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胡锦涛主席在不同场合三次提到体面劳动,传达了什么信息?与中国人传统上对体面和体面劳动的理解,国际劳工组织在1999年提出的体面劳动,有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体面劳动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策目标措施。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地阐释和实践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强调的是"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的人创造机会",这与工会的作用不谋而合。工会是推动体面劳动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会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式,推动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2008年1月7日在出席"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的致辞中提出了"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新概念,既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赋予中国工会的重要使命.体面劳动所涵盖的国际劳工标准、促进就业、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这四个领域的内容,既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工会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我国的劳动关系状况也在发生新变化,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就业、劳动收入、劳动条件、劳动保障、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出现了一些与体面劳动相悖的现象,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工会组织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08,(2):1-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大局出发,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鲜明主张,对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体面劳动作出了深刻阐述,对工会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强调,对中国工会发展和中国工会与国际工会运动的关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应对"体面劳动"趋势的工会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的最广泛、最基本的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工会组织能在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这要求工会以"体面劳动"为目标,积极转变职能,大力完善自身建设,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主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 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指出: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实现体面劳动,最根本的是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劳动合同法》是我国劳动法制建设史上又一部里程碑意义的法律。这一重要法律为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劳资关系的变动更为广泛和深刻。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全球化 ,资本的流动和运营已经没有国界的限制。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 ,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已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与平衡。这种劳资关系的倾斜和劳资矛盾的加剧 ,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化所引起的劳资关系的变化 ,不仅直接表现为企业雇主和雇员的冲突 ,而且还表现在劳动者与政府、发达国家的工会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会 ,以及不同国家的政府之间的利益差别和矛盾。入世后的中国 ,即将面临吸引外资的大发展和剧烈的产业结构调整 ,加之近…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使劳动世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劳工组织为促进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提出并倡导实行体面工作,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关注民生,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工会在实现体面劳动中肩负着新的使命,特别在改善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收入、劳动保障、生活质量等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让广大劳动者更多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在亚洲各国和地区,以三方协商机制为主的社会对话与合作,应当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建立诚实互信的社会环境以及完善相关立法.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积极探索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协调模式.  相似文献   

11.
体面劳动视域中的工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是涉及世界所有劳动者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体面劳动是对劳动就业质与量的要求,是劳动就业质与量的统一.体面劳动的主旨和内核是劳动者的权益问题.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是工会的职责.工会要在多维视野中开展工作,完善三方协商机制,并以工会工作的社会化来促进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公平正义及其实现的问题予以强烈的关注。"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正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指导原则。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成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13.
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和显著标志。实现社会阶层、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提高中产阶层比重、实现各阶层间相互开放、完善社会矛盾疏导机制、建设公民社会等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劳工组织自1999年提出"体面劳动"的理念后,一直在全球推行体面劳动。体面劳动所涵盖的内容既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战略目标,也是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步入关键时期。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贫困问题,贫困不但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会成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解决贫困问题成为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政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理论构成了现代社会中两种针锋相对的合法化叙事路径。从深层的社会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来看,只要资本的逻辑没有根本改变,阶级政治话语就始终是资本合法性的批判维度,也始终是工人阶级追求"阶级平等"与"制度正义"的合法化源泉和正义论基础。资本的全球化和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客观逻辑决定了"阶级话语"不可能"退场"。"阶级平等"应该成为"制度正义"的基本考量。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青年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的专业实习实践中,要从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的现状出发,构建实习生、学院、教师、实习机构、机构督导、实习小组等"六位一体"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Reviews     
《Labor History》2012,53(2):245-273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bor and social policies of the Franco dictatorship established in Spain after the Civil War (1936–1939), and the links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m. The offer of support to working families was presented through a paternalistic discourse of ‘social justice’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tough repressive measures in the labor market. Within this context, compulsory social insurances pursued a political end, as they served to mitigate social tensions in a context of worker repression and harsh living conditions. Sickness insurance was a key element in this strategy, and it turned out to be very economical for the dictatorship, as the burden of financing the system was placed on employers and, above all, the workers themselves. This led to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within a system providing imperfect coverage, with low benefits and serious inequalities in protection. Consequently, Spain moved away from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which, at this time, were establishing their welfare states on the basis of two pillars: the universalization of benefits, and the redistributive character of the system from a social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19.
当下我国社会对家政职业的认可度仍然较低,严重制约着家政行业职业化、规模化发展。菲律宾的家政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基础,不仅使家政劳动意识得到启蒙传播,国民树立起了公平职业观念,更助力培养家政专业化人才,满足市场需求,造就了世界品牌"菲佣"。菲律宾完备的家政教育体系为"菲佣"职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教育支撑。借鉴菲律宾经验,为推动我国家政教育和家庭劳动教育建设,研究建议:加快构建覆盖教育全过程的家政教育体系,大力传播家政劳动意识,提高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认同;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完善高等家政教育体系,吸纳更多人力资源进入家政行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一体化的家政人才培育体系,切实保障和提高家政行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Intersectionality is commonly used as an analytical tool to bring to light how various social divisions merge to produce a cohesive set of subordination practices, but not as often how the concept can be used in the study of agency. Discussing politics of belonging through cases of urban justice movement in Swede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intersectionality as a perspective interlinking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power with agency; thus the aim is to highlight analyticall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agency with subordinating power dimensions, creating a basis for resistance. This is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s on movements for social justice, opposing racism, sexism, and class oppress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ir collective mobilization and claims for public voice. Using one activist's narrative about how the subjectivity denied to citizens can be recaptured,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how reflexive self-awareness becomes connected to politics of belonging, expressing how the personal becomes polit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