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列宁同斯大林的关系,斯大林时代制造了大量谎言,至今仍被某些人用来证明斯大林是列宁事业的"忠诚继承者和卓越发展者".刘著中就充满了此类说法.历史事实是,斯大林担任总书记并非列宁提名,并且总书记一职当时也不是党和国家的最高职务.列宁要求解除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不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鉴于斯大林性格"太粗暴",并且在处理一系列重大事务中出现严重的失误.列宁"遗嘱"是给代表大会的,理应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原原本本地传达,但是斯大林等人规定种种限制,使代表们无法理解"遗嘱"的内容和精神.斯大林中断新经济政策,提出社会主义成就越大、阶级斗争越尖锐的错误公式,借此在国内实施大规模的镇压.在农村以暴力对待农民,用"全盘集体化"取代列宁的合作化;在国内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迫害少数民族.凡此种种充分证明,斯大林不是列宁事业的什么"忠诚继承者",而是严重背离了列宁遗训.  相似文献   

2.
王祖奇 《求索》2008,(11):224-227
列宁晚年对斯大林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列宁晚年对斯大林政治上的严重不信任,有的人甚至将其庸俗化为一种权力斗争。但是,如果仔细联系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实际环境,就不难发现,列宁晚年与斯大林关系的变化,实际上主要是列宁晚年生病逐渐失去工作能力、并需要逐步移交其职权期间,苏维埃最高领导层出现的一些正常的分歧和矛盾。虽然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这些分歧和和矛盾表现出了与往常不同的形式,但实质上都是列宁及其他中央领导成员在当时苏维埃政权现实情势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完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宝贵探索。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对列宁的党内民主思想有一个背离与嬗变的过程。一是利用列宁关于扩大中央委员会的思想来巩固个人权力;二是把列宁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干部委任制绝对化;三是改变党内监督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打击异己的工具;四是滥用列宁时期禁止党内派别的规定来打压党内持不同意见者。通过以上措施,斯大林最终把列宁时期所确立的党内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为苏共亡党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苏联时代有过各种各样回忆列宁的文章和文集,我国根据俄文版本翻译出版了厚厚5卷本的《回忆列宁》,其中有诸如列宁亲属的较为详尽的回忆。但是与列宁相处多年的那些亲密战友的回忆却看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亲密战友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都被斯大林枪毙了,他们即使生前写过回忆列宁的文章,也不会被苏联的出版社收集出版。有一些讲到真实情况的回忆,在特殊年代也不会被原封不动地刊出。因此有关领袖的回忆录经常落得这样一种情况——知情者不写或不准写,偶尔见过领袖一面的人大写特写。  相似文献   

5.
列宁在处理工农群体冲突时,是以公平为理念、以满足农民的合理要求为出发点、以发展生产为目的、以合理妥协等方式来化解矛盾的;而斯大林则主要是以"贡税论"和阶级斗争的思想为指导,用行政强迫的方式甚至以发动群体冲突的办法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认真分析和研究列宁、斯大林的这些做法,对我们今天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群体冲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来,在国际上一股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势力又一次地对列宁主义、对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动了攻击。说什么问题的根子不止在斯大林,而在于列宁。提出要对共产党执政的性质、历史作用及其合法性重新作出审定,妄图从根本上推翻列宁关  相似文献   

7.
十月革命后,斯大林在党内缺乏基础,为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利用自己在党内的组织优势,培植亲信.他通过"职务名册"制,控制了1万名党政高级干部,培植"在册权贵".借口干部"老化"、培养接班人,增加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乘机塞进亲信.特别是利用列宁逝世之际,举行征收党员运动,突击发展了25万党员.这批新党员就成为斯大林在党内的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8.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1920年代列宁以新经济政策著称的改革,19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列宁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也是苏联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好的改革,但不幸在1929年被斯大林中断,个中教训值得记取。【列宁以辞职迫使改革行进】大体说来,历史上的所有改革都是形势逼迫的结果——太平盛世之下,统治者是不会冒风险去改革变法的。列宁的改革也是被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9.
包括时代一般理论和新时代特征与本质在内的列宁时代观,对斯大林时代观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列宁关于时代问题重要性的论述,正确分析国际形势,从而正确决策;要坚持列宁大时代和小时代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列宁关于过渡时代的论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期限。  相似文献   

