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3月1日,离休干部、上海长江航运管理局原党委书记陈定一停止了呼吸,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之旅。弥留之际,他注视墙上一幅照片,张着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那幅照片,是陈定一和他的战友徐伊复的合影。 陈定一的亲人们都知道他最后的心愿就是要为他的这位战友平反昭雪。徐伊复是中共特别党员、原国家司法部普通法院司副司长,1958年被打成“混入党内的反革命分子”,1960年冤死狱中。多少年来,陈定一心里一直在想着为他的战友平反昭雪,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牵挂于心,满怀负疚。  相似文献   

2.
正一幅照片,一段岁月的故事。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记忆不由又回到了10年前。2008年,我有幸承担了"口述河北改革开放30年"课题,当把目光投向20世纪80年代,并走近那些见证和参与新时期河北历史的重要人物时,我触摸到了一个鲜活的河北。那年5月,我到河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李峰家里采访时,目光就被墙上装潢精美的一幅照片所吸引。照片上两位老人神情恬淡刚毅,目光温暖柔和,看上去让  相似文献   

3.
庞启帆 《学习导报》2010,(10):54-54
疲惫的母亲刚回到家,8岁的儿子迫不及待地向她讲述小弟弟的所作所为。 “当时我在外面玩,爸爸在接电话,弟弟拿起他的蜡笔,在墙上乱写一通。妈妈,那可是你刚贴上去不久的新墙纸。我告诉他,你会气得发疯的。”  相似文献   

4.
(一)近读一篇谈烈士后代赵一曼之子境遇的文章,暗吃一惊,阴影在胸挥之不去,并生出许多关于家的联想。赵一曼受命到东北领导抗日工作时,孩子才出生不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烈士抱着孩子的那幅照片和那  相似文献   

5.
(一)近读一篇谈烈士后代赵一曼之子境遇的文章,暗吃一惊,阴影在胸挥之不去,并生出许多关于家的联想。赵一曼受命到东北领导抗日工作时,孩子才出生不久。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烈士抱着孩子的那幅照片和那  相似文献   

6.
智慧两则     
白纸上的小黑点一位大师受邀到大学演讲。在演讲前,他拿了一张很大的白纸贴在墙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小黑点,之后,他找了一位学生,问他:"你看到了什么?"那位学生说:"那是一个黑点。"这位大师接着又点名问了许多人,每一个人都说:"那是一个黑点。"大师笑了笑说:"你们说的都没错,这里是有一个黑点,但你们为什么都没注意到这张大白纸呢?"  相似文献   

7.
大胆设想鱼儿墙上游滑子佚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当上了一名施工监督员。一次,他和工人们给一位年轻的业主装修房子,设计师在做绘图时,建议在客厅放个大鱼缸,那业主却  相似文献   

8.
吴志菲 《党史文苑》2012,(15):32-40
季增是雷锋入伍后第一个给他拍照的人,是与雷锋接触最多最近、给雷锋拍照片最多的摄影师。雷锋从入伍到牺牲的953天里,季增平均每四天就给他拍摄一张照片,共拍摄了250多幅照片,这些照片真实而生动,广为传播,成就了中国人像摄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并忠实地记录了雷锋成长为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9.
朱子庆 《唯实》2002,(11):82-84
一去年 11月下旬 ,比利时小说家兼电影导演让·菲利普·图森访华 ,在离绍兴鲁迅祖居不远处 ,曾拍到一张堪称“绝配”的照片———《浴室·先生·照相机》(这正是一本汉译图森小说的书名 )。事情的经过是 :弄堂入口处的墙上写着硕大的“浴室”二字 ,被人们发现 ,他们欢叫起来 ,示意图森在两个大字前留个影 ,他欣然同意 ,并煞有介事地摆出一副举着相机拍照的姿势……这场景恰好被路边一家糕点店的伙计看见 ,他叫道 :“和厕所拍照 ,哈哈 !”原来 ,那“浴室”两个大字是写在一座厕所的墙上。当我从《作家》杂志看到这段逸事 ,脑子里立即电光石火…  相似文献   

10.
景东县锦屏红砖厂厂部会议室正面墙上那醒目的“云岭先锋”工程活动一览表和全厂21名共产党员的“岗位公示栏”,呈现出一派浓浓的“云岭先锋”工程活动气氛。46岁的刘云是这个砖厂的厂长。他1979年在部队入党,1982年退伍回乡,1987年任红砖厂厂长。  相似文献   

11.
当我第一次走进他那客厅兼卧室时,被墙上那些奖状、聘书、荣誉证书深深地吸引住了。红色的奖状、红色的聘书、红色的荣誉证书挂满了墙的四周,成了房间的一道特有的红色风景线。我随手翻了些奖状和荣誉证书,其中有国家农业部的奖状、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兵团党委宣传  相似文献   

