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滨肖 《学理论》2009,(29):223-224
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理念,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方面。实施强力有效措施,消除青少年当中的不良影响,保护和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文化法律保护是青少年行政法律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文化法律保护的研究极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虽然在“社会保护”一章中作了一些规定,但也只是局限于如何创造和净化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固然重要,但是在同样的环境下,为什么有的青少年就能够健康成长,而有的青少年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文化如同文化本身一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源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源于青少年自身的文化特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9)
青少年犯罪成为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犯罪数量上升、犯罪案件恶性程度加剧、犯罪年龄日趋低龄化等态势,这些问题不仅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构成威胁,同时也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对提出相应的治理预防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社会生活中充满活力、生机的力量,他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素质将决定我们明天的事业。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早在苏维埃时期就颁布了有关保护青少年的法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有关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文件就有三十多个。社会各个方面也为青少年成长做了大量、卓越的工作。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正在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5.
周璐 《学理论》2012,(7):165-166
加强对问题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一定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领导,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和管理,营造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预防和减少问题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6.
国外所谓“青少年案件”,是指少年法庭的管辖范围。包括青少年犯罪案件、青少年的一般违法案件、罪错案件和“身份罪”案件,甚至还包括一些与青少年本身的行为无关的诸如遗弃案件、虐待案件、福利案件和保护案件等等。“青少年犯罪”概念可以分为法律意义上的青少年犯罪和非法律意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法律意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指有关法律中已明确的规定犯罪行为。非法律意义上的青少年犯罪指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甚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涉毒犯罪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有关青少年涉毒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必须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特别是要结合近年来颁布的有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注重"双向保护",加强对青少年涉毒犯罪的司法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一)匈牙利儿童和青少年犯罪现状匈牙利刑法典规定,14周岁以下为儿童,如果他们犯了罪,一律不受刑罚。只有专门设立的青少年保护组织有权负责处理儿童的犯罪行为,并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匈牙利刑法典还规定,14-18岁为青少年,如果他们发生了犯罪行为,可以根据专门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刑法典对他们进行起诉。最近几年来,被免除刑事责任的儿童犯罪数字,显示了增长的趋势。根据1984年的统计,匈牙利大约有4000名儿童意识到了自  相似文献   

9.
回顾我国青少年犯罪研究30年的历程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研究不仅仅推动了青少年犯罪学与犯罪学的产生,还在推动国家和社会公众重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促成矫正主义青少年犯罪观的形成、促进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形成与完善,以及推动未成年人专门立法的诞生、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30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也存在着学科独立性的缺失、研究对象界定的悖论、实证研究方法的缺失、青少年犯罪研究专业槽的缺失、青少年犯罪研究各学科之间的隔阂与分裂等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0.
A:嫉妒动机是青少年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心理原因之一当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犯罪率都在直线上升,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严打”以后我国及我们浙江省青少年犯罪又趋上升状态。从全国来看,25岁以下的青少年案犯占查获案犯总数的比例是:1985年为71.3%,1986年为72.5%,1987年为74.3%,1988年青少年犯人占全国在押犯人的80%。从我省来看,青少年案犯数与全部刑事案犯罪总数的比例,也由1983年的62.9%,上升到1987年的71.93%,1988年竟达74.8%,1987年全省抓获的青少年案犯比1986年上升15.7%,使青少年案犯总数与青少年总人数之比高达万分之十三点一,1989年上半年全省共判处青少年罪犯6083人,又比上年同期上升69.4%。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0)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环境的急剧变迁,色情文化的泛滥日益呈现出决堤之势,导致了青少年性犯罪比率的逐年上升,当前,我国青少年参与的强奸、强制猥亵等非法行为与杀人、抢劫、卖淫等交织在一起,不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而且也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此情形下,有必要从色情文化本身和现阶段青少年性犯罪特点入手,深入研究其与青少年性犯罪的关联性,从而寻找预防青少年性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青少年犯罪原因和治理措施,一九八四年六月至一九八五年三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青少年研究所青少年犯罪研究室、司法部政研室、国家统计局社会司联合在全国六省市(辽宁、山东、陕西、四川、广东、天津)的在押犯中,抽取5350名青少年犯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青少年之所以犯罪,是由于两种对立的力量矛盾斗爭的结果。这两种对立的力量,就个体的行为人来说,是使其走上犯罪道路的内驱力和自控力。正常人的内驱力向着社会需要,自控力扼制着过分的私欲;而青少年犯内驱力和自控力倒置,内驱  相似文献   

