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在11月中旬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高峰会结束后,转往印度访问,中国驻印度大使孙玉玺日前表示,中国方面将敦促新德里取消对中国设立的不公平限制。要求印度进一步对中国开放投资市场。不过,更重要的是,他透露,中印双方届时可望至少签署十几个经贸协定。  相似文献   

2.
彭念 《南风窗》2014,(14):82-83
<正>莫迪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会让中印经贸关系尽量免受政治干扰。而在战略安全领域,他将平衡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迫感。纳伦德拉·莫迪率印度人民党时隔10年重掌联邦政府之后,周边国家纷纷递来橄榄枝。巴基斯坦总理罕见到新德里祝贺,日本媒体称莫迪是"印度的安倍",中国则有智库指望他成为"印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际格局与亚太地区秩序发生了明显变化。在美国不断推行"印太战略"的背景下,受中美竞争加剧影响,曾经奉行"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众多中小国家或将面临选边站队。对于中美而言,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这样的地区大国或中等国家将成为双方争夺的关键,其中只有印度尚不是美国的正式盟友。而印度根据自身利益,在"印太战略"中更注重印度洋与东南亚地区,更强调战略自主和大国平衡。对中国而言,妥善处理中印关系将成为缓和"印太战略"压力的关键。虽然中印双边分歧在短期内难以完全解决,但在两国领导人的努力推动下,中印关系将在相互调适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0,(17):16-16
<正>印在中印边境地区挖隧道据《纽约时报》报道,10年来,随着中国在中印边境中方一侧大举屯兵和修建民用基础设施,印方一侧的罗赫登格山口成为印度无力也不愿控制其辽阔崎岖的最外围地带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和总理瓦杰帕依先后访问中国,两国政府均表示摆脱1962年大规模边境冲突给两国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启中印友好合作的序幕。而当年两国士兵的枯骨早已融进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土壤中,只有矗立在藏边风雪中的塔格拉山脊和潺潺流淌的克节朗河作为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和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英属印度当局对中印边界非法的划分(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线),而且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西藏解放使印度“缓冲国”的梦想破灭,印度更加变本加厉的推行“前进政策”,不断在我国境内建立据点,蚕食我国领土。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然而印度坚持要中国让出大片领土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关闭了和平谈判之门。 中共中央作出决定:为了保卫祖国边疆的安全,创造中印边界问题谈判解决的条件,对入侵印军进行反击。遵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由西藏军区组成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部”.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担任总指挥,负责东段指挥。西段新疆边防部队组成“新疆军区康西瓦指挥部”,由何家产负责指挥。  相似文献   

6.
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外交展现出更为进取的姿态,希图从地缘政治格局的"平衡力量"转型为"领导力量"。莫迪政府外交政策调整在"印太"地区、中印双边关系层面均有明显体现。在"印太"地区,印度通过与美、日等组建"小多边"机制因应中国崛起,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印度还牵头打造由其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应对中国"涉入"南亚。在中印关系层面,尽管有边界争端等"新老问题"掣肘,两国在经贸合作上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安全上印度对华仍存在"战略焦虑"。在中印高层均有意愿引领两国关系发展基础上,中印需建立基本战略信任,从消极方面进行"止损",并增加彼此之间新的信任。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印度正在接近吗?印度总理瓦杰帕伊6月访问中国,中印两国签署了《双边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揭开了中印关系史上新的一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亚洲两个世界人口大国的握手将影响这一地区的未来。本刊选取一些各国媒体的不同观点,是想给读者一个有关中印关系走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彭念 《南风窗》2013,(23):78-79
在没有可行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出台之前,中印都认为必须保证边境地区的暂时稳定。辛格实现两国总理年内互访,一个显著成果就是双方缔结了中印边防合作协议。1962年10月20日之后的一个月,中印在喜马拉雅山展开一场激战,中国称之为"对印自卫反击战",而印度称之  相似文献   

9.
陈宗海 《当代世界》2010,(6):52-53,56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问题是历史遗留的复杂难题,对中印关系的发展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近30年来,两国先后开通了除通常外交渠道以外的四个特别对话机制:中印边界问题副部级官员会谈、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会谈和副外长级磋商、中印边界问题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会议,以及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同印度签署了全面合作关系宣言,从而从近半个世纪的“对立与不信任”进入“对话与合作”的时代。亚洲两个大国的动向将左右这一地区的未来,期待两国构筑稳定的战略关系。中印两国曾经加深过对立,比如1959年达赖喇嘛在西藏叛乱中逃亡印度,两国1962年因边界冲突而交火。1998年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的印度,为对抗中国的核战略而进行核试验,随着印度拥有能搭载核弹头的中程导弹,中印两国关系紧张起来。可以说,这一次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书写了两国发展合作关系的新篇章。瓦杰帕伊总理同胡锦涛国家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确认双方都不把对方视为威胁。并一致同意,  相似文献   

