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知之 《法制博览》2013,(4):195-196
作为一种非诉讼方式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有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基于这种优势,支持仲裁的理念正在成为共识。现代商事仲裁制度虽然源于西方国家,但是我国商事仲裁制度在移植西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商事仲裁制度需要进一步结合目前实际进行完善,以更好地为商主体服务,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黄达兴 《法制博览》2023,(33):64-66
在国际商事仲裁中,法律经济学可用于分析合同效力、争议解决机制、赔偿计算、费用分配等问题,从而提高仲裁效率和公正性。法律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合同解决争议机制的选择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和合同效力两个方面;法律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仲裁程序的效率和公正是相辅相成的;法律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商事仲裁程序中,仲裁费用的优化和分配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仲裁程序的公正和合理性。同时,法律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商事仲裁判决的效力与执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法律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商事仲裁判决中法律适用问题,需要仲裁庭充分考虑到当事人的意愿和合同约定,同时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以便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全面分析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对法律经济学视域下的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梁友明 《法制博览》2023,(28):67-69
商事仲裁是商业领域较为常用的形式,应用范围较广,也是与诉讼、调解地位基本相等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是由于商事仲裁有着高效、快捷和保密性高的特点。但是由于相关机构是民间机构,属于第三方,独立性强,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权力,需要进行监督。因此,有必要明确司法监督对于商事仲裁的必要性,提出完善商事仲裁司法监督的具体措施。通过进一步完善司法监督机制,实现对商事仲裁效率、公正之间的有效平衡。  相似文献   

4.
杨柳 《法制博览》2015,(5):55-5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国际经济贸易水平飞速发展,国际商事交往前所未有的繁荣,给全世界人民和国家都从中受益。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国际商事交往越多就意味着可能产生的国际商事争议越多,而仲裁这种经济、快捷、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就成为许多商事活动的首选。本文将谈及的国际商事仲裁所涉及的法律适用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但是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关系着仲裁是否能够有效、合法的进行。本文将从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和国际商事仲裁实体法的法律适用三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加深对这一问题的了解,并对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的立法与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对强行法作出了细致的研究和概述,分析了强行法的认定,随后研究国际商事仲裁中强行法的适用问题以及我国在处理国际商事仲裁阶段的强行法适用,用以有效促进国际商事仲裁的顺利解决,推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罗斐 《法制博览》2015,(1):118+116
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制度是目前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全球的视野下,有一些国家已对该制度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大多国家仍采取保守的态度。国际商事仲裁是否可以引进第三人制度?这是否背离了仲裁的核心价值?如何引进?这些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的签订,为两岸经贸商事争议提请仲裁带来了新的契机,比较我国内地、台湾和国际公约关于仲裁标的规定,有必要扩大我国仲裁标的范围,当事人能够自由处分的权利均可投入到仲裁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国际商事仲裁的最新发展,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层面;另一个是国际商事仲裁实践发展层面。文章主要针对实践层面展开,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仲裁范围的不断扩大;原来不能通过仲裁解决的事项陆续加入到可仲裁的范围之内;公共政策在仲裁实践领域的发展;医疗纠纷仲裁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9.
刘俊杰 《法制博览》2013,(7):41-42,40
有效的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是仲裁的基石和灵魂,由于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有效性要件不同,国际商事仲裁协议准据法的确定便成为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借鉴世界仲裁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国际商事仲裁协议的有效性要件和准据法确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完善也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雨霆 《法制博览》2013,(3):103-104
随着国际社会间投资活动的日益增多,随之而产生的争端也与日俱增。妥善处理这些争端是维护国际投资市场的重要保证。"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专门用于解决私人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议,解决的方法包括仲裁和调解。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普通仲裁程序并非一种辅助性工具,而是与专家组程序并举的、可作为专家组程序替代选择的一种争端解决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仲裁在商事领域,特别是在国际商事纠纷的解决方面体现出优于诉讼的效率,并且仲裁协议具有同司法判决一样的强制执行力,所以商事仲裁越来越普遍,甚至有在商事领域替代诉讼解决纠纷的趋势。但是,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效力来源于何,在学界争议很大。主要的学说有契约说、司法权说、混合说、自治说等学说,无论哪种说法,都有其道理,也难免有失偏颇,有不足与局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在只规定常设仲裁机构仲裁规则而未规定仲裁地点的情形下,该仲裁协议是否有效这一问题,展开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国际许多商事仲裁规则产生矛盾。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并力图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更好的解决国际商事仲裁领域中相关问题更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2):79-79
16日,主题为“国际商事仲裁的新视野和展望”的国际商事仲裁委员会第17届国际仲裁大会在北京开幕。 17日,巴格达驻伊联军总部附近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本月轮值主席伊兹丁·萨利姆  相似文献   

