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研究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历史与进程,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文章以重要历史人物为线索,对国内学者关于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在推动俄国和苏联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存在形式。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基本概念的界定,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运用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试图更好地总结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国际经验与教训,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8)
抗战时期,广大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推动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的发展。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从西欧迅速奔向全世界,它经由知识分子进行广泛传播,并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这一实践主体中被认知、掌握和运用,也随着各地历史条件的不同和本土化的过程不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理念与事实之间不断的冲突与调适成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当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失误与苏联剧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马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角度,总结苏联犯有模式化、教条化、空想化、绝对化和形式化等失误,未能在新一代人中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从而产生了"60年代人",构成了苏联剧变的群众基础,其中的代表人物成为剧变的直接推动者.进而总结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中,必须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导师的个别论述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经验,我们得到许多历史启示.这对于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东方》2015,(4)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期间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其整个中国传播史的一个光辉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抗战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面对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和人身迫害,广大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毫不畏惧,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的发展。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评价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李利总结和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即把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但有一种看法却相反,对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经验持全盘否定态度,把它看作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的战...  相似文献   

11.
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苏联被列入高等院校和党校的讲授课程,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苏联学者一直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体系当中的地位等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并且始终进行着激烈的争论。本文试图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对近年来苏联学者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状况及各种观点作一初步介绍,供我国科学社会主义教学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平 《前沿》2013,(15):115-117
目前,社会工作本土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议题做过不少的研究和探索,涉及价值观、文化适应、理论、实务操作等诸多视角的本土化.本文通过阐释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疏理并总结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现有研究成果,就目前中外对社会工作本土化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做了比较,进而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和不足,最终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路径做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价值是以本土化为实现途径的,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成果同时也参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进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契机,是深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推进器,是对时代重大课题的重要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获得突破性发展的途径。必须重视世界具体国家、民族、地域实际文化的特殊性和世界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庸俗社会学观点是由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简单化和公式化,从而对有关思想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现象,以阶级制约性原理作出的一种片面性和简单化的解释.庸俗社会学也是扭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潮之一,它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苏联在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所进行的庸俗社会学批判,是深入贯彻1925年俄共(布)文艺政策决议、捍卫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斗争.但这一斗争因受到干扰而具有不彻底性,影响了理论是非的厘清,因而长期以来不仅给苏联国内,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给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异于苏联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出场姿态、其自身的概念混乱和纷繁复杂的流派以及长久以来仍产生影响的"一线单传"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观,使得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所见的马克思主义发展通史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类的著作或教材中,处于边缘化、外在化、浅表化的理论地位。如何评价和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如何总结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尚无整体性和共识性的认识。只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的文本作具体、细致、扎实的文本解读和整体把握,反思当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写作体例,才有可能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自信和本领自觉的源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掌握看家本领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线,二者的结合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必然要求。改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体制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人要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政治与思想的张力中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掌握看家本领。  相似文献   

17.
胡婷婷  孙自胜 《求索》2013,(3):96-98
本文分别阐述苏联时期传统宗教存在状况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总结了苏联政府实行的宗教政策的经验教训,并分析了俄国传统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姚伟 《湖湘论坛》2003,16(1):10-11
十六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和特色 ,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 ,系统总结了 13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 ,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全部历史经验的最新概括。回顾党的历史 ,每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实现 ,都与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科学总结历史经验 ,对于实现党的理论创新 ,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一、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是党实现理论创新的法宝理论具有历史继…  相似文献   

19.
周连顺 《理论月刊》2008,1(2):44-4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思想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它却有着深刻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科学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必然结论,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中国特殊国情和人类文化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因此,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根据,对于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贤超  范湘涛 《湖湘论坛》2006,19(4):5-7,18
20世纪30年代,苏联理论界在斯大林组织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教科书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成果。这种成果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起过积极作用,也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不只是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吸收,而是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认识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