13.
常弓 《瞭望》1991,(34)
正是青春如梦的岁月,他们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对于那些犯了罪的青少年,法律给了他们应有的惩罚,然而,我们的社会并没有抛弃他们,无数双温暖的手伸向这些未满18岁的少男少女,教育他们、帮助他们、拯救他们,使他们迷途知返。 这里我们摘录了一些少年犯写给父母、法官的信和决心书,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他们真诚的忏悔和走向新岸的决心。  相似文献   

14.
刘婷 《学理论》2009,(15):148-149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和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旦受到来自外界不良思想、文化和不良现象的影响,容易沉迷于暴力、色情,盲目冲动、不计后果,以致走上犯罪道路。和谐、健康的青少年网络文化有助于构建健康、文明、充满活力、没有污染的网络文化环境,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有的专家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在70年代末、80年代出现还只是-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但近20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了严重化的趋势,青少年犯罪已几乎涉及整个犯罪领域.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农村青少年犯罪人数不断增长。以汉中市为例,1980年后10年间的农民犯罪人数占总犯罪数的比率,平均每年增长17.53%,其中16~18岁的青少年犯罪人数,每年平均增长达12.32%。一、现阶段农村青少年犯罪特点。 1.以攫取钱物为直接目的,盗窃案大幅度上升。据统计,1980年~1989年,农村青少年盗窃案发案率年均增长10.38%。1988年的盗窃案占作案总数的89.13%,1989年又增长了7.2%。农民青少年进行盗窃犯罪,一是大都以商店为犯罪目标,对家庭、单位有所顾忌,对个人的掏包等有下降趋势;二是将大部分脏物卖成现款,  相似文献   

17.
原因论是犯罪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自我国开始青少年犯罪研究起,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存在,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社会现象?青少年违法犯罪为什么会大幅度上升?它又有哪些特点?如何处理这些违法犯罪者?又怎样从全社会来预防犯罪问题?等等。鉴于人们认识问题的方法、观点、立场不同,因此,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解释就不一样。例如,近年来,在某些探讨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文章中,就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有些甚至比较严重。尤其是“社会主义异化论”的散布,也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青年研究》1982年第9期的《人性异化与青少年犯罪》,1983年第6期的《对青少年犯罪“原因论”的两点商榷意见》,1983年第9期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  相似文献   

18.
为剖析青少年犯罪的规律、特点,原因,加强综合治理,我们整理了天津市三十一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供研究参考。一、不同时期青少年犯罪的各种不同变化解放以来,市公安机关破获的各种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罪犯所占的比重、职业、作案性质、犯罪手段都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处于二十世纪的世界各国,都比较重视青少年保护问题,尤其热衷于运用立法手段,制订各类青少年保护法规。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关于青少年专门法规,是1899年美国伊利诺斯州颁布的《少年法庭法》,这部法规从保护青少年的目的出发,规定了少年的上限年龄为16岁,规定了少年犯罪应从轻处罚,规定了设少年法庭专门审理少年犯罪案件。由于该法规内容新颖,很有吸引办,美国其它各州和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制订青少年法规。亚洲最早制订青少年综合性法规的  相似文献   

20.
纵观十几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研究,无论是在学科的建立,还是有关青少年的立法、司法和治理机制以及对有关数据、观点的评价等方面,在对具有特定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农村青少年犯罪的适用上,都存着一些偏颇之处。 1、忽视了农村青少年人口在青少年总人口中的相对数面片面强调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绝对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