14.
邱盛  邓嘉炜 《法制博览》2023,(13):115-117
法院审理的关联公司人格混同的案件层出不穷,有着逐年增加的趋势,究其根本,皆为利用独立法人人格规避偿还债权人债务的责任。[1]有高明的债务人,利用自身优势地位,事先在争议解决的方式上约定商事仲裁,利用商事仲裁的局限性,致使债权人无法通过商事仲裁实现人格否认,从而实现债务人逃避债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管辖权是国际投资者与国家发生纠纷时国际仲裁庭解决纠纷的基本依据,也因此有关管辖权方面的争议一直成为国际法理论界与实务界讨论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投资仲裁的经验不断丰富,必须对有关管辖权问题作出回应加以防范。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投资仲裁管辖权的概念,将管辖权作为整个文章的中心和主线,围绕管辖权探讨了属时管辖权、国际投资仲裁庭管辖权扩张,以及我国在面临管辖权扩张趋势下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经济日常来往密切的大背景下,提升我国的仲裁竞争力问题亟待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国内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高度同质化,而这一同质化现象也为优化国内商事仲裁取证程序提供了正当性.当前,英美法系国家以及一部分国际仲裁机构均采用证据披露的取证制度,含有证...  相似文献   

17.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进入多边改革阶段,中国亟需明确立场和对策。投资仲裁设计面临实体义务地方性与程序规则国际性之间的内在矛盾。在理论上,投资仲裁机构难以同时、同等程度地追求和实现中立、责任和参与等三大目标。在实践中,传统投资仲裁和欧盟投资法庭倡议分别秉持司法中立优先和司法责任优先理念,分别以当事人关系和缔约国关系为主导,分别追求中立和公正的争端解决平台。美国2012年投资条约示范文本兼顾了司法中立与司法责任,比较好地兼顾经济效率和政治可接受性。虽然难以兼顾三大目标,但美国和欧盟都选择了适合本方优势的设计方案。兼顾中国利益与世界需求的中国改革方案,应当妥善权衡缔约国关系、当事人关系和利益相关者关系,以增强投资仲裁机制的内在平衡性与先进性,进而吸引更多的国家接受。同时,在关键制度的设计上应采取符合中国优势和立场的方案,如缔约国制定专家名单、一裁终局为主、有限上诉、利益相关者有限参与等,以兼顾国家利益与国际道义。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和技术性缺陷,因此各国纷纷对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改革。现行投资者与国家争端解决机制主要存在三种改革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渐进式改革、以德国为代表的系统式改革和以南非为代表的范例式改革。由于渐进式改革及范例式改革分别过于保守和激进,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不大,因此本文着重对投资法庭机制的优劣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陈庆吉 《工会博览》2010,(5):233-233
仲裁协议是国际商事仲裁的基础。一项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既是仲裁庭行使管辖权的依据,又是裁决具有执行效力的法律基础。但由于各国法律的差异,对于仲裁协议效力规定的要件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明确仲裁协议的效力,必须首先解决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文拟针对这一问题,根据国际私法的原理做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如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决策。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之路上,仲裁调解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与责任,在现代化进程和法制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作用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将从仲裁调解的历史沿革出发,肯定仲裁调解在仲裁纠纷解决中的优势,并就目前仲裁调解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