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讯是预审人员为了证实犯罪和查明犯罪人,对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被告地位的人依法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活动。被告人深知审讯的结局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必然在审讯中进行顽强的对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讯是一场尖锐的、复杂的、面对面的心理战。在审讯过程中,被告人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甚至是瞬息万变的。这种情况除了受审讯时的情境因素影响外,还同被告人的案情、性别、年龄、经历、气质、性格等因素有关,与预审人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熟练的讯问技巧对被告人施加的积极的心理影响也有直接关系。要制服罪犯,迫使其认罪服法,就必须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订出合乎实际情况的审讯方法。这就要求预审人员在实施预定的审讯方法以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2.
讯问笔录中用省略号不妥何东彪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审讯被告人,都应如实制作讯问笔录。在司法实践中,当被告人沉默不语或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时,有些办案人往往对此用省略号一笔带过。笔者认为这种作法不妥。对于被告人的沉默或犹豫不决的态度,不应省略不记,而...  相似文献   

3.
来信编辑同志: 某报社记者为了宣传上的需要,要求到看守所讯问被告人,遭到有关司法机关的拒绝。该记者以法律并无明文规定新闻记者不能讯问被告人为理由,提出异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新闻记者能否单独或参与讯问被告人?请给予答复。江苏省人民检察院镇江分院郑宏章复信郑宏章同志: 讯问被告人,是指司法机关为了弄清案情,正确处理案件,依据职权就案件事实对被告人进行的审讯。根据《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侦查过程中,审讯犯罪嫌疑人是一项极为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初次讯问则是审讯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往往直接影响着犯罪嫌疑人交代罪行的彻底程度乃至案件的侦破。要做好这项工作,审讯人员除了做好充分详细的外围调查取证外,还应掌握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的心...  相似文献   

5.
讯问,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只能对被告人适用。它是从被告人口中取得供词,查明有否犯罪行为,犯罪情节和性质及同案犯,检验和核实罪证材料,保证不放纵有罪的人,不冤枉无辜的一项侦查调查。审讯是讯问在预审工作中的又称。讯问含有审问的意义。讯问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回答讯问是被告人的义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  相似文献   

6.
讯问活动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实流从诉讼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讯问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同方式就案件事实和与之有关的问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F统称为被讯问人)进行审讯的侦查活动,是直接取得被讯问人供述和辩解的一种必要的方法,是每个案件必经的诉讼程序。但是如果从讯问活动的艰巨性、复杂性着眼,特别是从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充分运用讯问谋略的实践来看,把讯问视作言词方式又不免失之片面。因而不少人对讯问及其谋略运用进行了大量探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讯问是一场尖锐复杂的面对面的斗争,讯问人要…  相似文献   

7.
在庭审过程中,有的被告人当庭翻供,有的被告人拒不认罪,有的被告人作出种种无理辩解。面对这种被告人当庭不认罪的情况,如果公诉人置之不理,会显得公诉人无可奈何,从而强化被告人拒不供罪的侥幸心理,难以取得好的庭审效果。所以,面对被告人不认罪的情况,公诉人要有策略地讯问,力图达到促使被告人认罪的目的。但是,公诉人庭审讯问又不同于侦查讯问,如果不能通过有策略的讯问使被告人认罪,则切忌在庭审讯问  相似文献   

8.
金磊  杨华 《中国检察官》2013,(13):60-63
远程视频审讯又称远程视频提审,是指讯问人借助网络技术建立的音视频信息传输通道及终端设备等媒介,实现异地讯问的审讯方式。远程视频审讯是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审讯方式。与传统的审讯方式相比,远程视频审讯最大的特点在于讯问人可以在不直接面对被讯问人,而是通过在音视频信息交互传输的方式对其进行讯问,讯问人和被讯问人分别在检察院和看守所同步实时完成审讯活动。远程视频审讯相较于传统的审讯方式,一个显著的优势是其强大的检察资源  相似文献   

9.
所谓影响被告人的心理,就是针对被告人在审讯中不同的心理状况,采用适当的审讯策略和方法,促使被告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从而将他所犯的罪行全部如实地供述出来。这个问题是审讯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提高审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都是有益的。(一)审讯被告人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  相似文献   

