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公共健康危机、药品的可及性及其平行进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公共健康问题的全球化 在20世纪后半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传染性疾病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在全球蔓延,从而使得公共健康问题由单纯的国内法管辖事项演变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危机。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传染性疾病引发了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免于传染性疾病的侵袭。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每年至少使1700万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少年儿童。其中主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疟疾(每年患者达500万,至少使200万人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疾病谱和死因构成正在发生变化。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断加剧国家和居民的医药费负担。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这一防治体系中,是否应该包括法律手段?如果包括,又该如何制定和运用法律手段?这是必须认真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大量的城乡人口迁移可能会影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然而,这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亦有助于构建更加有效的卫生体系。研究系统检索了8个数据库,对流动人口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和控制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在齐默尔曼(Zimmerman)等人的流动与健康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论文探讨了城乡流动人口在五个连续阶段(迁移前阶段、迁移阶段、迁入地阶段、滞留阶段及返乡阶段)的迁移过程对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及控制策略的影响。事实上,城乡迁移过程对以空气、血液、性、蚊虫等为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应的控制策略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能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的疾病的传播凸显了在流动人口中建立及时有效的防疫系统的必要性。为了实现中国流动人口的健康与公平,仍须在流动人口中进一步扩大实施传染性疾病控制策略的有效试点和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公共卫生以控制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为首要目的。相应地,公共卫生法制的工作重心和学术讨论,也主要集中于如何规范控制疾病传染过程中政府公权力的行使。而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和吸烟导致的各种心脏病和癌症等,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导致人类患病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应对客观情况的变化,公共卫生措施不断突破传统的法律边界,以继续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作用。面对公共卫生措施的革新步伐,我们对公共卫生法制的思考也应该推陈出新。本文以控烟和肥胖防控等新兴的公共卫生措施为例,揭示传统法学理论视角的不足,并提供一个以社会正义为导向、群体为视角的法理框架。  相似文献   

5.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药品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危害药品安全不仅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生产领域的监管.也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新发传染性疾病频发等问题,使药品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东方 《江淮法治》2008,(22):19-19
群众的眼光总是雪亮的。许多南昌市民对警方“宽恕”卖淫嫖娼行为的“人性化”举动不满,也反映人民群众对卖淫嫖娼行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卖淫嫖娼滋生社会丑恶现象,败坏社会风气,传染性疾病,破坏家庭和睦,毒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妨碍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损害社会主义形象,人民对此深恶痛绝,必须严惩不殆,决不能心慈手软,轻罚初次卖淫嫖娼者并不可取。  相似文献   

7.
高危尸检(High Risk Autopsy)是指对患有或者可能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尸体进行解剖检验,该传染性疾病可能传染给尸体解剖检验的法医及其他高危人群,从而导致严重疾病或引起死亡。本文对高危尸检中的感染风险、风险识别方面进行论述,在个人防护、解剖室防护、虚拟影像方面提出安全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致死或引发的其他法律纠纷可能涉及法医学病理解剖或者法医临床学鉴定。在日常法医学解剖中时有遇到因传染性疾病死亡患者的尸体,法医鉴定机构及鉴定人应当有风险识别意识,充分认识到在解剖、检查这类尸体时的被传染风险。法医鉴定人需要采取充分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新冠肺炎属于新型传染性疾病,相关研究成果、信息资料更新快,鉴定中的信息参考要慎重选择。同时本文对因传染性疾病死亡患者的尸体解剖中常见的职业伦理、知情同意、保险理赔和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 传染性疾病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一类疾病。随着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增强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新出现或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威胁几乎都是跨国界的。去年底最早在中国广东省发现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的非典型肺炎,就是一个例证。由于传染病的跨国界性,在应对传染病对世界各国人民构成威胁的问题上,国际合作和国际法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此同时,来自传染病的挑战,也推动着国际法在应对传染病这一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度传染性疾病(Highly Infectious Diseases,HIDs)是指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并危及生命,对医疗机构和社区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具体控制措施的的疾病。此类疾病的尸体解剖查验对疫情防控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HIDs尸体解剖查验工作管理和运作机制进行探讨,为相关政策、标准及规范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初,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一个前所未有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部分省、市、自治区流行。就传染性疾病而言,SARS疫情涉及面之广,影响之大,属建国以来罕见。在2003年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上关于SARS的决议,把SARS视为“21世纪出现的第一个严重传染病”。自SARS流行以来,我国各行各业以不同方式投入到抗击SARS的战斗中去。作为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  相似文献   

12.
非淋菌性尿道炎与前列腺炎,是目前我国所有疾病中患病率高、传染性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染源。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一部分人的心情杂念应验了所谓:“丰衣足食思淫欲,又饿又寒起偷心”的古言,便做出了超越道德的行为,无意中染上了此病。染病后,就象哑巴吃黄莲,有苦只能往肚里吞。有的自作聪明到医药店买些抗菌消炎药服用或到多家医院诊治,打些进口针服些  相似文献   

13.
防控禽流感     
阿碧 《检察风云》2013,(9):36-38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1878年首次发现于意大利。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中山市是一个不带县的地级市,是我国,也是世界对不明原因传染性肺炎(后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引起注意的地区之一,全世界关于非典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预防控制原则、临床诊疗标准及处理准则首先产生的地方。面对这突袭的世界性不明原因新型传染性疾病,卫生监督部门又是如何监督管理的呢?目前没有论文报道,笔者结合中山市非典防治工作就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去冬今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一场严重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坚定的信心、非凡的胆识和果断的决策,带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沉着应对,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场斗争也使人们意识到抗击非典,既要靠科学,也要靠法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全国上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同“非典”(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简称)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从国务院、中央各部委到地方各级政府先后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非典的威胁,民众也自觉遵守和配合各级政府的规定。笔者认为这些措  相似文献   

17.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是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管理办法》制定的。办法明确规定了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的责任;建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国家、省、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预防保健组织建设,强化医疗卫生机  相似文献   

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贯彻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和要求,建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长效机制,预防重大疫情的发生,提高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能力,我部组织制定了《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现予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