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庸 《理论研究》2001,(3):30-31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要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管理和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巨大影响 :增加水资源需求量 ,加剧了用水矛盾 ;带动农业生产发展 ,要求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农村要在土地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发展节水农业 :灌溉管理制度要与农村土地所有制改革相适应 ;社会办水利的核心形式是股份制。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改善农村环境、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高新科技下乡,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虽然乡村旅游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存在旅游项目种类较少、设备设施不完善、环境保障措施不力、营销方式待改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发展乡村旅游,需要政府、农民共同发力。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投资乡村旅游产业,加大乡村旅游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农民要发挥主体作用,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树立环保意识和长远利益意识,大胆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国洲  马亚西 《前线》2009,(6):41-42
澳大利亚是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使澳大利亚联邦和各州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重视科研开发,广泛利用节水技术,实行用水管制,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而我国水资源却相对贫乏,尤其北方严重缺水,因而发展节水农...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推进财政支农政策结构性改革;实施财政支农投资计划、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项目;优化、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与管理。美国、日本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制度保障;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目标、重点适势调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多样,具有阶段性和系统性的显著特征。这启示我们,有序高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法,强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与法治保障;明确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目标和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稳定的乡村振兴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调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结构;创新、优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和资金投入方式。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8,(10)
正搞好农田节水对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农田节水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呼和浩特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坚持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充分利用地表水,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灌溉技术,综合运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管理节水等措施,着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高效节水工作,大幅提高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有助于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绿色生态、天人合一,注重内涵、凸显人文,传承保护、留住乡愁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然而在当前建设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与政策要求存在偏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文环境建设薄弱、农民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突出。这就需要通过狠抓贯彻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人文环境建设和发挥农民的主体性来建设美丽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农村社会组织既是政府和农民共同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重要调节器,又是农民之间共同为乡村振兴而奋斗的重要力量,还是我国农民群体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由于我国农村此前更加专注经济建设、农民传统思想观念对建立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不高和农村行政职能过度扩张而导致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受限等原因,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缓慢。因此支持和鼓励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参与社会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其提供发展空间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基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厕所革命”具有自身形成基础,并在基层环境治理领域取得了相当成效。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离体制、政府条块管理制度、市场参与机制缺陷、农民主体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国家视角下的农村“厕所革命”在农民逻辑中得到部分“消解”,农村厕所建设的有效性不足,同时稀释了政府治理合法性。为此,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厕所革命”,通过制度化重构和合作式治理,有效保障农民权利实质平等,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由于分税制的实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显。地方财政改革及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途径: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地方税体系;加大农村生活与服务设施的投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推行费改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部门收入变为地方公共收入;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减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