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多元文化场域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削弱、权威身份被消解、功能定位被干扰的挑战和困境。研判和考察多元文化场域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能够有效应对多元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冲击,对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高度关注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要时刻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革,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科学回答为什么要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什么能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话语权实际上是着眼于解决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话语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又需要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概念分析的基础之上。立足于日益变革的社会背景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当代建构问题,无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并需要迫切给予正确回答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理论博大精深,集中表现在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从而为中国共产党构建意识形态话语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开展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推动内宣外宣一体发展,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话语权,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即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宣传思想工作导向、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直接关涉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家思想共识的凝聚、社会主流舆论的壮大、个人理想信念的赓续。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依然尖锐复杂,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社会碎片化不断加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诸多薄弱环节。立足当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挑战,围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彰显文化自信、提升话语效力、创新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做文章,全面加强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内外形势面临着一系列复杂深刻变化,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坚定高校师生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为此,高校要与时倶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构建契合时代需要的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顺应时代潮流,着力完善并及时更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平台;建设"五支"队伍,为强化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历史必然。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看,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必须坚持科学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坚持先进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坚持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媒介的快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需要从多个领域入手净化网络话语空间。文章就现代传播理念的更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全球化发展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更需要牢牢把握其话语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无论是对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还是引导力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也起到了实践价值作用。为此,通过对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相关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与建构途径进行探讨,希望在促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导力与感召力提升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杨昕 《探索》2012,(3):19-24
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概念与内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等方面,对目前理论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对其进展与不足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政治实践深受"儒表法里"政治文化的影响。为此,需要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内在灵魂四个方面重构韩非子法家政治哲学逻辑框架,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反思对法家学说的传统看法,重新评估其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发掘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革命导师进行的理论创新实践给我们深刻启示是: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时代特点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不断解决实践提出的新任务、新问题;必须用实践去发展本本,而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必须恰当开展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坚决排除“左”和右的干扰,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和轨道。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寓意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已进入执政党建设的全新领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并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新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意义上的自觉,体现在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的科学判断,对党的先进性作出的全新概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14.
对“马克思主义具有与对俱进的理论品质”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精辟概括。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性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坚持与时俱进 ,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就是要有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为追求真理而勇于牺牲的精神 ,就是要努力学习 ,敢于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思想主要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同时与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有着渊承关系。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思想发展主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基本内涵是多方面的,它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种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科学。只有认真区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与“回到马克思”、“走出马克思”的原则界限,才能探索出保障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8.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的,也是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进一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近代社会思潮涌起,以儒学为主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逐渐解体。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努力实现民本、民主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