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金太尔出版《德性之后》一书后,德性伦理学真正走入人们的视野。现代德性伦理学重归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简单回归,抑或是基于新的道德问题进行的理论重构?麦金太尔虽然对亚氏德性观多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时代特性对亚里士多德德性观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雷禹 《法制与社会》2012,(29):218-219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古希腊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首先阐述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概念的内涵,即幸福就是至善,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需要遵循中道原则;其次分析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观的论证,即从目的、功能、实践三个方面论证了幸福观;最后论证亚里士多德幸福观对于我们构建新时期下的幸福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下一直是近年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讨论甚多甚广,但一直没有得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认为西方美德伦理学在道德本质的认知上,高扬道德的主体性;在道德人格的培养过程中,注重道德人格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恰恰切中了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原因。由德性伦理学带来的西方品格教育,更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目标的制定带来了可借鉴的经验,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法医DNA始终在国际法医物证检验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技术应用早已广泛成熟。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始关注法医DNA伦理学方面的研究,目前该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是在伦理学已有学术基础上,从DNA数据库建设和亲子鉴定两个方面对法医DNA伦理学思想应用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伦理学思想在法医DNA实践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衡量法医DNA工作是否达到伦理方面的要求,其实践意义将在DNA数据库建设和亲子鉴定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鑫 《法制与社会》2010,(27):234-235
中道思想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亚里士多德主张如果人们要过理性生活,成为有德性之人,只有选择“中道”方可达此目的。因此,德性是中道。中道是一种理性精神的体系,在践行中道的时候要遵从适度原则,要因时而化,因地制宜。此外,中道观对当前的道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指出在道德教育中,要注重理性精神的培养,尊重人的自由意志;要重视道德实践的重要作用;要重视适度原则在构建和谐的道德关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私法主体制度具备固有的伦理学依据,而且主体制度也只是私法规则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基于私法的体系性和稳定性,私法主体范围的扩张要受到相关伦理学依据的限制,也要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可行性,这三个方面是私法主体范围之扩张的主要制约因素。动物主体论提出私法主体范围应扩张至(某些)动物,该观点既违背私法主体制度的固有价值取向,又缺乏正当性和可行性,所以难以成立。动物在私法上依然应该是客体,而非主体。  相似文献   

7.
论教学德性     
教学德性是教学主体为了实现教学生活之幸福或在谋求幸福教学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卓越的教学品质或精神品质,它具有个体性与社会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生成性、为他性与为我性等基本特征.教学德性既不同于教学道德,也有别于德性教学、德性知识,它在幸福教学生活构建、教学行为规约以及学生德性教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健康心灵和良好德性是互促互进的,对个体健康成长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关注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儿童的心理与道德问题日益增多和日趋严重,与我们对其心灵健康与德性成长关注不够有关.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坚信在培养健康心灵和塑造良好德性方面,教育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而且要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心态去引导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确立人生的目标,过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一体论是当代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刑罚根据论。然而 ,虽然所有一体论者均主张刑罚的根据应该是报应与功利的统一 ,但不同的一体论者在两者为何应该统一与应该如何统一问题上所持主张各异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一体论模式。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的开放思想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邓小平开放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三个问题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战略论、社会主义的开放原则论、搞活经济的开放条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