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秦义民 《今日上海》2011,(11):52-54
近年来,用心作画的陈世中着力于探索绘画理论,是为导向,获益匪浅;同时总结绘画心得传授后学,先后出版了《怎样画紫藤》、《怎样画葡萄》、《写意花鸟画谱》及《陈世中花鸟画册》、《当代美术家画库陈世中专集》等。  相似文献   

2.
吕松霞 《春秋》2009,(4):60-60
徐孟海的姥爷是一位画家。7岁起,他跟姥爷学画画,一画就是40多年。他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为题材的花鸟画,从严谨细腻的工笔,到工笔写意结合,形成了中国花鸟画创作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徐孟海的日常工作是烟台艺术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1980年,莱阳师范美术系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烟台旅游学校当美术教师。他教学很认真。  相似文献   

3.
正陆抑非是我国现当代杰出的花鸟画大师,在世纪变革的时代,他将古法与创新、继承与造化以使命的精神自觉地结合起来,用一生的追求创造出当代绘画语言的陆氏花鸟画。他作为中国当代花鸟画的奠基者之一,其功还在于将画法结晶成画理,教授了一大批支撑当代画坛的中坚,使花鸟画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因此,他亦是我  相似文献   

4.
熟悉上海杨浦画院副院长黎邦定的人,都喜爱他豪爽率真、广交画友的性格,更仰慕他笔下淳朴天然、生动传神的中国花鸟画。观众细细品味黎邦定的画,宛如置身于纯真自然的旷野,迎面扑来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一幅幅清新典雅的花卉、蔬果、珍禽、草虫图。构成一道颇具神韵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回望马万里     
<正>马万里(1904—1979),原名瑞图,字允甫,江苏常州武进人。杰出的书画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在诗词、绘画、书法、篆刻方面皆具有十分突出的艺术造诣,其中以花鸟画作品闻名于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中国画《水墨葡萄》曾作为国礼赠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历任国立暨南大学中国画系教授兼中国画研究会导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及艺术教育系教授、广西美术会理事兼审查委员、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兼国画系主任、广  相似文献   

6.
有一家商铺开张,前来恭贺的画家刘忠信送来了一幅写意花鸟画.画的是枝头上缀满了鲜红的荔枝。这幅画的含义是“一本万利”:一根枝条象征“一本”,荔枝的“荔”与利益的“利”同音,密密麻麻的荔枝象征着“万利”。  相似文献   

7.
上海长三角画院副院长支钦.是上海知名的中年书画家。他自幼喜爱书画,毕业于上海应用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曾就读于浙江美院花鸟画研修班。支钦1986年师从海上名家乔木、吴野洲等,攻写意花鸟,练就娴熟的画艺。他擅长画梅兰竹菊、牡丹、荷花及葡萄、紫藤等,能写能工,画风独特,技法以线为骨,以墨为韵,以书入画。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王维卿出生在一个艺术气氛浓郁的家庭,由于对绘画艺术的热爱,他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天津美术学院。考美院前,他曾向在天津人美社工作的画家杜滋龄先生请教,学习如何画素描、配色彩。在美院这座培养高级人才的艺术殿堂里,他亲耳聆听著名花鸟画家孙其峰、溥佐等老9币的教诲,扎扎实实苦练素描和色彩的基本功,由此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功底。在天津美院的学习生活,是他最勤奋最快乐的时光,从那时起他就对花鸟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确立将来要以写意花鸟作为自己国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袁熙坤的作品陈列馆,我看到了画家的部分作品。袁熙坤擅长水墨画和油画,同时他还长于画动物中的狮、虎和人物肖像。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慢慢认识和了解这位大师的艺术成就。他的绘画创作让我们有机会走进他的故事之中。袁熙坤出生在云南省一个国画世家,父亲袁晓岑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然而袁熙坤的绘画之路完全是靠他自己走出来的。 袁先生说,由于秉性所致,他从小就  相似文献   

10.
马镇 《前进论坛》2020,(6):59-61
清淡如菊画中人作为海派现代花鸟画四大名旦之一,曾与江寒汀、陆抑非、唐云齐名的张大壮,现在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这缘于他避闹事于陋室,清淡如菊的性格,名利与他真的如水一般流淌无形。民国时位尊权重的陈立夫、张道藩托请叶恭绰向他求画.  相似文献   

