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创新.做好这项工作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又要对宗教教义做出新的阐释;既要发挥宗教爱国人士的作用,又要加强党和政府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唯有此,才能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宗教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也是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很好地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需要。当前,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鲜明地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时代精神,引导宗教界自觉主动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必须把握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契合点,这就是要以价值观和道德观为视角,引导宗教信徒和信教群众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相适应,引导宗教信徒和信教群众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属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有相通一面,也有对立一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简称"积极引导相适应")。"相适应"有其基本内涵,如何"积极引导相适应",可以从人才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对宗教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也是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很好地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需要。当前及今后很长的时间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凝聚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力量,充分发挥宗教积极作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新时代赋予"相适应"更加丰富的内涵,"相适应"既是积极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现途径,更是积极引导的目标追求。要发挥好积极引导的关键作用,必须科学把握新时代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本质和内涵,进一步探索研究宗教和宗教工作的规律,指导宗教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先后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该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了解这一历史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一政策,更好地团结宗教界人士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世纪错综复杂的宗教问题 ,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去观察。社会主义条件下 ,宗教将长期存在 ,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对宗教的特殊复杂性应保持清醒的认识 ;对宗教团体、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活动场所要有准确的定位 ;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 ,要坚持辩证法 ,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 ,又要看到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发展如果简要加以概括,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科学命题。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立足消灭宗教的路子是走不通的,唯一正确的办法就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我国宗教问题的认真研究,1993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命题,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对宗教工作提出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而且是…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对宗教发展规律的科学结论,也是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宗教作为社会整体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存在和发展,必须很好的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需要。当前要实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宗教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其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马克思的宗教观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是什么、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这也构成了马克思的宗教观的基本体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应正确领会和灵活运用马克思的宗教观来指导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之更能发挥积极作用,真正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一种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由各类自主、自治、合法、非政治的民间组织和团体构成的社会力量,它是现代世界的产物。现代民主政治又是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民社会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正在我国形成。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有利于型塑现代国家,有利于国家的民主建设,有利于政治文化的转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并且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当今社会中的各种政治、经济关系的协调运作和稳定发展。其中劳动关系的稳固建立和协调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更具极强的影响力。其施以正面影响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其加以负面影响将阻滞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劳动关系的缘生物——工会组织应在其中力求有所作为和可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4.
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中心问题。“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的提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理论升华;这一论断具有深刻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依据,内涵十分丰富,应该全面准确地加以把握;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做好“相适应”的工作需要党、政府和宗教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要充分借鉴历史经验和做法,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人民政协必须利用在宗教工作方面的优势,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提出以来,中西社会和谐思想资源成为学术界重要关注点、新的视域下政治伦理内涵探讨卓有成效、现实政治和政治文明问题成为研究重心,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伦理条件及其建构等研究也渐趋深入。但目前,该领域还存在着:对于怎么化解社会不和谐因素的实证性研究较为欠缺,对当下和谐社会政治伦理建构的具体路径、政治伦理基础问题研究还很薄弱,政治伦理研究致思路向上有一定偏差等亟需深化和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7.
深刻领会江泽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民主化浪潮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发展而逐步高涨 ,这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江泽民同志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 ,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 ,是对社会主义社会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发展生态文明是改善经济发展结构、更新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改善民生、提高公众幸福指数的必要条件,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美丽中国建设的要义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来抓。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 ,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 ,但我国的生态状况不容乐观。因此 ,生态文明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物质文明的基础和前提 ,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补充 ,还是精神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建设主要应从观念、制度和行为着手  相似文献   

20.
把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将政治文明与小康社会内在统一起来,并进一步明确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这是对小康社会内涵的丰富和完善,是对我国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为此,在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进程中,必须树立政治文明新思维和加强法律保障。本文特别强调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