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就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做了初步探讨,认为甘地宗教和谐思想有其丰富的理论论内涵,体现在宗教统一、宗教平等和宗教宽容三个方面;甘地宗教和谐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甘地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印度宗教和谐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宗教多元主义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谢勇 《东南亚》2015,(2):50-54,109
萨瓦卡尔是印度教民族主义领导人,是印度人民党的精神领袖。他的思想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以及独立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国内外政治、社会和外交的各个方面造成了巨大影响。其主要思想包括暴力革命思想、民族主义思想、印度教特性理论、宗教社会思想、泛印度教意识和"两个民族理论"。萨瓦卡尔的思想产生和发展与其生活的时代紧密相关,其变化也无不体现着时代的发展,深刻地反映时代的变化,并影响时代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甘地是印度历史上划时代的人物,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甘地以其独特的实践活动和政治体系丰富了人类的历史和人类思想史。人,是甘地思想的中心,对人的价值和能力的重视象一条红线贯穿于甘地思想之中,成为甘地思想体系独特性的基础。一、甘地独特的国家观甘地设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和有知识的无政府状态”,这里,没有军队、警察,没有政治权力;“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统治者”。这种国家观很类似无政府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甘地的国家观有其自己的特点,将它与别的国家观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4.
莫汉达斯·甘地与列夫·托尔斯泰都是名载史册的杰出人物。他们分别以政治家和文学家著称,但同时两人又都是伟大的宗教家、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德家。虽然他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度里,有生之年也从未见上一面,但甘地却从思想到人格等方面对托尔斯泰无不推崇备至。托尔斯泰的思想通过作品和书信深深地影响着甘地,成为甘地思想体系的重要渊源之一,托尔斯泰所创立的宗教伦理学说——托尔斯泰主义几乎毫不保留地被甘地所接受,因此在他们的宗教思想中出现了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不同的生活背景、独特的个人因素又使他们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差异。本文试图对两人宗教思想的异同作一粗浅的比较,以有助于了解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以及正确评价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蜚声世界文坛的灿烂名星,印度伟大的民族主义者。他与甘地是同时代人且与甘地齐名。甘地被称为“圣雄”,他则被誉为“导师”(Guide)。尼赫鲁把甘地和泰戈尔称作是“世界最杰出的人物”。然而,人们对泰戈尔的文艺成就及其思想了解的比较多,介绍和评述的论著有如过江之鲫,而对他的丰富的政治思想却了解得甚少,这方面的著述也寥若晨星。本文正试图为弥补这一不足而作一初浅的尝试。一、泰戈尔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将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和亚洲与世界的利益而友好地、兄弟般地合作。”① 以甘地的个人声望与影响 ,这些话在以后的中印交往中继续产生着作用。二战中的印度处于既反对德日侵略又欲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复杂局面中 ,但甘地领导的国大党为了支持中国的抗战 ,并未急于给中国的盟国英国出难题 ,而大大地延缓了印度独立的日程。尼赫鲁作为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 ,制定并实施了长期影响印度的若干基本国策。在与中国的关系方面 ,尼赫鲁的思想具有浓重的文化亲和色彩。尼赫鲁虽对传统宗教的僵化倾向持批评态度 ,但他对宗教本身尤其是佛教尊重颇高。他说 …  相似文献   

7.
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抵抗在印度独立运动中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武器,并且该精神也表现在后来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权运动中,被视为一种具有强烈感召力和政治影响的斗争形式。作为具体表现形式它是简单明瞭的,但在它的创始人和倡导者甘地的思想中这是具有深刻哲学伦理内容的精神力量体现,其要旨在于真理追求、仁爱和苦行献身这类信仰范畴中。甘地给世人的外貌印象是一位祖臂跣足的典型苦行僧,而事实上苦行主义确实在他的  相似文献   

8.
钟德志 《东南亚》2015,(2):100-103,110
《宗教思想史》是著名宗教史家米尔恰·伊利亚德(Mircea·Eliade)的经典之作。尽管伊利亚德在书中花费大量笔墨来叙述印度宗教思想的变化及其继承性,但却对至今仍是印度重要宗教的印度伊斯兰教思想视而不见,也没有阐述它与其它印度宗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伊利亚德忽视了印度原有宗教和印度伊斯兰教思想两者之间相互的文化交融和影响,不能得出完全符合印度中世纪史实的合理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印度报刊一再说,钖克人的故乡旁遮普已变成了“宗教——政治的火药桶”。1984年旁遮普的“金庙事件”和英迪拉·甘地的被刺身亡证明,这个“火药桶”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拉吉夫·甘地担任总理以后,组成三人委员会,力图谋求这个问题的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0.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夫人遇难后,印度的教族仇杀之火有燎原之势,使国家陷入了独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拉吉夫·甘地就在这危难时刻接任了总理。人们在寄以厚望的同时,也不无担心:这位年轻的总理能否力挽狂澜?一年多来的事实表明,拉吉夫不但稳定了局势,而且雄心勃勃地勾画了印度走向现代化的蓝图;在国际上提高了印度的形象;他本人也在国内确立了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家世及个人简历拉·甘地是尼赫鲁家族中担任国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第四代人。他的曾外祖父莫蒂  相似文献   

