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创新年的理念被引入到管理领域。美国管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60年代:政府开展爱国卫生运动。20世纪70年代:中国爱卫会组织开展"两管五改"活动,清理整治环境,突出对人畜粪便的管理。20世纪80年代:推动改水、改厕、健康教育"三位一体"爱国卫生运动。20世纪90年代: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农村掀起"厕所革命"。2004-2013年底:中央累计投入82.7亿元,改造农村厕所2103万户,普及率达74.09%。  相似文献   

3.
一、英、德两国农业信息化概况世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利用广播、电话通讯信息化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科学计算;第二个阶段是70—80年代,利用计算机进行农业数据处理和农业数据库开发;第三个阶段是90年代以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英、德两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代表性。英、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在农村地区就普及了农业广播、电话、电视等通信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其计算机数据处理、建立数据存储等农业信息化技术从初级阶段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党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信息化战争的新思想、新观点,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党的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党的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包括信息化战争军事战略方针和基本作战原则、军事力量建设、军事斗争准备、军事创新体系等内容,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指导规律和军队建设规律,全面认识党的信息化战争指导理论,是深入研究我军军事理论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莱茵报》时期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研究在整个青年马克思思想研究中属于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视角对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研究史做一个初步的梳理,其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大的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的初始阶段,研究方法是朴素的;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研究的逐渐成型阶段,研究方法在日趋娴熟的运用中逐渐定型;以20世纪60年代阿尔都塞的《保卫马克思》为开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思想研究进入了突破与反思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时代主人》2012,(9):24-25
国外环境立法概况二战后经济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环境问题,为现代环境法的诞生提供了契机。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宣言》到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再到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国际环境法不断发展,并为各国环境立法提供了价值参照和理论指引。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环境立法进入黄金时代,美国、日本、德国、荷兰、韩国、俄罗斯、卢森堡、匈牙利、菲律宾、波兰、印度和保加利亚等国,均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1]。一般所认为的信息革命,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其间形成了两次大的信息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一场新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这场新的信息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网络技术是其主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8.
“非意识形态化”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E·希尔斯在1955年发表的《意识形态的终结》为滥觞。D·贝尔和S·利普塞特在1960年分别发表的《意识形态的终结——论五十年代政治思想的枯竭》和《政治的人:政治的社会基础》,这两本书都认为当今意识形态的衰落与枯竭,到了终结的时刻了。西方许多社会学家、特别是美国社会学家通过历届世界社会学大会,大力宣传“非意识形态化”理论,从而使这一理论成为整个意识形态潮流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祖强 《群众》2007,(4):39-40
所谓“苏南模式”,最早是由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是指苏南地区以集体经济为主、以乡镇企业为主和以乡镇政府行政推动为主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孕育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发展于80年代与90年代初中期。90年代初期,  相似文献   

10.
赵振宇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媒体研究所所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研究程序理论,在《科技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多篇有关程序化建设的论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最早见之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早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不少国家也采取具体措施,极力倡导,如日本于1990年颁布《终身学习振兴法》,韩国政府也于1997年将《社会教育法》修订为《终身教育法》等。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21世纪头20年具有难得的历史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3.
王琳 《理论月刊》2006,(8):110-113
业主委员会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组织,2003年9月1日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的颁布和2003年6月26日建设部《业主大会规程》的实施,对这一城市居民自发成立的社区维权和自治组织,给予了应有的法律地位,为其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托夫勒预言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到来,信息化的步伐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快。作为信息化主要载体的青年的生活方式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网络的发展与青年的生活日益密不可分。笔者选取1997-2001年间《青年研究》刊发的关于青年网络研究的所有文章为考察对象,就其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近五年来(事实上也可以算着是整个20世纪90年代)青年网络研究的总体状况。由于《青年研究》是国内青年研究领域最具有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选择该刊文章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大体反映该领域的基本面貌。近五年来青年网络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5.
顾建军 《前进论坛》2013,(10):64-64
《同心同行》丛书包括《同心同行社会服务理论探索》和《同心同行社会服务案例精选》两本,是农工党中央组织编写的首部专门探讨社会服务理论与实践的著作,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于2012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并被收入"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实践出真知。农工党社会服务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咨询服务起步,三十多年来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出发点,以群众欢迎、百姓受益为落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是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时期,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1]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教育出版界还是一块"没有妇女的园地"。[2](P413)作为女性主义政治和学术研究的产物,1989年,《性别与教育》(Gender and Education)杂志创刊,由英国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路特里奇出版社出版。该杂志是一个将社会性别作为主要分析范畴、讨论多学科的教育研究和观念的国际论坛,承诺在广义上发展关于社会性别与教育的批判性讨论,寻求促进女性主义的知识、理论、意识、行动和争论。[3]  相似文献   

17.
《电子政务》2005,(5):25-3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1].一般所认为的信息革命,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其间形成了两次大的信息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一场新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这场新的信息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网络技术是其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2005,(6):25-31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1].一般所认为的信息革命,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它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一直延续到现在,其间形成了两次大的信息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一场新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这场新的信息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网络技术是其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多数学者把它认为是民主理论的一种新发展或是民主理论的一种转型。作为与选举民主相对应的第二种民主形式出现,协商民主标志着民主理论发展的新的可能性。继198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毕塞特在《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中从学术意义上提出和使用“Deliberative democracy”(协商民主)之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国民大革命,不仅催生了革命文学,而且吸引了不少女作家投身其中。1929年、1930年上海春潮书局先后推出谢冰莹的《从军日记》和陆晶清的诗集《低诉》,两部文集以不同风格展示了大革命期间特别是北伐战争期间妇女参加革命的经历。虽然同为大革命时期的作品,但不同的文体和迥异的写作风格,加之出版策划、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两部书稿的不同命运。前者成为革命文学的典范;后者则反响平平,即便再版时经过精心策划,却因强调爱情元素而脱离革命文学的范畴,以至于渐趋隐没。两部作品体现了革命文学发展初期个性化的文学话语与集体性的政治话语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同时凸显出革命文学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向左转"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