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作家对于文学的贡献,似乎并一定与他名声的大小、著作的多少和成书的快慢成正比。作家的创作风格倒是决定其命运的关键。1985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克洛德·西蒙大概正好为此提供了例证。克洛德·西蒙属  相似文献   

2.
克罗德·西蒙获198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新小说”的光荣。然而西蒙并非“新小说”的代表作家。和萨特·加缪甚至某些传统作家一样,西蒙没有完全离开传统人道主义文学的道路。他的作品有故事情节线索,有事件,有人物,有目的,从主题上看,他也没有完全割断传统,他的不少作品如《佛兰德之路》就是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国。在西蒙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人的“意识流”创作手法。当然,西蒙作品中的现实是“新小说”式的:人物活动平庸无意义;现实总显得神秘、朦胧、压抑。西蒙的语言风格极有个性,是诗一般的语言,但只象“癌细胞”一样在他身上繁殖。他自写自赏,所以他不写关于创作的理论著作,“传染”别人。  相似文献   

3.
去年十月十八日,瑞典科学院决定把八五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刻意描写“生存于我们内心的——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是否理解,是否相信——某些事物”的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于是,西蒙成了法国第十二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消息公布后,正在巴西访问的密特朗总统向获奖者致电祝贺:“授予您诺贝尔奖,决菲出于时尚和恭维,而是对一种当今最卓越的小说创造,对一种最严谨最富于创造性的写作的奖励。今天,通过您并由于您的功劳,  相似文献   

4.
宋学智 《法国研究》2004,(1):182-191
法国"新小说派"崛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法国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它在哲学思想上背弃了存在主义,在文学艺术上穿越了意识流.代表作家有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和克罗德·西蒙,他们标举"反传统"的大旗,以令人惊异的笔锋,在充满"谎言的世界"里进行各执一端的"反小说"实验,大胆探索"未来小说的道路".六十年代初,新小说派的理论和创作开始广泛影响欧美,并风行至亚洲,引起了我国文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黛莱丝·拉甘》的主题结构冯寿农《黛莱丝·拉甘》(1867)是埃米尔·左拉(1840-1902)早期写的小说,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期间,已经开始构思和酝酿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这部小说是他的自然主义实验小说的典型作品。他发表这部小说后不久就着手建造一座小说大...  相似文献   

6.
法国当代作家克洛德·米什莱创作的长河小说《圣利贝拉尔的芸芸众生》(包括可以单独成篇的上下两部《喂狼弱鸟》和《鸽徒他乡》)〈注〉。是一部反映法国当代农村变迁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上篇《喂狼弱鸟》共膺三项荣誉奖,即1979年的《欧也妮·勒瓦奖》和同一年的《农民文学大奖》以及1980年的《法国图书奖》。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小说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创作活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据他的哥哥皮埃尔·莫里亚克说,他记得弗朗索瓦八、九岁的时候仿佛就已经在一个小本子上撰写他的第一部小说了,小说的题目是“密室”。他的另一个哥哥冉回忆说,他清楚地记得小说里有这么一句话:“在一阵感情的冲动下,他吻了她的前额。第二天,她便当了  相似文献   

8.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  相似文献   

9.
195 8年 ,克洛德·莫里亚克出版了一部重要的“反文学”( alitt rature)理论著作《当代反文学》。他创造的“反文学”这个术语概括了“新小说”、荒诞派戏剧以及所有摒弃传统写作风格的文学创作。这部论著在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作者自 1 938年起陆续发表的其他文学理论作品 ,如《地狱玄学之介绍》、《安德烈·布勒东》、《与安德烈·纪德的谈话》、《今日的人与思想》、《爱巴尔扎克》以及《年轻的电影文学》等。 1 96 9年 ,《当代反文学》得到修订和再版 ,它与作者的另一部重要论著《从文学到反文学》构成姊妹作 ,使得“反文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天文学批评家们在使用“反文学”这个词的时候 ,几乎没有人再对它的意义和起源作任何解释了。克洛德·莫里亚克不仅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反文学”理论家 ,而且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反文学”实践家。除了发表四卷本“反文学”小说《内心对白》和多卷本回忆录小说《静止的时间》,他还写过“反文学”戏剧《对话》和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反文学”电影剧本《遗忘》等等。在《当代反文学》( 1 96 9年版 )这部论著里 ,克洛德·莫里亚克对卡夫卡、贝克特、亨利·米肖、巴塔耶、罗...  相似文献   

10.
一、“一旦认识,亦即不被赏识”鲍里斯·维昂何许人也? 这曾是一个谜,即使是对法国人。1959年6月23日,根据他的小说《我将去你们坟上吐唾沫》改编的电影摄制完毕后在内部试映时,维昂猝然昏厥,几小时后便与世长辞,终年三十九岁。维昂之死并未在法国引起震动,实在是因为有许多人并不了解他。有人得悉他的死讯后说:“哦,鲍里斯·维昂,我知道,不就是那个爵士乐小号手吗?十几年前他发表过一部小说,小说里充斥着暴力、色情。他还硬说这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美国作家的作  相似文献   