11.
隗瀛涛名片: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文史馆馆长、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评审组成员……在这连串令人眩目的头衔后面,是一个充满睿智,平和近人的老者。他就是隗瀛涛教授。在众多弟子们的筹划下,隗老刚刚度过了这一生中难忘的两个日子:七十大寿和从事教学及学术研究五十年。这是令陶公心醉的一个晚上,在四川简阳三岔湖的一个小岛——桃花岛上,浓烈的黄火燃起了融目的亲情,来自巴蜀各地的院门弟子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深情的歌、赞美的诗在夜空中飞扬。陶老的眼角泛起不易察觉的泪花…  相似文献   

12.
吴冰,中国第一个花鸟画实践类博士。作为90年代末成长起来的青年画家,他受到系统的学院教育,从大学到硕士一直读到博士研究生。他在高校任教多年,如今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教授,他的花鸟画创作在全国已有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3,(19):60-60
商敬诚出生于浙江嵊州书香门第,是我国著名花鸟画家,曾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吴菲之诸家,其花鸟画承传统之遗韵,由生活所触而具时代风貌,笔下一花一木皆亲人可掬,充满田园情趣,这也是他几十年蛰居乡野、久处山林而蒙养的艺术特性。商敬诚之画,笔墨温润,不喜张扬,善于穿插,澹泊高华。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坛上,大批中年画家无不以求索精神,开辟自己的渠道,努力创造出写意花鸟画的新天地。但取得突出成就者十分难得。而李罗当推为高手,在众多画家中堪称佼佼者。她自幼勤奋好学、敏悟性高。在学期间,刻苦钻研,善思笃行,各门功课均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六三年毕业时创作的一幅水墨《荷花图》,参加  相似文献   

15.
无尽的远坡     
中国花鸟画的起源虽然还说不太清楚,但从原始岩石画到原始彩陶的动植物形象,已经艺术地显示出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并预示了动植物作为一种审美对象的特殊意味而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据美术史家考证,花鸟画在两汉六朝时代已独立出现,至北宋时代已完全成熟,广受人们喜爱的写意作风在明清时代达到了高峰。画家们至今乐此不疲,仿佛并不顾及难于超越前人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正>世间的奇迹多源于看似不经意的相会,与工笔画家李金生先生的结识便纯属偶然。翻开他送我的小画册,清新典雅跃然眼底。说他现代,画中却蕴含古意;说他古典,画中又洋溢着时代气息。如此独道的绘画,磁石般将我深深吸引,一本小小的画册在我手中反复翻看了几遍,我竞浑然不觉,仍沉浸其中。随着之后的交往,我对李金生先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李金生,1959年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绘画。青年时随赵毅先生学习绘画,后拜北京中央美院金鸿钧先生为师。曾得到花鸟画大家俞致贞、刘力上先生的指点。在学习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过程中,砚田耕耘,从宋元  相似文献   

17.
任为林 《黄埔》2008,(1):21-21
1997年11月25日,台湾黄埔六期同学潘祖培,在九十大寿时许下心愿:百岁生日时,一定要回到生他养他的福州市闽侯县南通镇泮洋村办寿宴。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是诗画艺术的灵魂,历来被艺术家视为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绘画不仅要求形似,且求其神似,更进一步是要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有“象外之象”的意境美。王宏江先生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美学追求,所以,他的花鸟画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将人们引入更高的艺术境界。清代画家朱耷画鱼不画水,齐白石画虾不画水,但其作品有“画了鱼儿不画水,此间亦自有波涛”的意境,欣赏者可从鱼虾的动态中感受到水波粼粼的生命意境,体悟到作者对生命跃动、与宇宙生机相通的天人合一的情怀。王宏江的《胜似春…  相似文献   

19.
郭金玲 《前进论坛》2012,(10):57-58
提起砂石画,人们自然就会说起李军声,这位用砂石书写传奇的人,他的艺术成就被海内外众多媒体专题报道,他的名字被收入多部名人典籍。军声砂石画研究院作为张家界特色人文景观已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长三角画院画师顾怀成的家中,一幅幅精湛的花鸟匦千姿百态。使人领略到大自然芬芳的气息。顾怀成的花鸟画风格清新。花鸟在他的笔下,显得神采焕发。中国花鸟画千百年来受到大众的喜爱,因为上乘的花鸟画作品,不限于再现自然的形象,而是追求表现内在情感和精神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