10.
程宏 《中国检察官》2011,(12):61-63
在职务犯罪审讯中有目的性地使用模糊语言,充分发挥模糊语言在职务犯罪审讯中的优势有利于造成被审讯者产生认识错觉,使被讯问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被动局面,最终有利于击垮被审讯者的心理防线,使其如实供述犯罪行为。但模糊语言讯问仅适用于预审阶段,正式讯问笔录必须尽量详实。在使用模糊语言讯问时,须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切忌外延过于宽泛,避免诱供之嫌。  相似文献   

11.
侦查讯问实质上是审讯人员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的心理攻防战,是对审讯人员智慧、心理、经验的综合检阅和测试。本文对审讯人员在讯问中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讯问试探,必须按照既定审讯方案,遵循既定审讯策略, 结合被讯问人的自然情况、个性特征和当时的心理变化、心理状态、临场表现,围绕被讯问人的认罪态度,针对对方的兴奋点,选择其敏感的、避讳的、需要的话题,给对方施加心理作用,以促使其更快地交待自己所犯罪行。讯问中进行试探,要注意不能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发问,更不能出选择题让被讯问人选择,以免让讯问试探这一审讯技巧误入引诱供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审讯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面对面的心理战,只有掌握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时的心理变化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促进犯罪嫌疑人的思想转变,从而在审讯中掌握主动权。而犯罪嫌疑人内心思想的变化,一定在外表有所反映,因此,通过观察犯罪嫌疑人神态变化而掌握其内心真实想法对审讯策略的及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审讯,在刑事诉讼法中称“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和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人员依法进行的讯问,以及法庭审判中的讯问。本文仅就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时所运用的策略展开讨论。故本文所称侦查阶段的审讯,是指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为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由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质证和调查的一种侦查活动。(以下简称“审讯”)一、审讯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审讯是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同时又是法律实体上一项重要的侦查活动。在侦查阶段,刑事诉讼法规…  相似文献   

15.
付翠 《政法学刊》2009,26(2):88-92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作为一项特殊的刑事侦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领域,并在侦查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侦查讯问阶段可以帮助讯问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准确评估并为讯问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可以帮助讯问人员准确了解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并进行针对性的审讯等,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克服影响犯罪心理画像准确性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6.
案件突破后更换审讯人员不妥朱生其,张清鸿司法实践中,有时案件突破后,原突破案件的审讯人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对犯罪嫌疑人继续讯问,而改由其他审讯人员继续审讯。实践证明,此举容易给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负效应。一、可能导致翻供。参加突破案件的审讯人员在犯罪嫌...  相似文献   

17.
试析法庭调查中讯问被告人的几个问题常瑞祥叶桂生何建明出庭公诉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成败,关系到追究犯罪分子是否有力的问题,而庭审调查中的讯问被告人则是出庭公诉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  相似文献   

18.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抗拒审讯的心理基础是其构造的心理平衡。要取得讯问的圆满成功,就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施加持续压力和心理刺激,打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平衡。讯问中打破犯罪嫌疑人心理平衡的策略主要有使用证据策略、情感沟通策略、影响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牟胜 《中国检察官》2006,(11):47-49
公诉人在法庭上讯问被告人是公诉人出席法庭的必经程序。把握讯问被告人的基本规则,分析被告人到案后的认罪态度,针对不同认罪态度的被告人确定相应的讯问方法,有助于提高公诉人在法庭上的讯问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 七、案件审讯案件审讯是司法机构对案件的诉讼双方当事人进行的讯问,是诉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审讯,通过查对证据,才能对案件作出判断。秦司法机构在受理案件后和作出判决前,一般都要经过审讯。秦统治者对案件审讯作了一系列规定。 (一) 原被告双方到场云梦秦简《封诊式》共收录治狱式例23个,除《贼死》,《穴盗》两案的作案人在逃,有待捕获,《经死》一案的自缢尚待查清之外,其余二十个式例均提到了原告人和被告人(有些原告是官吏和治安人员)。其中《告臣》、《黥妾》、《告子》、《疠》和《毒言》等还记载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