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1年4月13日 4月13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杨毅就两岸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共同振兴中华民族 发言人杨毅应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时表示,我们多次表明,为了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  相似文献   

2.
陈星 《台声》2009,(7):15-17
6月10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范丽青正式对外公布,国台办将调整职能机构,新设“政党局”,由原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贺之军担任局长一职。范丽青表示,自2005年以来,两岸政党交流对推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发挥了重要作用,设立政党局既是两岸党际交流的实际需要,也是国台办内部工作职能的正常调整。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两岸党际之间的交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增加共识,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党局的设立,意味着两岸未来在政治交流方面将会着力更多。  相似文献   

3.
孙大川  宋海伟 《黄埔》2010,(1):10-10
2008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谈到,“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两岸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在探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问题上,可先从退役军人层面的交流开始。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根据海峡两岸的特殊情况所做的特殊安排。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谈话中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近来亦受到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6月29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杨毅回答了记者提问。希望两岸妥善处理政治分歧杨毅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确实给两岸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了两岸同胞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商谈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是祖国大陆的一贯主张。2008年12月31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  相似文献   

7.
罗援 《黄埔》2009,(6):5-5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以极大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魄力提出在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探讨政治关系的建议:“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的谈话发表以来,两岸的退役将领首度在高尔夫球场上一比高低,黄埔同学的后代们也开始了续接先辈们的研窗情谊,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同时,进一步明确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结束敌对状态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把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的历史演变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在分析每个时期两岸关于该议题的基本主张和议题呈现态势基础上,总结出两岸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源自于结束两岸军事敌对状态的内在需求,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建立将是对“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排除,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必须考虑两岸军事敌对两个方面的特殊性等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一个比"信心建立措施"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的概念.在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过程中,第三方的可能影响不容忽视,必须确立"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并在机制的协商过程中和协议文本中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予以体现,以澄清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单纯性"、"防御性"和"透明性"特征,化解相关国家或地区的疑虑,为两岸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营造一个相对有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东南卫视驻台记者叶青林近日遭台湾移民署拒绝入境,且没有告知理由,打破两岸互设驻点记者惯例。6月27日,国台办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严正表示,此举"创下恶例"。国台办发言人表示,长期以来,大陆记者在台湾通过大量客观公正的报道为增进两岸同胞相互了解、融洽亲情,特别是为大陆民众更好地了解台湾发挥了桥梁和  相似文献   

12.
国台办:大陆居民赴台游首发团准备就绪约600游客 6月25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介绍了最近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有关情况。范丽青6月25日表示,7月4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首发团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首发团的游客大约有600多  相似文献   

13.
台文 《台声》2019,(13)
<正>6月26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闻发布会应询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无法阻挡6月26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第十一届海峡论坛成果。他表示,本届论坛成功举办,再次说明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两岸民众共同愿望,民进党当局与此背道而驰,污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2,(1):12-12
2011年12月28日,在国台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台办发言人杨毅表示,为鼓励台湾居民来大陆投资创业,不断深化两岸经贸合作,自2012年1月1日起,大陆将开放台湾居民在部分省市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首批开放的省市为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重庆9个省市,开放的行业为餐饮及零售业。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09,(6):30-31
胡锦涛会见吴伯雄的五个重要意义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在此次发布会上指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再次率团来访,是国共两党交往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今年两岸关系中的一件大事。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同吴伯雄主席举行会谈,就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取得重要成果,达成广泛共识,对增进国共两党政治互信,促进两岸双方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月3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就两岸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5月举行范丽青说,经同共两党有关方面协商,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将于今年5月6日至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09,(7):33-34
推进两岸关系有两个重要着眼点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范丽青在回答台湾三立电视台记者提问时说,推进两岸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着眼点,关于这个问题,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王毅主任在旧金山侨界招待会上讲得很清楚:一是要继续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这是一条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成功和有效的经验。同时,“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并不意味着刻意回避复杂和敏感问题。恰恰相反,我们要未雨绸缪,前瞻性地思考如何把握和对待两岸之间存在已久的矛盾和分歧,为最终破解这些难题开辟道路,创造条件。二是要不断巩固和深化双方的政治互信。两岸关系要向前走,两岸的互信也要随之增强,这样才能保持正确方向,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11,(6):29-29
3月25日,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发布会,发言人范丽青就两岸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9.
刘红 《台声》2004,(11):11-13
国台办发言人从两岸关系的大局出发,为维护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针对陈水扁“双十讲话”中的“台独”图谋进行了必要批判。对此,民进党当局一些人气急败坏,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台办发言人的谈话正好击中了“双十谈话”的要害——1 ‘一个中国’的谈判前提,无益两岸 0 月 13 日,国台办发言人 香港会议为基础”,只是陈水扁和民 关系的开展”,对于“双十谈话”的 从两岸关系的大局出发,为 进党当局一贯坚持的“没有‘九二 所谓善意,“惟独中国看不到,令人 …  相似文献   

20.
邰宗 《台声》2014,(5):19-19
<正>4月16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上午10时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范丽青主持了本次新闻发布会。绝不许"台独"势力借两岸协议监督之名开倒车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问:现在台湾正推动两岸协议监督机制的法制化,这会不会对两岸未来商签协议产生影响?范丽青指出,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