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各类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对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及文化认同造成对冲效应,主流意识形态遭遇诸多挑战,研究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价值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主要应包括:(1)坚定思想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2)稳定政治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保障;(3)发展经济是意识形态安全的物质保证;(4)创新文化是意识形态安全的有效载体;(5)注重网络是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平台与介质。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也称之为观念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在俄罗斯社会转轨时期。俄罗斯共产党(以下简称俄共)以其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力量,成为举足轻重的社会政治力量。尽管目前俄共所面临的对象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影响力和对政权的挑战能力已呈现出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俄共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5.
社会思潮与我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相互转换的桥梁,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睛雨表”和调节器的作用。当前社会思潮日益多样化,且更加关注现实,行动性因素增多,现实影响力增强;各种社会思潮之间交锋日趋激烈,分化趋势加快,价值立场和政治态度日趋多变;社会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关系愈加微妙。因此,要客观地看待社会思潮,深刻认识科学疏导社会思潮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政治性语篇,可以充分体现语篇结构受社会意识形态支配以及其对其他社会因素构建作用的双向互动关系。本文研究旨在用语言学的科学性理论,探索意识形态如何借助语言形式构建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以汤普森(Thompson)的意识形态分析模式为基本框架,以费尔克劳(N.Fairclough)的j维模式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M.A.K.Halliday)的功能语法理论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话语分析方法,选取温家宝总理2003年至2010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的原文文本为分析语料,透视不同时期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态度变化,揭示政治性语篇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党的十八大后反腐败斗争在各省份取得的效果差异构造准自然实验设计,为理解宏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个体社会政治价值感知的变动逻辑提供了窗口。使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政策效应评估,实证考察腐败治理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群体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腐败治理显著提升了民众的政治信任,反腐败力度越大,对民众政治信任的促增效用越强;(2)群体差异性检验发现,腐败治理显著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政治信任,但对高收入群体的影响微弱。上述研究发现表明,腐败治理对政治心理产生了积极效应,夯实了国家治理的民众政治信任基础。而且,腐败治理不仅能够在整体层面提高民众的政治信任,还可以缩小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间的政治信任差距。因此,实务工作层面,应着力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关注腐败治理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的内涵一直是意识形态问题争论的焦点,不同学者会赋予其不同的含义。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不同的诠释路径:一种是基于科学与意识形态两分的认识论构架,对意识形态进行“科学”的研究;一种是社会──历史主义路径,它反对用自然科学范式研究意识形态,强调需要在一个广阔的社会历史以及政治实践背景下分析意识形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隐含着对这两种诠释路径的整体把握,指出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揭露了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阶级根源,揭示了意识形态的双重向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成熟的理论科学,政治心理学与实际政治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其在政治活动中的作用也忿发凸显。本文试图通过阐述统战工作实践中所运用的政治心理学的各种社会心理效应,进一步挖掘政治心理学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发展态势。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事关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载体体系建设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重新恢复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路线,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一条以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内容、以改革开放为战略依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意识形态建设新路径;同时也探索了新时期我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具体建设:应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搞抽象的政治性争论,坚持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两大基本原则,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高度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  相似文献   

12.
孙静 《工会论坛》2011,(4):152-154
非政府组织(NGOs)的健康发展理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由于其初始阶段中存在不可避免的诸多问题,在一定情况下反而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某些国际NGOs借机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而国内少数NGOs也存在组织不规范、行为违规等问题。这使人们在深刻的反思中认识到结社自由必须是受到限制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系李滨先生在《科学方法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1期)一文中认为,国际关系的科学方法论一般是指借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国际关系的方法论,它是特指由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理论范式所体现出来的方法论。如果认真研究这种方法论可以发现,这种方法论在社会领域中并非是绝对科学的,而且也并非像某些人所声称的那样:价值中立,没有意识形态的倾向。实质上这种方法论只具有相对的科学性,它的背后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倾向性。事实上,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科学方法论借…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随着意识形态认同(制度认同)被地理空间认同(身份认同)所取代,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怍为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由于成员国政治互信缺失,区内经济互补性不强,缺少领袖型国家的引领,导致地区认同缺失,地区一体化进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成员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经济联系的加强,地区合作开始走出困境,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受到重视,其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是(1)毫不减弱的“意识形态化”,(2)日益强化的政治功能,(3)社会与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4)不拘一格的形式和途径,(5)方兴未艾的“学科化”运动,(6)百花齐放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政治现代化与意识形态建设具有紧密的逻辑关联。两者之间既可以形成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过程,也可以产生摩擦和冲突,从而引发政治问题,使社会呈现出不稳定状态。在我国政治现代化加速推进的时代条件下,一方面是西方政治价值观的全面渗透,另一方面是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力的急剧弱化,这些对当前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严峻挑战。要维护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就需做到:科学合理地对待非主流意识形态,正确理解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和建设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7.
西方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霸权正在走向终结,曾经推动西方崛起的现代化革命,如今已惠及所有国家。因此,19世纪发展起来并为中心——边缘世界秩序(core.peripheryinternationalorder)奠定了基础的国家间实力差距(powergap)正在缩小。这一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世界由有中心的全球体系(centredglobalism)向去中心的全球体系(decentredglobalism)转变。与此同时,当权力变得越来越分散的同时,主要国家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程度也正在缩小。事实上,当代世界中所有大国在某种形式上走的都是资本主义道路,在兴起中的世界新秩序中,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比它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所呈现的要小得多。问题是:意识形态上的相对同质性是否将在四种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类型(自由民主主义体制、社会民主主义体制、竞争性威权主义体制和国家官僚主义体制)中引起地缘经济或者地缘政治上的竞争?民主主义与威权主义类型的资本主义之间政治上的分歧是否会超越它们之间的共同利益?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消弭了彼此的分歧?当代世界会出现像20世纪初那种不同类型而互为冲突的资本主义模式吗?或者会产生某种形式的“协和资本主义”?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们很有可能仍然会处在一个政治上分化的多种类型的资本主义世界。由此,对于决策者来说所面,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地缘经济竞争将不会导致地缘政治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党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上着力聚焦的新的伟大工程,其本身就是一项兼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兼具理论光辉和实践魅力的能动实践,是一项极具凝聚力和引领力、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意识形态工作。新的历史方位上,激发党建的强大意识形态效应,必须把意识形态及其领导权建设置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磅礴实践中,全面把握激发新时代党建的意识形态效应之演进逻辑,深刻把握激发新时代党建的意识形态效应之科学根基,着力把握激发新时代党建的意识形态效应之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发表的《“国家观念”视野下的国家政治安全研究》一文中指出,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研究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家安全学界、政治学界以及国际人权研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国家观念”作为逻辑主线,深入研究包含社会认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意识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在内的国家观念与国家政治安全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洪斌  王剑 《工会论坛》2010,16(1):110-112
21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随之而来的是充满竞争与机遇的信息社会,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EQ(情商)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考点,这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起到更科学的推动作用。本文从EQ理论出发探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并就如何培养学生EQ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