,效用赛山参;黄貂鱼配米酒,人间一乐也;原本用来喂猪的张口鱼路作处理,居然比河豚还好吃;明天么,不如再尝尝铁墨鱼?这个季节,已经长到极是肥嫩了!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赣南工作期间,勇于坚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与“左”倾领导人展开斗争。“左”倾领导人借“寻乌事件”,以反“罗明路线”为由,对他施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乃至撤职“流放”。面对打击和挫折,邓小平忠于党,忠于人民;不畏强暴,不畏权势;不计个人安危:坚持真理,体现出了政治家的胸怀和气质。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有许多带“不”的句子,例如《诗经·小雅·车攻》中:“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经·大雅·生民》:“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大雅·卷阿》:“矢诗不多”等等。这一类“不”字词语,《毛传》分别释为“不惊,惊也”;“不盈,盈也”;“不宁,宁也”;“不康,康也”;“不多,多也”。这种观点有许多学者不同意,认为这是《毛传》对《诗经》的误解,释义  相似文献   

4.
“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王群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第五部分,多次提到“资本”,如“资本组织形式”、“资本运作效率”、“公有资本”、“资本联合”、“资本额”、“以资本为纽带”等。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这样频繁地使用“资本”这一概念的。在过去,由于...  相似文献   

5.
试论不起诉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原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内容作了修改增补,扩大了“不起诉”范围。和原刑事诉讼法相比较,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起诉”发生了“量”和“质”的变化。 一、“无罪”不起诉 “无罪”不起诉也叫法定不起诉。就是刑事案件属于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移送人民法院审判的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相似文献   

6.
“神转不回”出自《素问·王版论要》,恽铁樵《群经见智录》曾把它称之为《内经》之“总提纲”,由此可见它有着极其丰富和精深的内涵。 本文试从圆道说对“神转不回”的蕴涵作如下探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一、“神转不回”和圆道说的基本意义 《素问·王版论要》曰:“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内经》中“神”的含义十分广泛,而这里的“神”,是指五脏六腑之神机以及其外在表现,它可以从色脉上加以诊察。如两目精明,面色光华,六脉调和,语声有力等现象统称为“有神”,这就意味着健康。因此,“神转不回”之“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生理机能的抽象概念。在常态之中这种生理活动的总  相似文献   

7.
没有哪个共同体已经完全实现了“法治”理想。对这一理想的内涵的困惑 ,似乎使得这一理想必然遥不可及 (亦即一个“含糊不清的理想”)。法律体系必定包括一些模糊的法律 ,它们典型地允许着法律中的权变 ,典型地支持着许多无法审查的官方决定 ,并且从来就不会对一个共同体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加以详尽规范。法治理想似乎永远无法实现 ,正是由法律实践活动的这些特征决定的。在这里 ,我要追问的是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法治中的“欠缺”( deficit) ;我将证明 :法律实践活动的这些特征并不一定导致“法治欠缺”的产生。我的结论是 ,共同体之所以不能实现法治 ,仅仅是因为政府对法治信仰的不忠 ,以及立法者没有真心追求法治理想 (或者说 ,他们制定的规则没有追求法治 )。法治并非必然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些语言,有时不太容易搞懂它的意思,像“官”与不像“官”就是一例。一个党员干部党风不正,工作失职,人们就会说;“这哪像个共产党的干部?”这似乎是说,当干部就要像干部,做“官”就要像“官”。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群众又会表扬那些像老百姓的干部说:“他呀,当官不像官,行!”如果把上面的两种情况时照起来,就不大清楚,当官究竟应该像“官”,还是应该不像“官”?  相似文献   

