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三制”政权即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民主政权。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它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竞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对三三制政权理论的建树刘诚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日臻成熟,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形式在敌后根据地即为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邓小平在领导创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对三三制政权理论多有建树,他提出的关于政权建设的许多重...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政权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一种抗日民主政权.它是适应当时抗战和民主政治建设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政权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4.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以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建立的一种特殊政权形式。它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也是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广泛的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民主政权。其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依靠工农、民主执政、多党合作等丰富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正>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坚持抗战与实现人民民主统一起来,毛泽东提出:"抗日与民主互为条件","民主是抗日的保证,抗日能给予民主运动发展以有利条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高高举起抗日大旗的同时,也高高举起民主大旗,而民主政治建设中最鲜明的亮点是"三三制"原则。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起草《抗日根据地的政权  相似文献   

6.
骆积高 《探索》2005,1(3):17-19
毛泽东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日民主政权理论。一切拥护抗日的人们是抗日民主政权的执政的社会基础。抗日民主政权在执政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执政人员比例上实行“三三制”,在执政方式上推行“精兵简政”。共产党在抗日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对抗日战争根据地的绝对领导权。抗日民主政权理论为我国新时期共产党如何执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民主、廉洁的政权,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按照中共中央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政策,坚持抗战与政权建设的统一,采取民主监督政府、加强干部队伍廉政建设、严惩贪污腐化分子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把华北抗日根据地建成了政治民主、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政府廉洁的全国最大的模范根据地。一、建立完善制度,加强政权建设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公布与实施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最初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提出的。综观其提出、发展、演变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35年10月至193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联合政府的最初模式——国防政府;第二阶段,1939年至1944年,提出联合政府的最高形式——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并在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实践,创立了“三三制”地方联合政府;第三阶段,1944年秋至1946年2月,提出实现联合政府的战略步骤,并在政协会议上,努力争取临时联合政府的实现;第四阶段,随着民主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崭新的政权形式。本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作一历史的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中共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各级抗日民主政权,为党夺取全国胜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抗战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是: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加强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途径,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民主政治的完善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  相似文献   

10.
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物,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主政权理论的一些基本精神,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现今我国政权建设值得借鉴的宝贵历史遗产。D且【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的主张,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了领导土地革命时期红色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并适应30年代中期举国上下抗日情绪高涨的形势需要而提出来的。1934至1936年,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党为适应这种新情况,制定并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完整的政治路线,以团结抗日和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为奋斗…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政权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就萌发了一些宝贵的民主政权思想。即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建立民主政权才能使我们党取得真正的政治优势。邓小平在革命和建设中努力践行这些民主政权思想,更是验证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2.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话语,对外能表达党的政治纲领,对内能明确革命的基本问题,为党在国共摩擦愈演愈烈的情势下,赢得了一定的政治主动。新民主主义话语的建构,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对未来国家政权不断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也是国共两党抗战的合作性和矛盾性交互生长的产物。新民主主义在抗日根据地的各种实践,使根据地人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它的合理性,也加深了外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巩固抗日民主政权、实现民主政治,监督各级政府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当时,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大批爱国民主人士,特别是开明绅士积极拥护党的主张,纷纷投身到抗战救国的事业中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进步、积极作用,依据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及时制定并切实执行了"三三制"的政权政策,使大批党外人士进入政权机关,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并取得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建设,在党的执政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政权建设,党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三制"的政权结构原则,又提出了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改善党的领导,以高质量的党员及其"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实现对"三三制"政权的领导.这种政权建设方式,既实行了民主政治,又加强了党的领导,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今天已在全国范围内执政了5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继续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话语,对外能表达党的政治纲领,对内能明确革命的基本问题,为党在国共摩擦愈演愈烈的情势下,赢得了一定的政治主动。新民主主义话语的建构,既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对未来国家政权不断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也是国共两党抗战的合作性和矛盾性交互生长的产物。新民主主义在抗日根据地的各种实践,使根据地人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它的合理性,也加深了外界对于新民主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民在敌后抗日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本侵略军与伪军,创建抗日民主政权。继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成立不久,1938年12月,在广东惠阳县淡水镇成立了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这是南中国敌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是广东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为华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促进了抗战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普选的民主制度、建设“三三制”民主政权、建立新型的党政关系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保障人民权利等措施,构成了抗日民主政权宪政实践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民族矛盾和国内各阶级矛盾日益加深的背景之下,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并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率先实现了“三三制”政权结构.“三三制”政权在全国率先举起了民主政治的旗帜,这时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建立人民民主制度都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三三制”政权的过程中,始终能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体现民主平等思想,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对新时期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39年 1月 ,刘少奇作为中原局书记奔赴华中敌后领导抗战。在建立华中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中 ,他提出和阐述了关于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最高组织形式及其领导力量等一系列建政思想 ,以这一建政理论为指导 ,采取了选拔和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大力推行“三三制”原则和分二步走的建政步骤等措施 ,为开辟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新局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普选的民主制度、建设"三三制"民主政权、建立新型的党政关系和民主监督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和保障人民权利等措施,构成了抗日民主政权宪政实践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