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根生 《中国减灾》2011,(11):60-60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8月,山东省青岛市为全面调动基层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积极性,青岛市民政局会同财政局出台了《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以奖代补办法》,制定了四项强化措施,以推进该市“十二五”期间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 一是强化社区综合减灾领导工作机制。成立由分管市长挂帅,民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2.
《中国减灾》2012,(11):32-32
安徽省蚌埠市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方针,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市共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个。  相似文献   

3.
10月9日,省“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检查组到江门检查该市“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省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和听取汇报,对江门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于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南平市近年来紧紧围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从2008年开始,在所辖10个县(市、区)的23个社区开展创建活动。截至目前,13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有力提升了城乡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城乡居民防灾减灾意识。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各地都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按照湖北省民政厅和宜昌市民政局的工作部署,根据《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要求,夷陵区民政局在龙泉镇雷家畈村、小溪塔街道冯家湾社区开展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试点建设,并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为夷陵区城市、乡村建设减灾示范社区探索成功经验,并于2010年4月区减灾委下发了《夷陵区推进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全面部署了夷陵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6.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共有十大类39小项,在实际创建工作中,要面面俱到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如何在创建活动中“抓住关键、突出实效”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中应把握以下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2,(11):46-47
《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共有十大类39小项,在实际创建工作中,要面面俱到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如何在创建活动中“抓住关键、突出实效”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中应把握以下五个要素。  相似文献   

8.
候亚男 《中国民政》2011,(11):58-59
为切实做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增强城乡居民减灾意识,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高城乡社区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救助能力,山东省济宁市开展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基层社区为平台,积极倡导防灾减灾从身边做起,组织每个社区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社区减灾能力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能力。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是提升社区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以"五个有"概括提出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方法和要求。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防灾减灾救灾的前沿阵地。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针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把综合减灾示范创建作为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构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为了做好综合减灾示范创建工作,山东省努力夯实创建工作基础,因地制宜打造创建特色,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山东省共命名"山东省综合减灾示范县(市、区)"12个,累计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1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20个。  相似文献   

11.
刘球 《中国减灾》2012,(10):60-60
日前,湖北省减灾委、湖北省民政厅印发《关于命名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100个社区为“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决定》(鄂民政发[2012]78号),对武汉市江岸区四唯街袁家社区等100个达到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的社区进行了命名。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通过出台奖补政策、细化创建标准,推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但创建过程中也面临整合资源不足、群众参与不积极、同质化、不均衡等问题,作者建议从纳入考评、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资源、购买服务、突出特色等方面提升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水平。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减灾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黑龙江省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现状目前,黑龙江省共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  相似文献   

13.
正自2008年民政部推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以来,江西省各地结合社区实际,通过整合各类防灾减灾资源,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同时,江西省以社区防灾减灾项目为有利契机,积极加强与民政部的项目对接,加强与国际性公益组织的交流合作,逐步建立科学化、项目化社区综合减灾体系。目前,江西省成功创建了188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235  相似文献   

14.
资讯     
《中国减灾》2015,(7):61
<正>江苏镇江:举办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3月6日,江苏省镇江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镇江市民政局举办了一期"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培训班,旨在做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增强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也是地震监测的重点地区,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南宁市始终把加强社区综合减灾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自2008年以来,南宁市先后有15个社区被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命名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相似文献   

16.
林心俏 《中国减灾》2013,(12):53-53
近几年来,由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力推的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活动,正在通过示范效应,逐步增强公众的减灾意识,提高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目前,各地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工作,防灾减灾工作标准、模式和预案的细化、完善以及操作性得到很大提升。但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防灾减灾局势,当前基层和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薄弱环节依然不少,许多地方防灾减灾工作还比较被动,只有将增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上升为一种社区和全体居民的自觉行动,才能与政府形成合力,实现防灾减灾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3,(13):30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1,(11):63-63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社区防灾减灾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紧迫。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在全国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007年9月,民政部制定并印发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在社区减灾机制、应急预案、减灾基础设施、减灾宣传教育和居民减灾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职能优势,以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了"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社区创建、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工作机制,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市各级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用于宣传、培训、演练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目前,淮安市共有13个社区被授予"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19个社区被授予"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20.
凌航 《中国减灾》2011,(3):12-13
近年来,江苏省按照民政部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突出“五个强化”,全面推进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1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70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