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籍岩  杨玉萍 《青年论坛》2003,(2):103-104
本篇主要介绍了汉英语序不同的表达方式,对这两种语言中的简单句型、修饰词词语位置及表达习惯作了简单的对比,指出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帮助摆脱“用汉语学英语”的不好习惯,尽量克服“汉式英语”。  相似文献   

2.
刘东彪  刘怡 《前沿》2012,(4):180-181
随着世界经济和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被大多数不以其为母语的人作为通用语或者国际语言来使用。本文主要从英语语音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师对“标准英语口音”以及不同英语口音的观点和态度。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言这一当前形势,并且许多教师仍然认为标准英语口音只有美音和英音,而其他的口音并不标准,并且汉语式的英语口音是不被接受的。  相似文献   

3.
高秋萍 《人民论坛》2013,(7):152-153
从语言的“网络外部性”角度分析,中国商务区工作语言应该是“国际语言”英语。在汉语环境下,国际语言的推广虽然受到一定的阻碍,但研究西方语言理论有助于解决交际话语背后的因素冲突。巴赫金的“复调理论”揭示了语言使用及人类生活的对话性本质,并且揭示了平等对话的重要性,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傅振国 《创造》2010,(8):108-109
当前,英语正以一种强悍的姿态侵入汉语,其速度可谓惊人。现在中国知识分子反思自己,都会大吃一惊地发现:我们的语言习惯甚至思维习惯已经有一部分变成英语文化了。倘若不重视英语侵入汉语的问题,再不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汉英混杂的蔓延,若干年后,汉语将变成汉英混杂、不汉不英的语言;单纯的汉语将不再是单独能够表情达意的语言体系。防止英语侵入的问题,虽然没有解决就业问题、战胜金融危机问题来得紧迫,但它却是一个关乎国家语言安全、文化安全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丁崇明 《思想战线》2002,28(5):123-126
汉语绝大多数修饰式词是偏正型的。大多数藏缅语、侗台语、苗瑶语形容词性语素在中心语素后。汉语、藏缅语“名语素 +名语素”构成的修饰式复合词一般是修饰性语素在前 ,侗台语和苗瑶语部分语言名语素构成的修饰式复合词是修饰性语素在后。有的语言修饰式复合词有偏正型 ,也有正偏型的。支配式的复合词构词差异与这些语言主要语序有关。一般有补充式词的语言是有补语的语言 ,但有补语的语言不一定有补充式词。假设补语产生于补充式词前。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以汉语、日语、英语为主要语言或者母语的中国、日本、西方各国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或习惯表达语 ,来反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观念价值和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你好”、“再见!”在美国的银行和商店,《环球时报》记者经常碰到老美用汉语同自己打招呼。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的“中文热”持续升温。但是,真正能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的美国人并不多,因为在他们眼里,汉语实在太难了。汉语被评为最难学语言最近,美国国会下属的“政府审计总署”向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提交了《美国国务院外语绩效评估报告》。该报告把国务院将派遣到国外工作的2832名外交官的外语水平进行了归纳,并把他们在驻在国使用的69种外语分为“世界语言”、“高难度语言”、“超高难度语言”以及“其他语言”四类。其中,汉语、…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评价澳门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有过几次高潮。最后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是西方文化的传入。这一次传入的起点,是明末清初;从地域上来说,就是澳门。”“明末最初传入西方文化者实为葡人,而据点则在澳门。”博物馆式的社会对澳门独特文化的感受,首先是从语言开始的。坐上澳门航空公司从北京飞往澳门的班机,我们听到的飞机上的广播,用的是葡语、英语、汉语普通话及汉语广州方言这三种语言四种腔调。后来,在澳门采访,我们发现这种独特文化现…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交往首先涉及到如何指称对方的问题,指称方式的不同往往与本国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密切相关。对汉语和英语中共五十余个外国人指称用语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发现汉语中指称外国人的总称多,特称少,且这些总称多从“自我中心”的主观角度进行中外对比,得出对方“不同”的结论;而英语中总称少,特称多,且这些特称多从“客观视角”进行描述,抓住对方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非A的A”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偏正结构,从语言表层形式上看,此格式是矛盾的,但从语义上分析,是可接受的。此格式主要用于表达说话人对人或物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网名成因的社会语言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对网络CMC网名的外观语言显现、内部成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定量分析,指出网名的取名不单为了显示一种语言符号,其组词格式实则是社会化进程、汉语构词范式和英语文化的内隐式体现。  相似文献   

