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毛泽东遗物中,有不少帽子和鞋子。这些帽子和鞋子看上去虽很平常,但却凝结着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是毛泽东独特个性甚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 (一) 中国文化向来对帽子很看重,形容人的美好仪容,常用“衣冠楚楚”、“冠冕堂皇”、“峨冠博带”一类成语,甚至人满20岁也称为“弱冠”之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原省委副秘书长、白山市委书记王纯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而恰恰是,这名腐败干部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当成“好干部”。随着“好干部”一点点露出“原形”,这一现象也给人们提供了深刻的警示,它提出了新时期干部管理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0,(21):69-69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但为了打到一只狼真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原来,这旬俗语的本来面目是“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由于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读音有了变化,就像今天的川渝等地还在把“鞋子”发成“孩子”音一样,才导致了误传……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份没人愿意干的工作,这是一个被视为“清水衙门”的地方,但是,这里却被老百姓誉为“人民群众之家”。──作者题记 共产党员周品原任桦甸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后来调任新组建的市信访办副主任并主持工作,现任主任。用他自己的话说,“好象从热带植物园进入了荆棘遍布的丛林”,每天尽是那些处理不完的挠头事,干不完的闹心活。乍开始,周品曾打过退堂鼓,当他每次面对上访群众那无助又充满期待的目光时,他又终于下决心留了下来。6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以人民公仆那火热的心、炽热的情,编织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故事之一…  相似文献   

5.
科学民主中的"少数"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民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18世纪以前,人们对民主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但却很少有人拥护它;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大家都拥护它,喜欢它,但对民主到底是什么却不再那么清楚了。的确,在民主的价值被普遍认可的今天,民主却成了一个最有争议的问题,但不管从那个角度出发理解民主,我们都会发现,就本来意义而言,民主蕴含着“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基本原则,即多数人原则。“少数服从  相似文献   

6.
王大鹏 《廉政瞭望》2014,(19):56-56
作为台湾五院之一的“监察院”,原本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最近却因为刚刚卸任的前“院长”王建煊一再地对它进行炮轰,成了媒体的焦点。为什么“监察院”会被自己的前“掌门人”攻击?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人们对这一构想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已作了不少阐释,但对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却关注得不够。学习《邓小平文选》,我们可以看到“一国两制”构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 一  相似文献   

8.
程枚村  李敏 《湘潮》2023,(6):10-12
<正>“人民给你多大权力,你就要负多大的责任。”刘少奇身居高位,心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大到方针政策的制定,小到衣食住行的落实,甚至是老百姓的油坛子、酒瓶子和衣服鞋子……刘少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浓厚的爱民之心由此得到了充分体现。撩开人粪察民情三年“大跃进”,并没有出现人们想象中的“稻菽千重浪”的壮丽景观,群众的大量来信、来访给中央领导敲响了警钟。但是,中央听到的汇报却仍是“形势一派大好”的赞美声。究竟实情如何?刘少奇决定亲自到湖南找答案。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强烈呼唤社会科学总体水平的提高,而社会科学的现状却明显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在这个矛盾面前,一个早已被提出、但却因理不出头绪而被搁置的问题,重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是社会科学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 “社会科学走向现代化”这个提法,是从“科学技术现代化”推演而来的,但它却另有  相似文献   

10.
黎伟 《党的建设》2014,(7):24-25
2010年2月2日,定西市城区年味渐浓。忽然,一阵嘈杂声传来。“快看!有人爬到树上去了!”人们循声望去:一条白色条幅从市政府门前的树上垂了下来。“大家看看!下了半年苦却拿不到工钱,让我们这些农民工可怎么过年!”  相似文献   

11.
“信访陪审团” 2010年岁末,距离四川古城阆中80公里的山区乡——鹤峰乡下起了大雪,但客居此地的丁永刚心里却是暖融融的。因为前不久,他上访3年的信访案件被阆中市纪委监察局组织的“民主评议协调团”采用“对话信访”模式成功化解。  相似文献   

12.
以前,在南京,提到商业,人们似乎只谈“新百”、“人民”。如今提到商业,人们却不能不谈“银都”。银都商业大厦是由建邺区创办的一家区属商业企业,开张于1989年,至今才6年,但已累计实现销售5.28亿元,其中1994年完成销售1.5亿元,首创区属企业跻身南京大型商业企业行列,成为南京地区乃至江苏省较有影响的商业企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又一个春节就要到了。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们民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从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世界上很少有一个民族有这么长的节日。但这些年却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它前后紧挨着两个舶来的“洋节”,前为圣诞节,后为情人节。在市场和媒体的炒作中,这两个“洋节”红红火火,传统的春节夹在中间倒显得有一点落寞。最要紧的是人们在长达七天的假日中,不知该怎么“过”。于是商家出了个主意叫做“黄金周”——到异地甚至到异国去旅游。出去转一圈似乎不错,但回来一琢磨,“年”就是玩吗?吃吗?为什么这么吃了玩了却觉得不是在过年?每年农…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1,(14):22-23
一度成为舆论和新闻焦点的“x连跳”把“富士康”推到了审判台上。人们曾经质疑富士康本身的管理制度、人文关怀的缺失等,但有媒体记者“潜伏”该公司,却发现它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血汗工厂”。  相似文献   

15.
人们耳熟能详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虽是《长征组歌》中的唱词,却是毛泽东高超军事指挥艺术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大家对毛泽东的这一“得意之笔”争相传颂,但对它的由来却少有提及。你可知道,以青杠坡战斗为核心的土城战役是导致红军四渡赤水的直接因素。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土城战役的失利,却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光辉序幕。  相似文献   

16.
“文革”时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革命委员会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政权组织即是其中之一。老、中、青三结合,造反派(革)、老干部(干)、革命军人(军)三结合,实际上是全面的军事管制。这一特殊的权力机构,虽然只是“文革”时产生的新生事物,且存在时间仅限于“文革”时期,但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却对它有着特殊的感情,特殊的认识。那么,“革命委员会”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是如何产生的,它经历了哪些发展与变化,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在共和国政治体制演变史上又有着什么样的地位?这都成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最初的“革命委员会”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关注信访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我们实行科学与民主决策的“第一信号”。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第一信号”有一条绿色通道。即人民群众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是体察社情民意的“寒暑表”、执行政策的“调节器”、听取群众意见的“民主窗”,更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试金石”,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应该而且必须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和做好信访工作,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深刻体察人民群众的疾苦,尽力消除人民群众的疑虑,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用拳拳公仆心,增进新时期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相似文献   

18.
孟远 《世纪风采》2007,(2):27-31
“文化大革命”末期,“评《水浒》运动”曾名噪一时。不过,这场运动并非出于有所酝酿、有所准备,而是因偶然的一件小事被“四人帮”加以歪曲利用并发起的。这场运动很快就消亡了,可谓昙花一现,但它却留给人们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浙江省乐清市北象镇前岸村创造出农村城市化的骄人业绩,中央高层领导视察该村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经验。跨入新世纪后,前岸村却慢慢地沉寂下来,新的村“两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新三民主义共和国”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与性质、实现途径与方式、发展前途与历史命运等方面,探讨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三民主义的全新认识。“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虽然最终并未实现,但它却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理论的提出作了重要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