11.
尼泊尔地处中国和印度之间,对中印两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形势下,尼印的关系将由特殊转向正常,而随着尼中边境交通条件的改善,尼中关系将得到长足发展。未来尼泊尔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将是在友好中立的框架内游走于中印之间,均衡发展与两个邻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周边     
《南风窗》2012,(11):25
印度企业放弃南海勘探据《印度时报》5月16日报道,印度政府15日发表声明称,由于"技术原因",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OVL公司已经退出位于南海争议区域的128号油田项目。该项目由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印方2009年接手这个项目时曾引发中印外交争端。印度石油公司表示,由于这一区块海床坚硬,多次勘探努力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中印经济比较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莱斯(Chris Royce)曾预测:“根据目前的趋势,只需再过20年,中印两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份额就将与其占全球人口的份额不相上下。印度经济到2032年可能超过日本,而中国经济到2041年可能超过美国。”姑且不论这一论断的准确性和倾向性,可以肯定的是中印正在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体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相似文献   

14.
周边     
《南风窗》2012,(11):25-25
印度企业放弃南海勘探据《印度时报》5月16日报道,印度政府15日发表声明称,由于"技术原因",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OVL公司已经退出位于南海争议区域的128号油田项目。该项目由印度与越南合作开发,印方2009年接手这个项目时曾引发中印外交争端。印度石油公司表示,由于这一区块海床坚硬,多次勘探努力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15.
中印两国关系是中国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中的重要关系之一.中印两国自建交以来,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缔结了友好关系,也经受了暂时的冲突和一度的挫折,并在关系恢复中走向成熟.时至今日,中印两国关系又有着新的发展合作的空间与领域更加广阔,在边界问题上双方已进行了三轮会晤,以期达成基本满意的方案.印度新政府继续推动中印两国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地发展,两国关系进入成熟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中国西南周边最重要的近邻,其对中国周边战略的身份是综合性的,进而也是中国周边地区战略形势演变的一个常量,这既是由印度的巨大体量所决定,也源于中印整体关系特别是可能长期存在的边界纠纷,还体现在印度对中国与南亚次大陆国家间关系的影响上。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印度的快速崛起,其对中国周边战略产生的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在迅速上升。印度作为中国周边战略形势演变的变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即中国对印度力量的评估、美国等大国对印度地位与作用的看法以及印度的自我定位都处于变动之中。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大变量的最终驱动力主要来自印度的发展及印度由此增加的力量将用于何种战略目标。因此,印度的何种身份以及在哪些领域对中国而言更为重要,是中国对印度战略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印度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大可能具有助力中国的正面意义,但中国仍需要从大局出发制定促进稳定的策略,同时也需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印度应该被视为潜在的合作伙伴,中国应致力于促进和塑造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亦有必要应对印度将中国视作主要对手而来的各种消极现象,全力遏制将中印关系导向对抗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印经济互利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然而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的疑惧抵制姿态成为当前中印关系面临的现实挑战。中方需要开放各种渠道,耐心等待印方对这种机遇的再认识、再参与;中印增进共识的沟通渠道是多样的、畅通的,中印首脑定期互访、多边会晤是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中印首脑多边会晤四大常设平台可以发挥多边沟通作用、促进互利发展;在发展战略的契合与对接、金融机构建设与货币互认兑换、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方案研讨与高铁项目合作等方面,中印发展伙伴关系已经取得不少共识与成果,中印经济互利发展不是从零起步,而是扩大战果。遭遇暂时困难的中印关系,在文明交流、互鉴与共存的东方理念引领下,可以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历史机遇,实现相互理解、尊重与信任,实现经济互利发展,进而促进亚欧大陆大联通、推动亚洲世纪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战TOP 10     
印度对中国而言只能“捧杀”。作者银河巨星点击51660水量66 http://jCZS.news.sina.com.cn/bbs/index.shtml新浪军事论坛中印比较近年来成了热点。我们对印度的印象大多来自报纸和电视。大部分中国人难以理解镜头中如此“破败”的国家竟然还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强国。本帖从中印社会结构的差异入手分析了两国发展的侧重点。两个民族看国家发展的出发点不同,自然也就很难得出一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印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相互毗邻的大国,都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印度莫迪政府提出了"季风计划"等战略,但中印彼此的战略对接存在严重问题,影响了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不仅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且使双边关系出现倒退,并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南亚地区的推进。未来,中印双方需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进行友好合作,才能更好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析发展中印关系的几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界领土争端、西藏问题、中巴关系以及安全问题,是中印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几大障碍。由于印度坚持边界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和几十年来一系列事态的发展,边界领土争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解决。印度对西藏仍抱有“缓冲区”的意图,并且欲利用西藏和达赖作为与中国打交道的一张牌,中印之间的西藏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几十年来,中巴已经形成“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印巴之间的敌对越来越加深;中巴之间的边界协定和军事合作尤其令印度敏感,致使中印关系不可能亲近起来。印度认为中国是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威胁”,近些年来,印度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和加强“东向”的军事合作,致使中印相互之间的不安与防卫不可避免。在正常的状态下,这几大障碍难以克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