9.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威慑政策是我国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力与和平都是保证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手段,武力威慑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平统一的实现,能够确保在“台独”出现时赢得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防实力、提高对“台独”进行威慑的可信度;掌握适度的威慑的力度;兼顾威慑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平衡;加强国际政治安全合作,培植支持力量,平衡外国敌对势力是保证“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威慑成功与实现“和平统一”的策略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不知法律不免罪”是著名的刑法格言。然而 ,用现代刑法理论审视这一格言 ,其合理性实在是大可质疑。“不知法律不免罪”绝对割裂了违法性认识与罪过的联系 ,忽视了“知法犯法”与不知法而违法的差异 ,有违主客观相统一的刑事责任原则。因此 ,在解决“不知法律”的“法盲”实施的危害性行为刑事责任时 ,应当摒弃先入为主的“不知法律不免罪”的传统信条 ,坚持我国刑法理论所倡导的主客观相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 ,依据刑法关于故意与过失及意外事件的一般规定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实事求是地评价“不知法律”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意大利哲学家阿卜·日·法拉兹曾经说过:“有人问哲学家:“什么样的人算得上聪明?”他回答:“竭尽全力向可能达到的目标进攻”。李登辉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演讲时却宜称要“尽全力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即用10亿美元,购买联合国的会员国资格。  相似文献   

12.
党员的“党龄补贴”大都从党费中开支。对于党员缴纳的党费如何开支.有明文规定,即培训党员、订阅学习资料、表彰先进、补助困难党员等。虽然发放“党龄补贴”是一种创新,但是创新应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了是本职,懈怠了是失职,没做到就是不称职。诚然,一些党员在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上诉不加刑原则被称为保障被告人上诉权的基石。“上诉而加刑”现象的现实存在,破坏了上诉不加刑原则。完善上诉不加刑原则可采取如下对策:凡是只有被告人上诉而未被抗诉(或自诉人未上诉)的案件,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加重刑罚;取消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的发回重审;不得就同一事实、同一理由再次启动审判监督程序,除非结果对被告人有利。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公安机关加强对“不处理案件”的内部执法监督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纳入内部执法监督的“不处理案件”范围包括:不立案,立案后不处理,立案后又销案等7种。对此,必须明确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监督部门,使监督工作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不处理案件”实行审核签章备查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发表的《国家安全法的名与实———关于修订我国〈国家安全法〉的一点建议》一文中,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刘跃进指出,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是一部名实不副的法律。他认为,在《国家安全法》的修订中要做到名副其实,一方面要“以实责名”,根据现行《国家安全法》的内容之“实”,以及这些年专家学者关于这部法律修订的意见和建议,把其定“名”为《反间谍法》;另一方面要“以名责实”,根据“国家安全”之“名”,以及当代国家安全现实和国家安全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制定一部与名…  相似文献   

16.
复议期间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中的“执行”并非仅指对行政相对人的强制执行,而应重新厘定其涵义;“是否停止执行”有不同的模式选择,选择何种模式与其背后的价值取向有关,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选择“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为原则,停止执行为例外”的模式,既存在理论上的缺失,也难于在实践中具体落实,需要进行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公安、保卫干部之中,不少人在执行公务时,摔倒在“不打不招供”的思想理论下。他们在摔倒之前,有的受过嘉奖,有的立过功,绝大多数都是好同志。然而他们又都在“不打不招供”思想理论引导下,有的犯了错误受了处分,有的触犯了刑律成了罪犯,进了监狱。很多同志想不通为了工作怎么会这样。其实,问题不在工作上,而在“不打  相似文献   

18.
存疑不起诉是“疑罪从无”与“无罪推定”原则的体现 ;无论是在法理上还是在逻辑上 ,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批捕而又最终作出存疑不起诉决定案件中的被不起诉人 ,都应当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法律上规定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并没有指出这是一组对应的概念,然而,在实践中,我们有许多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们理解为一对矛盾。事实上,有选举权的对应概念是“没有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的对应概念是“无被选举权”。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被很多人所忽视,就是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公民,在通常情况下,还有不被选举的自主权,即“不被选举权”,这也应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20.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梦想着当一名作家。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善意的朋友”告诉他.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拿破仑存钱买了一本字典,他找到“不可能(impossible)”这个词,用剪刀把它剪下来丢掉。于是,他有一本没有“不可能”的字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