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既然表示不搞“台独”,就不应当附加任何条件;就更不应当否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现实,把一个中国说成是“未来”  相似文献   

2.
任华 《台声》2001,(7):12-13
5月 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对随行采访的岛内记者表示,对台军售与过境美国绝对不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当局绝对不会错估与误判两岸情势,台湾绝对不是任何国家的棋子,台湾绝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两岸关系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新五不政策”。   此番言论出台后,台湾当局各种文宣部门马上鼓吹这显示了当局“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然而,岛内各在野势力和舆论界对“新五不政策”反应冷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指出,最近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海外发表不少言论,“玩弄词藻,蛊惑民心,但是掩盖不…  相似文献   

3.
杨亲华 《台声》2000,(10):12-13
台湾当局最近在国际舞台上导演的“两场闹剧”,再次暴露了他们对于改善两岸关系的所谓“善意”、“诚意”伪装背后的真实面目。   8月 13日,台湾领导人打着所谓“民主外交、友谊之旅”的旗号,进行上台后的首次“出访”活动。在为期 13天的行程中,他不仅跑到中南美及非洲两大洲的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及西非冈比亚、布基纳法索、乍得 6个国家,创下了台湾领导人在一次“出访”中,飞行里程最长、访问国家最多的纪录,而且阵容庞大,随行的访问团成员达 200人之多。   几乎与此同时,台湾当局所谓“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也紧…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间,面对两岸同胞要求改善两岸关系、重开两会对话的呼声,台湾当局一些人士不断故做姿态,提出模仿朝韩首脑会晤进行两岸领导人会谈,宣称欢迎汪道涵会长今年10月访问台湾,摆出了一副有“诚意”和“善意”缓和两岸关系的架式。但与此同时,台湾当局并不愿对大陆方面提出的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等两点倡议作出应有的努力。他们罔顾历史事实,先是矢口否认、后又肆意歪曲两会1992年共识;有人甚至重谈“‘特殊的国与国关系’是现状”、“‘两国论’是善意的”、“是两岸对话的必要准备”等老调。台湾当  相似文献   

5.
《统一论坛》2000,(3):1-1
今天,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发表讲话,其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这篇讲话提到了不会宣布“台独”,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但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显然,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毕松 《台声》2002,(2):1-1
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上台之初曾经口口声声要让台湾百姓“放心”,并作出了“不会宣布台独”等承诺。这说明,台湾当局领导人心里明白,广大台湾民众希望安定、希望和平,反对“台独”,担心推行“台独”分裂路线会挑起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然而,一年多来,台湾当局领导人是怎样遵守当初的“承诺”的?又是如何让台湾百姓“放心”的呢?最近,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海外“台独”组织“台湾人公共事务委员会”(FAPA)的大会上公开宣布,他已批准在台湾居民的护照上加注英文“台湾”字样,并且声称这是给FAPA“最好的礼物”。此言一出,舆论…  相似文献   

7.
钟兴 《两岸关系》2001,(7):50-51
5月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对随行采访的岛内记者表示,对台军售与过境美国绝对不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当局绝对不会错估与误判两岸情势,台湾绝对不是任何国家的棋子,台湾绝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两岸关系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新五不政策”。此番言论出台后,台湾当局各种文宣部门马上鼓吹这显示了当局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吹风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今年的新春是人类跨入新千年、新世纪,新年的第一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期盼两岸关系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自从前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冰封了两岸关系以后,直到去年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上台大半年来,两岸关系依然紧绷。为了打破僵局,我们做出了很大努力,表现了极大的善意和诚意,反复申明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的立场,并提出在两岸关系中,“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样既坚持原则又有灵活性的和巨大包容性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两岸对话与谈判问题上,“不预设任何前提”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仿佛台湾当局对重开两岸对话与谈判持一种无条件的、开放的态度;而祖国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为对话与谈判设置不合理的前提。这种舆论造势,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台湾当局真有所谓对话的“诚意”和“善意”,但它却经不住两岸关系的现实和两会商谈的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李哲夫 《台声》2000,(9):11-12
对于台湾新领导人“5·20讲话” ,北京台办反应为“他的‘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的声明则明白指出 :“台湾地位未定论借尸还魂 ,两岸关系雪上加霜。”另如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直称 :“两岸新冷战的宣告” ,因为“5·20讲话”并不仅是“回避”或“模糊”“一中原则” ,又是再次站在“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基础之上。 (见《海峡评论》2000年6月刊 )可以说 ,过去10多年来台湾在李登辉主导下 ,两岸关系的政策 ,是经历了一个直线上升的“台独分裂主义”的政治运动 ,这造成了今天在台湾岛内 ,不只台湾“独立建…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新当局自5月20日上台以来已有4个多月 ,4个月来新当局的运行可以说是跌跌撞撞 ,窘态百出 ,令岛内民众大失所望 ,按岛内舆论的评价“施政各方面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发生问题”。归纳一下 ,大致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 :“慌”、“乱”、“跌”。慌:大陆政策朝三暮四所谓“慌” ,是指在两岸关系上 ,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有其“台独”背景 ,因此难掩其“慌张”的心态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伪善”、“多变”、“拒统寻独”。为了骗取岛内外的同情与支持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当选后空喊两岸“善意和解 ,积极合作 ,永久和平”。然而上台迄今 ,不但…  相似文献   

