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组织难管理等问题,清原满族自治县做实"牵挂"文章,使外出务工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身流心不流,离家不离党"。一是组织"牵线",让外出党员在异地有"家"。在对全县流动党员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的基础上,在外出务工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采取"小型、灵活、务实"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在外出务工党员分散的地区,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流动党员双向互动协调机制,让外出流  相似文献   

2.
《学习月刊》2011,(14):2
江夏区法泗镇探索建立"外出打工、回乡创业"的良性循环机制。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深圳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把1000多名法泗籍个体户凝聚起来。彰显人文关怀,开展"七大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相似文献   

3.
任伦杰 《学习月刊》2012,(18):65-65
近年来,巴东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三安三联"工作法,即在外出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帮助党员"安家";实施回归工程,为返乡流动党员创业提供平台,帮助党员"安业";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工作生活"安心",从而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农村党员发展等难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合江县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积极实施“引风还巢”工程,有效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 强化联系引导,增强创业意识。建立流动党员“一对一”跟踪联系制,镇、村两级党员于部每季度至少与外出流动党员进行一次“一对一”联系。在贵阳、厦门、慈溪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员支部,采取公选的方式选拔创业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5.
"美不美蜀中水,亲不亲故乡人";"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共富才光荣"……如今的巴蜀大地,回馈家乡已成为外出流动党员的一种时尚.无论是广袤的田野,还是重建的工地,都活跃着流动党员挥汗如雨的身影,处处涌动着流动党员回乡创业、支援家乡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张军 《当代党员》2008,(9):39-39
一是以选任村(社区)干部为舞台,引“凤”归。采取专职、兼职、异地使用等办法,重点把经党组织定向培养、“双带”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选拔为村干部。目前,全县村干部中外出返乡党员达1502人,占总数的75.1名。二是提供致富项日,引“雁”来。出台流动党员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提供返乡创业基地。目前全县约有1000名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创办各类经济组织700余个,总资产近2亿元。三是以开展特色活动为载体,引“力”回。  相似文献   

7.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外出流动党员返乡现象增多。如何引导流动党员有序回乡、干事创业,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流动党员工作的需要,也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兴县的需要。为此,歙县因势利  相似文献   

8.
刘弋  秦涛  戴聪 《当代贵州》2012,(21):62-63
从2006年起,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安顺办事处成立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跟着农民工走"。金融服务中心党委工作人员总计行程300万公里,通过延伸组织触角、搭建服务平台,采取对农民工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创业等一系列措施,创建了金融基层党建的"安顺模式"。"农民工党员因长期在外务工,找不到党组织,党费无处缴,也没有参加过组织活动,游离于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之外;农村党组织无法找到外出务工的党员,无法收取党费,组织活动难以开展;外出农民工找组织难,与党组织的距离感越来越强,遇到问题和困难,只能自己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湾湾川村党支部积极推行"互联网+党建+电子商务+志愿服务"等模式,开阔党员群众视野,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依托"互联网+",让村党支部建设更具活力。搭建线上线下立体组织新架构。在构建实体党支部组织架构基础上,将党支部44名党员和12名流动党员全部拉进线上支部微信群,通过线上线下交互运作,确保外出党员流动不流失,确保支部党员线上全员参与,确保支部  相似文献   

10.
赵存中 《党建文汇》2004,(12):17-17
日前,江苏省阜宁县委为前期评选出的优秀外出流动党员创业典型制作了“流动党员示范岗”光荣牌,并要求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同志专程到这些流动党员创业点上举行挂牌仪式。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员外出创业人数不断增加,据调查,该县现有外出流动党员4000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外出流动党员在外干出了一番事业,但这些党员因受工作关系的影响,无法正常、及时地参加党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1.
商褚闻 《实践》2008,(1):28-28
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强化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商都县的作法值得借鉴。一是创新管理寻访流动党员。针对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的现状,他们实行"一联一、一找一、一帮一"的寻访流动党员责任制,在全县建起230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并配备了党建工作联络员,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到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城市进行回访,出现了流动党员回归、技术回流、资金回笼的局面。二是建立制度畅通联系渠道。制定出台了流动党员联系制度、流动党员奖励制度和流动党员帮扶制度。为确保这"三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他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针对外出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乌兰察布市创新实施外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159"工作模式,即"依托一个平台,构筑五型堡垒,开展九项服务",走出了一条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的新路子。依托一个平台,让流动党员"回家"。依托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这个有效平台,以开展惠民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马龙县高度重视和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引导组织流动党员外出学技术,返乡带群众、传技能,使流动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面“流动红旗”。营造环境,让流动党员“出得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影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开展“关爱返乡流动党员行动”,帮助返乡流动党员尽快上岗、自主创业,确保他们返乡不失业、返乡不减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光山人纷纷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创业,全县外出务工创业19.2万人。其中党员3560多名,占全县党员总数27611名的12.9%,占农民党员19986名的17.8%。面对庞大的外出务工群体和大量外出务工党员,为确保他们“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岗、转岗不转向”,我们积极刨新实践,在全县实施以外建党支部为载体、以加强外出党员管理为重点、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的的“金桥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以来,隆昌县通过建立台账、畅通渠道、搭建平台三项措施,实现对流动党员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分级建立台账,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完善全县流动党员外出地点、从事职业、所属支部等信息,实行外出返乡登记报告制,构建流动党员联建联管立体网络。畅通沟通渠道,依托隆昌县联谊会、商会等组织,建立  相似文献   

17.
《江淮》2008,(3)
近年来,肥西县以"双向带动"活动为载体,鼓励和引导外出流动党员返乡创业,优化了产业结构,提升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组织领导广泛宣传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09,(2):27-27
贵州桐梓县针对近期部分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时机,切实采取“四清一抓住”措施,建好统一的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强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关爱。“四清”即:一是做到党员外出返回时间清。针对近期外出党员大批返乡的情况,随时和流动党员保持联系,知道他们返乡时间,并在他们返乡后及时联系,作好登记。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4)
<正>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第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1按规定登记并发放《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党支部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党建信息     
广安区:联动建立流动党员双向共管机制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使外出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广安区按照"内外联建、属地主管、原地协管"的原则,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流动党员双向罗叶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