12.
伊少军 《新长征》2014,(4):48-49
走进全国敬业模范、公主岭市环岭街道农村经济管理站站长李成伟的办公室,只见墙上醒目地写着:“为党播爱,为民解忧”。这是李成伟的座右铭,是他始终恪守的人生准则。  相似文献   

13.
正明代万历年间,山东泰和典史曹鼎负责维持治安、缉捕盗贼。一次,他赴外地缉捕一名女盗贼,由于路途遥远,来不及赶回县城,两人单独在一座荒山野庙里夜宿。夜间,女贼极力以色相诱,曹鼎担心自己抵挡不住诱惑,便在纸上写了"曹鼎不可",贴在墙上,提醒自己守住底线。可那女贼依旧不停地以言行挑逗,曹鼎就揭下字纸烧掉,再写"曹鼎不可",再烧……如此反  相似文献   

14.
灯红灯绿     
谜,又是个谜。 然而,这个谜又是那样地新奇。 正当执机员真美子用手一台闸时,只听那播放机里竟发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奇异的声音来。 那是日本裕仁天皇于8月15日中午,通过广播所宣布的无条件投降诏书。那是个汉语译音。那声音是那样地低沉、无力,只听那声音说道:“我裕仁天皇,代表大日本政府于即日向全世界应战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个声音的骤然响起,使人们有些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听到这个声音,卓日非先是默默无语,然后竟凄然地落下泪来。泪花中,他眼前展现出一幅茫茫图景—— 1931年“9·18”事变前,卓日非家居住在长春三道街口。他家中有夫人和女儿兰兰。那时他正年轻。他还有一个特殊的手艺,那就是修理无线电和扩音机。他的这个手艺,在长春城里是独一无二的。正因为这样,他的修理铺开得很红火。不久,他被长春无线电台聘为技师。  相似文献   

15.
在距北京市西三环边不远一处静谧的院落里,抗日名将、名震冀中的“吕司令”——吕正操今年已满101岁。在共和国57位开国上将中,他是迄今为止唯一的百岁上将。宽敞明亮的书房里,只有书架上那支精致的步枪模型和一个“毛泽东号”的火车头模型以及墙上挂的张学良、董必武等人的手书,暗示着这位老人整整一个世纪的传奇经历。  相似文献   

16.
走进海城市感王镇那宽敞、明亮的会议室,迎面墙上几排锦旗、奖状簇拥着一块长方形表格板格外引人注意:感王镇历任党委书记政绩显示板。  相似文献   

17.
我家有本厚厚的相册。爷爷、父亲和我拍摄的上千幅照片,记录和见证了祖国60年的沧桑巨变。解放前,我爷爷曾在城里一家照相馆做过一段时间的学徒。这段经历使他迷恋上了摄影.成为一名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见到卡汉,就被他身上那少数民族特有的气质所打动:深邃的目光中透着坚韧和执着,亲切的交谈中流露着淳朴和善良. 在卡汉整洁而简陋的家里,几乎找不到什么值钱的家当,墙上挂着的一把冬不拉是他的最爱.在冬不拉的旁边悬挂着几条鲜红的绶带格外抢眼,绶带上分别写着"兵团矛盾纠纷排查先进个人"、"兵团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等字样,这里面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年49岁的卡汉,在六师红旗农场一一○七社区工作已有20个年头,是一名哈萨克族党员干部.在综治、统战、民政等工作岗位上,他真心实意地为各族职工群众服务,赢得了大家的肯定和赞誉.他常对家人说: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我愿意一辈子做民族团结的忠诚卫士.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第一代人民领袖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四巨人"在飞机前合影的那幅照片,人们都会有很深的印象.这幅照片曾在包括挂历在内的许多场合下使用,而且流传很广.照片上的毛泽东十指交叉,自然拢于胸前.刘少奇紧贴毛泽东一侧,笑容满面地看着周恩来.周恿来手捧以马蹄莲为主的一束鲜花.朱德身穿呢子大衣,垂手站在周恩来侧后.他们相对而立,脸上充满灿烂的笑容.照片背景上的那架飞机,就是空军专机师的伊尔-18飞机.就在这幅照片的后面,有着一次不同寻常的专机飞行.  相似文献   

20.
在湘江与渌江汇合处,座落着一个古镇——渌口。镇上住有一位年逾古稀、半身瘫痪的老人,叫韩迪泉,人们亲切地叫他“老韩头”。今年6月11 日,老韩头忽然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叫老伴搀扶着移步到客厅,久久凝视着挂在墙上的照片。这是12年前他和唐子安将军的几张合影。这天是唐将军逝世9周年的日子,他端祥着照片,止不住的老泪,从面颊滚滚而下。眼前浮现出他与唐子安将军交往的一幕幕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