12.
林秀琴 《前沿》2013,(19):172-175
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中华文化传播活动,他们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参与者、实施者,也是传达中华文化的“民间使者”和中国人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传播”能力,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帮助志愿者建立新的观念,进一步学习柔性传播策略,吸收一些民间外交、公共外交知识;同时,应充分利用志愿者的宝贵经验,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国家汉语国际传播工作的参谋,其中的优秀者成为语言与文化传播工作的专才.  相似文献   

13.
词汇借用是语言文化交流的记录和印证,依据词典信息建成的语料库可为词汇分析提供详实的语言材料。本文参考Cannon(1988)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所作的统计分析,根据《汉语外来词词典》建成汉语中的英语借词(英源词)语料库,比较汉英词汇互借的异同。本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汉英词汇互借呈现三方面的特征:所借词汇总数悬殊,汉语从英语借用的词汇总数大大超过英语从汉语借用的词汇总数,前者是后者的三倍以上;所借用义项的比例具有相似性,高达93%以上的借词只借用了一个义项;所借用词语的义类有显著差别,汉语中的英语借词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领域,而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来源于食品饮料与生物群两个门类,多为与中国饮食文化和奇异生物有关的词语。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而言,文化强势与弱势造成了所借词汇总数与义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一般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所使用的日常语言或谓自然语言,比如汉语、英语、日语等等。关于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哲学家都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各种见解。本文将从逻辑的角度,对语言进行一般考察,为语言的逻辑研究提供管见。 一 自然语言:一种特殊的指号 何谓指号?指号学的创始人,著名的美国语言哲学家皮尔士曾给“指号”下过一个简单的定义:“指号是对某人来说在某一个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另外某一事物的东西”。他  相似文献   

15.
规模性的翻译活动是导致语言借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英语鲜有汉语借词而汉语大量吸收英语,到目前二者成为互为第一大借用语源的两大语言;从单向、不平等的"等级借用"到双向、平等的"文化借用,"发生在英汉之间语言借用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英汉翻译活动时代背景的改变,见证了英语和汉语不断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以及现实社会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6.
“汉语热”日渐升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有2000万人在学汉语,其中以亚洲“热度”最高,美、欧、大洋洲学汉语势头也赵来赵劲。美国《闻周刊》最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将是世界未来的一部分。”汉语正日益成为国际语言领域中的新宠。  相似文献   

17.
每一种语言,为了自身交际的需要,总要从别的语言中借用一些词语。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概莫能外。日语、朝鲜语、越南语更是从汉语中大量借用词语。最明显的要算越南语,比较抽象的词儿,多数都可从汉语中找到来源,譬如“民主“、“共和“、“科学“、“农  相似文献   

18.
陈晓霞 《理论月刊》2010,(4):122-125
本文从探讨主语和主题的含义着手,从形态、句子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英汉主语的差异。从形态上看,英语主语具有名词性特征而汉语主语词类具有多样性。从句子结构来看,一方面英语句子中的主语是不可缺少的,而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往往可以被省略或者隐含;另一方面英语常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或者用非人称代词it等作物称主语,但是汉语却常使用人称作主语。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主语的差异,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语言教学和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也许不必拥有美国国籍,但是一定要会美语(美国式英语)——这已经成为台湾家长的共同心声。许多家长认为,早点让小孩“语言”上像个美国人,这样才“比较有国际观”,“长大了在就业市场上才有竞争力,才不会吃亏”。幼童英语市场商机达10亿中国人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子女教育一向重视,并舍得投入。现在许多事情都要从娃娃抓起,英语学习更应如此。享誉台湾的幼童美语补习学  相似文献   

20.
工合Gongho——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或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简称。 汉语词汇同样会被其他国度的语言所化用,“工合”就是其中的一个。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工合”Gongho,已成为美国语言的一部分——它是美国字典中的一个词条,其意味是:团结、合作、勇敢、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