12.
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的两岸观是指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其二是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构想.当然,台湾民众的两岸观不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体的态度和看法,应当是大多数人民的公意,也就是民意.台湾当局经常打“民意”牌,而且各种新闻传播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民意调查”.这些“民意调查”都受到委托单位的需要、问卷设计的倾向、被调查人的代表性、社会舆论的导向与非正常政治因素干扰的影响,其可靠程度是要打折扣的.笔者目前尚无法到台湾进行实地调查,只有使用台湾正式公布的“民意调查”,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对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的两岸观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
去年6月以来,由于李登辉以私人访问为幌子到美国制造“两个中国”,使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基础遭到破坏,两岸关系出现严重倒退,损害了两岸人民的切身利益,更直接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在这种局势下,台湾广大民众利用岛内变更领导人前后言论大张之机,充分表达出强烈要求缓和两岸关系的意愿,要求台湾当局不要再人为制造两岸麻烦。这显示出缓和两岸关系是岛内民众利益所在,民意所向。  相似文献   

14.
7月15日,北京各界台籍人士聚会座谈、强烈抨击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的分裂言论,明确表达了广大台湾同胞反分裂、反“台独”的严正立场。与会者指出,正当两岸关系出现缓和,两岸民众期望两会落实“4项共识”、顺利实现海协会长汪道涵访台之际,李登辉公然发表分裂国家言论,宣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台湾当局有关方面负责人也随声附和,说两岸会谈就是“国与国会谈”。这些赤裸裸的分裂言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的基础,毒化了两岸关系的气氛,违背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追求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  相似文献   

15.
陈淳安  华文高 《台声》2004,(6):22-25
5月24日,国务院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当日的发布会是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当前两岸关系形势非常严峻。陈水扁到现在不承认一个中国,对发展两岸关系没有任何诚意和善意,如果他向全世界人民挑战,中国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主权,粉碎“台独”图谋。  相似文献   

16.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0,(8):4-4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巧言令色,自称在处理两岸关系上释放了“善意”,但是,他却始终回避一个中国的原则,以动听的言辞掩盖其仍然坚持的“台独”主张。他这一系列的“柔软”姿态,不过是政治表演而已。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2000,(8):36-38
国内要闻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  5月 2 0日发表的这份声明指出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在 2 0日的讲话中宣布了对两岸关系的有关政策 ,在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了回避、模糊的态度 ,其“善意和解”是缺乏诚意的。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基础 ,我们有坚决阻止“台独”及一切分裂活动的坚定决心和必要准备。赵朴初在京逝世  5月 2 1日著名社会活动家、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北京因病逝世 ,享年 93岁。3件圆明园文物回到北京  5月 2 5日牛首、虎首、猴首 3件圆明园文…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目前看似平静,其实却暗潮汹涌,深层次的裂痕在加深,是一种暴风雨前宁静的形势。原因在于台湾当局迄今不放弃“台独”的目标。近来,台湾当局领导人不断发表谈话,声称两岸关系已经缓和、稳定了,说明民进党有能力处理两岸关系,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中“没有失分”。这种论调倘若不是严重的误判形势,就是自欺欺人,有意地误导国际社会与台湾内部的视听。有三项事实足以说明上述之谎言。第一,民进党无法处理两岸  相似文献   

19.
今年10月10日,策划已久的陈水扁“双十讲话”正式登场。在有关两岸关系部分,陈水扁提出“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恢复协商谈判、“采取实际行动管制武器”、“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同步检讨两岸军备政策”、共同研议“海峡行为准则”、两岸“人货包机”便捷化等一大堆的方案和政策主张,摆出一副似乎颇有“善意”和“诚意”谋求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姿态。但是只要对他的讲话稍作分析,就可以发现,这篇讲话通篇贯穿着“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主轴,是一篇不折不扣的、赤裸裸的“台独宣言”,何来缓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善意”和“诚意”?如果用简单一句活来概括,那就是:老调重弹、故伎重演、颠倒黑白、欺骗舆论。  相似文献   

20.
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月20日的讲话,显示了他对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缺乏诚意。他想用回避的态度、模糊的言辞,对待这样一个涉及到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是大非问题,是行不通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5月20日受权声明已经指出:“是否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是检验台湾当局领导人是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还是继续顽固推行‘台独’分裂政策的试金石。”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一天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他就得一天面对这块试金石,这是回避不了的。 两岸对话与谈判,历来是两岸关系状况的指标。中台办、国台办5月20日受权声明指出:“当前,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