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前,人们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关注"公平".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特别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注重社会公平"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思想引导下.人们对"公平" .的关注也由"经济公平"转向"社会公平".社会公平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经济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一部分.正确分析二者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现阶段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论     
《民主与法制》2010,(18):20-21
社会公平谁说了算? 近年来,社会不公已经成为百姓最为痛恨的现象。温家宝总理认为“社会不公已经威胁到社会稳定”。但总有一些经济学家站出来,用所谓的“统计数据”或“研究成果”,提出类似“中国贫富差距被人为夸大”的结论;甚至有学者还撰文认为:“老百姓是因为公平观不正确导致认为社会不公平,当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公平。”所以,关于社会公平与否到底由谁评价?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非常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李浩 《传承》2007,(8):45-46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的前期,党和政府正确运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使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当前凸现实际的问题又要求我们必须把社会分配的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探索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改革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它改变了过去“效率与公平相统一”这一实质上是平均主义的提法而确立的新的分配原则。这个分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清,是一个正确的分配原则。笔者认为,正确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必须注意从下述三个方面加以引导。一、在微观方面体现效率优先原则,在宏观方面体现兼顾社会公平原则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内涵与四个规定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共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正确把握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普遍得到尊重的社会,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日益得到实现的社会,是各种社会矛盾日益趋于缓和的社会,是社会成员和谐相处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国家执法机关正确的做法应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亮剑时就亮剑。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要求、价值取向更加明确。维护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坚持正确的公平观和分配原则,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体布局出发设计公平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效率包括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在经济和社会各自的维度内,高等教育中的公平和效率是一致的,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以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都毫无矛盾可言。即使是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率之间,也不存在矛盾。公平与效率的不一致或矛盾主要体现在经济公平和社会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9.
关柏春  尚颖 《岭南学刊》2009,(4):97-101
郑志国教授在《论分配公平的衡量基准》一文中批评了我国学者单纯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我们社会分配公平的标准、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等观点,提出了评价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的收入与贡献相称的基本标准,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郑教授在对上述观点的分析中尚存在不少不严谨、不正确的看法。应对收入与贡献相称的评价社会主义分配公平的基本标准作批判的改进,确立为收入与劳动相称的评价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0.
试论高考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根那 《前沿》2003,(11):152-154
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的考试制度 ,它兼具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在高考改革中 ,不仅要看到其选拔、促进、调节等教育功能 ,还要顾及到它的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流动、稳定社会秩序的社会功能。只有这样 ,才能使高考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