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建伟 《理论导刊》2005,(12):56-58
大民族主义是日本民族主义的延伸,是日本近代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大民族主义以新国家主义形式出现,其特征是政治上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经济上谋求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新国家主义作为政治的表层,在日本政治和文化的深层隐藏着大民族主义意识,并与经济、政治、文化相作用。日本经济的成功使大民族主义意识复苏,在政治、文化中蔓延和渗透,新国家主义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为重,具有现实性和煽动性。大民族主义正成为日本国民的政治主流意识。在对日关系上,应充分认识到日本政治右倾的公众基础。我们应当从这个高度来思考“对日关系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2月4日,中国一艘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正常海洋科考的船只,成了日本各大媒体竞相炒作的“道具”。据日本媒体报道,当天日本外务省向中国外交部有关部门提出照会,称“中国海洋调查船的活动范围是日本的专属经济区”,中方若要航行应事先通报。这种对中方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但需要警惕的是,日本在岛屿、领海、边界等与邻国存在分歧问题上的一些挑衅性提法和做法,很可能将具备日本国内的法理基础。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将向国会提出《海洋基本法案》,该法案表明,未来将任命海洋政策大臣、成立以首相为议长的综合海洋政策会议,还将讨论拟定海洋基本计划,如订定专属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11,(24):33-33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崛起已无悬念。对此,日本国内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希望与中国组成东亚共同体,借中国崛起繁荣日本;另一种则认为,应对中国崛起保持警惕,要与美国等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海洋国家结盟,应对“中国威胁”。  相似文献   

4.
奉行“新现实主义”政治路线的安倍政权,在观念性问题上灵活善变,重心则是为谋求日本的战略实际利益  相似文献   

5.
吴亮  吕薇 《瞭望》2006,(36)
各涉海行业和部门要牢固树立“大海洋”观念,站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高度,从根本上扭转海洋开发活动中的“无序、无度、无偿”现象我国在海洋上有着广泛的战略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海洋问题列为专节,强调要“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2,(Z1)
尽管“身患重疾”的日本经济 目前正陷入严重的危机之 中,但它毕竟是一个有过20多年高速增长历史的、在世界经济大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经济巨人,在支撑其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些基础因素上,有着它独特的优势。 “钱袋”充裕:日本自从由“资金匮乏国家”转而为“资金过剩国家”后,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一个“钱”字。在当今不少国家为求发展而大举外债,甚至因此陷入债务危机、金融危机的时候,日本人大把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识别一个在政治理想和谋求职位庇护权“二元”张力下构建的党政关系模式.作为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完全责任政党,通过对国家意志的具体化、以公共政策的形式传导给政府,并通过党组织嵌入政府行政组织的制度设计和思想作风方面的整顿来贯彻其政治理想.政府则在改革—发展—稳定的三元框架下驱动国家治理,并在国家意志执行过程中搞形式主义以及采取机会主义策略,虚化或弱化执政党高层的政治意志,谋求职位庇护权.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日本将东南亚地区作为其对外发展和制衡中国的重要战略要地。“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上升,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扩张。为了对抗“一带一路”,日本以维护“国家利益”与国际法治为由,调整其在东南亚的战略政策,表现出明显的战略扩张趋势。日本的战略扩张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挤压中国的市场空间;军事方面,塑造军事合作新局面,激化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对立;多边合作机制方面,主导规则构建,构筑制度优势。中国在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合作计划的同时,必须对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扩张保持足够的警惕。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球性战略选择。同样。海洋也将成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我国“十二五”规划首次将海洋经济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性地开启了中国海洋经济的新时代。国家海洋局2011年4月29日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1)》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初步形成海洋新兴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尽快明确我国在海洋上的战略定位,制订符合国家当前和长远利益的海洋国策,应对未来的海洋国际竞争已是燃眉之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不久前就中方有关东海油气开发作业问题答记者问称,中方有关油气开发作业是在中国东海大陆架上进行的正当开发活动,无可非议。秦刚强调,中日在东海存在海洋划界等争议,双方应通过谈判解决。中方反对日方制造新的矛盾和事端。此前的日本媒体报道,日方就中国开发东海气田“八角亭”向中方提出交涉,称“中方在日本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海域内进行开发作业,日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和担忧。”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不善于独创,在实现赶超 欧美国家的目标之后,失去 前进方向,因而把目光转向历史。但是由于它未能正确地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教训,认真地反省错误,所以,种种动向显示,日本进入21世纪后,在政治上试图走回头路。 现任自由党党首小泽一郎1993年在其《日本改造计划》中提出,日本应成为“普通国家”,“理所当然地做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关于“普通国家”的含义,小泽一郎后来有这样的注脚:“普通国家这个词汇凝缩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先进国家走过的历史进程”。在他的心目中,所谓的“先进国家”当然是指英国、…  相似文献   

13.
蔺锐 《学理论》2009,(31):128-129
历史不止一次的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海洋兴则国家盛、海洋衰则国家败”的道理。事实证明,享有海洋权益并不等于控制了海洋,一个国家的海洋经济权益是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来加以捍卫的。同时,对于如何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不能简单的认为单凭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手段就能对海洋的资源来加以控制和利用,说到底,必须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来有效捍卫国家海洋权益和海洋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像湛江市占三面环海“地利”的市,在全国很少见。这里每个区县都面对海洋,人均占有海岸线相当于所在广东省的3.8倍,与海洋大国日本相等。然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在很长时间内未能变成湛江市的经济优势和新的增长点。与珠江三角洲市县的差距明显拉大后,湛江的决策者们看到本地偏离港澳之短,即没条件照搬“四小虎”模式,大上快上“三资”项目;更认清本地“特”在雷州半岛之长,即有条件“靠海吃海”,在实施既定的港口经济发展战略中形成海洋产业。 如今,走访这块祖国大陆最南端的绿色半岛,我们可以感受到“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加快发展海洋经济”这一新部署,在湛江市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海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雄  轻舟  正宏 《瞭望》2004,(30)
世界未来的角逐将在海洋,我们应当牢牢记住500年前郑和的大声疾呼:“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相似文献   

16.
东京专电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1月18日结束了他为期11天的欧洲之行回到东京。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变化的情况下、海部首相新年伊始便出访欧洲,被认为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一步,因  相似文献   

17.
西方大国承认科索沃“独立”后,欧洲越来越多的“问题国家”也骚动起来,分离势力试图以科索沃为蓝本,谋求获得国际社会的正式承认。正如俄罗斯官员所说,科索沃“独立”是一个可怕的先例,“欧洲不再变得统一,而将成为流血的大陆”。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13,(14):14-14
日本的宪法被称为“和平宪法”,之所以被称为“和平宪法”,是因为其第九条规定:“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而这个宪法第九条正是修宪和反对修宪者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19.
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激怒韩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汉城大学教授协议会谈5月21日致函联合国总部说,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仅不反省战争罪行,反而美化战争”。日本政府对历史教科书中把日本侵略韩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说成是“进出”、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解放战争”等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这是日本政府“企图在21世纪向其国民进行侵略思想和政策的教育”。因此,日本“不能成为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负责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相似文献   

20.
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海洋高新区).是全国唯一的以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国家级海洋高新区。在当前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和我市向中央争取纳入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以及编制试点方案的背景下.我市若能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将海洋高新区列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并作为科技兴海的领航区.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未来天津发展和国家海洋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将海洋高新区列为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并作为科技兴海领航区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