11.
Resume:Apartird'uneanalysedelasubstanceelementairedel'eauquiscpresentesonstoutesiesformesdansLaMOdl'fl'cation,iepresentarticlecherchedstudieriethemede1'eaudansceromanctmontreparidquel'eauestnonseulementuncatalyseurpsychiqucdelamodificationdel'espritdeLionDelmont,inalsaussiunfacteurenracineanplusprofondduprojetpoetiquedeMichelButor.米歇尔·布托尔(MichelButor,1926一)是法国当代“新小说”派重要作家。他的小说结构新颖,时空变化多样,对外部世界的描写客观真实,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致入微,在法国批…  相似文献   

12.
traR6sume:Enfacedel'absurdeetdelamisersdel'existence(ansensmetaphysique),iespersonnagesnlalruciensscdecidentdcombattreanmoyendel'l'action"--larevolution,mimel'activiteterroriste.Etpourtant,iedcstinabsurdssembleirresistibleetiecombatinutile.Toutcelaneleurapportequeladouleur,m6melamort.Matsauxyeuxdesherosmalruciens,lamortestunautremoyencontrel'absurde,carelletemoigneladignityetiecouragedel'homme.安德烈·马尔罗是西方文坛上与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的一位传奇式作家。他的中国情结充分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3.
苏《新时代》周刊1991年第36期刊载西蒙·科尔顿斯基的文章谈8·19事件。文章说,由于生活保障体系崩溃、能源(煤和石油)的灾难性短缺以及地方政权所属的农业企业拒绝执行计划,戈尔巴乔夫周围的一些人以及从属于他的政权机构多次讨论了实行紧急状态的必要性。卢基扬诺夫在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对莫斯科电台谈话时透露,戈尔巴乔夫也打算在“9+1”协议基础上签订联盟条约后实行紧急状态。但是联盟条约一旦签订就会“自动取消”一些人的权力,同时,某些国民经济部门的领导人也认为,签订联盟条约会加速统一的财政体制和苏联总的经济空间的崩溃,国防综合体的企业也将结束生命。再加上下列8个因素,便促成了8·19事件的发生,这8个因素是:  相似文献   

14.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是法国当代享有盛誉的作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作品囊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政论、述评、日记等各种体裁。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著称,他的几部名作很有现实主义特色,是法国二十世纪文坛上的瑰丽鲜花。然而他是一位天主教作家,他的文艺观和美学观都带有宗教色彩。他的小说中或多或少、时隐时现地表达了他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15.
〔文学〕于连形象新探······”···························,·····/··········‘······、···········……l差夔董{(1.1)也谈“红”与“黑”.··.··.·.~.····································,··,·····,········……梁守锵(1,8) 《红与黑》序言.- —关于成书始宋及其特色·...······,,,·····,····,一,…戴尔·李托著钱志杰译(1 .12)纪德和他的小说,············,·········…  相似文献   

16.
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诗人阿尔芒·拉努撰写的《左拉传》原名(《您好!左拉先生》)不久前由黄河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阿尔芒·拉努毕生致力于小说诗歌创作,但对文学评论也有爱好,他撰写的《莫泊桑·漂亮的朋友》是研究莫泊桑的必读之书。拉努的《左拉传》以其翔实的资料、精当的结构,创作了一个关于左拉的世界。全书以左拉的家系、生平为线索、  相似文献   

17.
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 1 885-1 970 )的名作《苔蕾丝·德斯盖鲁》据一桩真实的案件写就。作家本人生前曾对小说涉及到的案件作过整理 ,以《萨布兰谋杀案》为题发表。将小说和原案件对照一下 ,不难发现 :这个作者“在 1 8岁时见到的一个法庭场面和一个谋害别人的女人———被两个宪兵押解着的一个疲惫不堪的妇女形象” ,确实给了他一幅很好的“人物的素描” ,一个“有可能发生的戏剧的雏形” ,以及“在另一种情况下有可能饶有兴趣地发展的平凡的冲突”。有些分析家说 ,作品“几乎是原案件的实录 ,作者在小说中保留了案件的全…  相似文献   

18.
阿尔贝·加缪是全世界早已公认的文学家。他的文学创作是多彩的:有极富抒情色彩的散文、深含哲理意味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的戏剧、短小精悍语言隽永的短篇小说。加缪由小说《局外人》一鸣惊人,初露头角,《鼠疫》一书又轰动文坛。四十四岁就获得了世界性的文学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史上,他的地位与萨特不相上下。而作为哲学家的加缪却颇受非议,毁誉不一。萨特曾在有关  相似文献   

19.
法国经济生产力过剩吗?(法)克洛德·维蒙著丽泉译如果把法国近十年的经济状况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作比较的话,法国经济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点创造就业的成绩是最小的。根据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CDE)的统计,1979年至1990年期间,法国的就业增长平均为年...  相似文献   

20.
董艳丽 《法国研究》2004,(1):220-225
《茫茫黑夜漫游》(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是法国著名作家路易-斐迪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éline,1894-1961)于1932年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一问世,就在文坛激起了千层浪。荣获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prix Renaudot)。虽然路易-斐迪南·塞利纳先生的《茫茫黑夜漫游》最终没能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但事实上广大的读者早就已经把这个奖项颁给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