11.
印度力争成为下世纪的经济大国华碧云印度的大国思想根深蒂固。独立初,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说:“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他把到本世纪末实现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英·甘地和拉·甘地继...  相似文献   

12.
拉吉夫·甘地自1984年10月31日出任印度总理至今已两年半。拉·甘地的对外政策路向如何?人们予以很大的关注。拉·甘地在1984年11月12日向全国发表首次重要政策讲话时郑重声明:“贾瓦哈拉尔·尼赫鲁给我们留下了一套对外政策;英迪拉·甘地非常富有创造性地丰富了这一政策;我将继续推进这一政策。”以后他又经常强调要保持对外政策的“有变化的连续性”。西方观察家认为,“连续性”指的是拉·甘地将保持与苏联的特殊关系,“有变化”则是表示他将改善和加强与西方、其中特别是美国的关系,并且努力缓和与邻国  相似文献   

13.
浅析“印度教特性”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教特性是印度教民族主义势力倡导的宗教民族主义观念,旨在恢复印度教在印度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统一全民思想,并作为制定国策的标准.印度教特性政治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缘由及现实土壤.近年来的古吉拉特教派冲突是该政治策略具体操作的表现形式之一.印度教特性政治目前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一个突出的角色,但因为它的负面作用,其对未来印度政治生活的作用将难以预料.  相似文献   

14.
在印度教有关“梵我合一”的最基本教义中,又包含着自我的内在区分以及自我之战的思想,而这揭示了终极实在的既内在统一又自我分离的“两极相通”的秘密。就此而言,印度教有关战争的思想首先具有一种宗教上的奥义,其次才具有其确定的世俗含义,并且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直接的过渡。扩大到其他各大宗教(包括伊斯兰教)的经典,其中的战争用语及其近义词也大都首先具有一种宗教上的意蕴,我们不能将其直接理解成真实的人间战争并简单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俗化政治的核心 ,政教分离产生于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传统中 ,其要义是限定宗教权威与政治权威各自的界限 ,防止它们之间的相互混杂、相互争斗或利用 ,从而既维护宗教的自由与纯粹又维持政治的公正。在印度 ,宗教的思想与规范广泛地渗透和介入到了社会日常生活之中 ,尤其在近代以来 ,教派冲突和政治的宗教化严重困扰着印度政治 ,这些都与西方现代政治的社会环境相差甚远。政教分离的实行不可能单凭硬性的宪法、制度和法令 ,而更要靠社会中所存在的一种对信仰自由和政治公正的活生生的关切。据此 ,首先是印度宗教、其次是印度政治都有待于实行某种自我净化和自我改造 ,以为政教分离的充分实现创造基本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宗教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根本的社会原因,佛教也是如此。原始佛教诞生于列国时期的印度,除了重视哲学和宗教的社会文化特征外,破碎的政治板块以及以婆罗门教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是催生佛教的主要动力。此后,部派佛教和大小乘佛教的产生和传播,乃至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湮灭,无不体现出印度政治版图的变迁。印度佛教的兴衰无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政治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印度宗教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无论从法律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其基本国策是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印度的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只要认真考察一下,就会感受到相当浓重的宗教氛围。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印度教约占全部人口的82%,其次伊斯兰教约占人口的12%。  相似文献   

18.
朱明忠 《东南亚》2011,(4):57-62
中国与印度是两大文明古国,在两干多年的发展中互为影响。印度教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诸多领域如天文、数学、医学、哲学、宗教等学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曾经从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大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9.
印度驻华大使馆最近向我校南亚研究所赠送了426册图书。这些图书涉及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哲学、宗教等方面,绝大部分是近年来印度国内出版的新书,其中《甘地全集》八十卷是研究甘地的最完整和不可或缺的资料。长期以来,印度驻华使馆和南亚所有着广泛的联系,新任使馆二秘钱伟伦先生在转赠图书时说:我们之所以优先向川大南亚研究所赠书,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研究南亚问题的学术机构,而且也是中国唯一保留“南亚  相似文献   

20.
印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本国教育行政当局根据政府旨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符合社会公共价值标准的精神动员和情感组织行为,包括塑造"印度民族"精神,培育印度国家认同,推行印度式核心价值观,提倡宗教共存,以及开展现代性教育等内容。印度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对印度国民进行民族、国家、价值观、信仰与现代性等维度的认同教育,对于印度社会的道德塑造、思想整合与价值观统一,以及印度统一民族精神的形塑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由于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创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理论的长期诱导和"印度教至上主义"("印度教特性")在印度政党政治乃至社会生活中话语霸权的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印度政府解构和重建社会秩序的一种政治工具,非但不能解决印度错综复杂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反而成为其社会矛盾的催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