10.
袁俊杰 《人民论坛》2011,(10):214-215
包括时代一般理论和新时代特征与本质在内的列宁时代观,对斯大林时代观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要高度重视列宁关于时代问题重要性的论述,正确分析国际形势,从而正确决策;要坚持列宁"大时代"和"小时代"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列宁关于"过渡时代"的论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期限。  相似文献   

11.
列宁的和谐人格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和谐人格体现在他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之中,表现为:善于接近群众、勇于开展自我批评、不搞个人特权、从不摆官架子.列宁和谐人格产生的根源,主要在于他思想上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在工作及生活中能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际,列宁的这些做法对于当前培树领导干部的和谐人格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列宁非常强调执政的共产党人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提出了"问题只在于先锋队的文化力量"的著名论断。在列宁看来,俄共(布)所以缺少管理本领和不会做经济工作,是由于党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够造成的。列宁对共产党人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共产党人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做经济工作,学习和掌握管理国家的本领和知识。列宁还就共产党人如何学习谈了他的看法。他提出,共产党人要善于向资本家、商人、资产阶级专家学习,要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实践学习结合起来,要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对列宁是否具有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一再提出异议。有人认为列宁在世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相反,“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论点是列宁的一贯思想。”有的论者还认为,在联共(布)中央的历次论争中,列宁和托洛茨基完全一致,而斯大林的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是对列宁主义的修正。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12)
20世纪20年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并且付诸实践。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苏俄经济的恢复,但最终被斯大林废止。20世纪下半叶,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和理念又被重新提出,随即被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之潮,促进了以中国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1 最早撰写关于斯大林文章的西方作家可能是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21年,这位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弗兰德城的美国女性,怀着一颗充满正义感的心来到了饱受战争创伤的苏俄,帮助美国公谊会服务队把救济品送到了伏尔加河灾区.完成这项工作后,她没有回美国,留在苏联从事新闻工作.1924年她为美国《赫斯特国际杂志》写了一篇文章,大胆地猜测:虽然斯大林不是政府首脑,但是如果要谁来继承列宁的话,这个人准会是斯大林.当时,斯大林所担任的总书记这个职务既不为联共(布)中央领导人所重视,也不被西方新闻媒介放在眼里,因此,这篇第一次在美国发表的关于斯大林的文章,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地放进了图书馆的报刊架.  相似文献   

16.
究竟怎样评价列宁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呢?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列宁提出的商品经济思想只限于过渡时期,否认列宁提出过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商品经济的思想。他们认为提出社会主义阶段存在商品经济思想的是斯大林而不是列宁。我觉得这个论断值得商榷。 第一,我认为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有无商品经济的认识前后是有根本变化的。 有些同志援引列宁的一些言论,以证明列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的观  相似文献   

17.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特殊执政条件下开展了清党和征收党员周活动,纯洁了党的队伍,提高了党员质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列宁的做法后来为斯大林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所沿袭,并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无产阶级执政党在开除党员党籍和组织发展的问题上都必须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李晓寰 《桂海论丛》2001,17(3):59-61
列宁是把社会主义从观念形态变为现实社会制度第一人 ,并开创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斯大林模式的兴起和衰落显示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曲折和坎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再认识 ,揭示了改革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永恒主题。从列宁到邓小平 ,体现了社会主义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这一精神,我们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的部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于欣 《桂海论丛》2011,27(5):49-53
《列宁专题文集》哲学卷集中体现了列宁对唯物辩证法的重视、阐发和运用。列宁高度评价辩证法的重要性和决定性理论地位;对辩证法的概念先后进行了七次界定;阐发了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内容,包括以对立统一为核心的主体结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同一的原则,作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统一之基础的实践辩证法。在此基础上,列宁着眼于唯物辩证法的实际运用,明确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要求,以及辩证法与相对主义、折中主义诡辩论的本质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